​​讲一下我们老家两个县经济实力变迁。

在过去很多年的印象里,邻县总是比我们县要强很多,两个县城交界的公路那,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县这边的路特别破,一过了两县的交界,那边的公路就修得特别好,还有就是邻县的教育水平这些年一直在全市前几名,我读中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跑到邻县去读高中,我们县的教育只能算中等偏上吧。

这几年听说邻县的教育水平已经下去了,而我们县的高中居然排到了全市前几名。房价方面,邻县的房价在七八年前就是三千多块钱,去年的时候居然还是三千多块钱,而我们县的房价已经涨到了六千多,在全市各县里都排到了前几位。

我在老家认识不少体制内的朋友,我们县的也有,邻县的也有,这几天跟他们交流大概了解了一下前因后果。

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邻县强的主要原因是小企业比较多,对地方经济带动很强,这个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说。不过邻县的主要产业,都是加工一些高污染的东西。比如说玻璃钢、中央空调的低端配件等等。

邻县的这些厂子有一个特点就是门脸小肚子大。什么意思呢,就是厂子其实很大,却只有一个很小的招牌,不敢大张旗鼓搞,偷偷摸摸做。

这样做有两方面考虑,一个是自己做的东西本来污染就很厉害,当地老百姓怨声载道;另一个是尽量避税。(注意,即使是避税,由于地方小经济体比较多,邻县的整体经济水平也要比我们这高)

如果大家记性不错的话,应该知道,近十年的时间里,污染问题在互联网上发酵了很多次,每一次发酵都是对这些小企业的一次冲击。

我们县的不少企业,有的关门了,有的度过了难关,挺了过来。现在回看的话其实就能发现,这就是在做自我革新自我升级,当时难受一点,承受较高的成本,熬过去之后就顺畅多了。

而邻县由于偷偷摸摸较多,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知道很多小企业之所以能做起来,政府关系肯定打理得不错)。

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虽然躲过了一次次的环保舆论的冲击,但却葬送了自己的后路。

这几年全国性的环保政策,对邻县的小厂冲击很大。邻县的经济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济实力大幅下滑。

由于当年的“自欺欺人”,也导致了很多厂子失去了升级的动力,继续沦为小厂,没有抓住机会自我革新做大做强。

最近几年,不仅是邻县,我们县的一些小厂也都面临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小厂的生存空间及政策空间越来越小,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之下,这些小厂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被淘汰。

我们县与邻县的主要区别就是,邻县的产业升级方面,没有抓住时机,虽然当时觉得日子还挺好过,但现在想要升级,遇到的难度恐怕是当年的很多倍,在目前的经济大背景下,邻县的不少产业只能面临淘汰,经济自然也是雪上加霜。

我们县由于当年抓住了一些机会,产业升级方面比邻县好很多,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更加顺畅一些。经济的基本面上也完成了对邻县的反超。

回想一下,这一场经济实力大比拼,大概就是二十年的时间,跟我们国家的产业变迁是同步的。1998到2008这十年,是制造业大力发展的十年,邻县表现更抢眼一点;2008到2018这十年是制造业升级的十年,我们县抓住了这次机会,完成了反超,而且是全面的反超。

#回乡见闻#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