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癖

人格障碍
收藏
0有用+1
0
谎言癖属于怪僻型人格障碍中的一种特定类型。也就是说谎成瘾,即使在不需要说谎的时候他仍然会说谎,或者在熟人之间有意的编造一些幻想性的故事、一段很神奇的经历来让对方相信。当看到对方相信自己的谎言的时候内心会感到很高兴,沾沾自喜。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欺骗行为来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是一种人格障碍。而且由于他的表演性很好,所以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他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严重的话会发展成为诈骗犯或者故意捏造事实。
中文名
谎言癖
对    象
怪癖型人格
释    义
说谎成瘾
类    型
人格障碍

基本简介

播报
编辑
大家只键懂都知道,扯点小谎实属正常。但如果说谎时间太长和次数过频,以致对其本人或那些兰柜战被谎言所蛊惑的人造成某种危拔谅弃害时,这样的说料慨谎整姜虹就应被看作“病态”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称之为谎语癖的心理疾病。谎语癖就是有些人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说谎行为,甚至雄击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说谎。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达多劝戏也有的是因为迫不得已,这些都无可厚非汗全。可是有谎言癖的人只要不说谎心里就很难受,这时候,说谎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掩饰或者夸张的行为,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了。

表现特点

播报
编辑
不以诈骗为目的,而仅仅用撒谎来获得变态心理的满足,除此以外并不追求金钱、财物或其它方面的利益,他们多虚构个人出身或经历等等,造成“吹牛”骗人的实际后果。虽屡被人揭穿也依然如故,亦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对此类变态行为,要注意与“精神病性虚构”相区别,这种人虽然与普通诈骗犯有所区别,但亦应具有负部分或减轻责任的能力。患上“谎言癖”的人从小应该是个好幻想的孩子,在思维和理解力还不强时,容易将幻想和现实混淆。他往往不是在说谎,而只是把想象的情节当成了现实,以自己为主角,任意编造情节,一幕一幕在脑海里演出,以满足在现实中达不到的要求。

病态说谎

播报
编辑
美国节目:无谎言时刻 [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3位精神病学者发表论文说,病理性说谎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精神病引起的,说谎人大都记忆不佳。由于他们专司评价信息的大脑前叶(神经)的功能衰弱,因而无法评价自身说话的准确性,于是他们说起谎来简直像讲真话一样。学者们列举了5种“病态“说谎:

强制型

最后这一型常见于犯人。罪犯由于受到强制,常常用说谎的办法来逃避罪责和惩罚。

戏剧型

常见于癔病病人。这种人的特点是不顾一切地寻找爱,因此实行治疗时,只能从感情上加以开导,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私心支配型

这一类人常常对社会有逆反心理。他们不一定是罪犯,但他们的一切言行完全被私心所左右。比如有些商人,他们说谎的主要目的是使生意兴隆。由于他们只顾个人赚钱,对受害者没有任何同情心,所以常昧着良心欺骗顾客。

沾沾自喜型

他们是一些自我陶醉者。为了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他们总是设法夸大自己的才能。他们自以为是“超人”,应当受到特殊的待遇,如果达不到目的,他们可以随意说谎。

含糊其辞型

常见于“形迹可疑的人”。“情绪犹豫不定”、“妄动”是这类人的一大弱点。他们因为个人问题而常常陷入困境,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有时就会不顾一切地栽赃陷害周围的好人。

七大动机

播报
编辑
谎言与事实不符,却是一种需求的表现,也是个梦,有其实际存在的价值。假如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了谎言,这个世界也许就变成病态的合理主义或者病态的严格主义社会,毫无生趣可谈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成长经验所累积的各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等的影响,并非能够自我掌握。人受到环境的压力或内心欲望的驱使时,往往可能出现脱离自我控制的行为,好坏程度就得视当事者对于事情的看法以及应变能力,有时会出现完全悖离自己信仰和认知的言行,这时谎言便应运而生。
美剧《别随我撒谎》海报 [2]
说谎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动机却是很复杂。

自我保护

为了逃避某种责任,保护自己免受痛苦而进行的自卫性说谎行为。

谋取利益

为了获取物质和其他利益而进行的说谎行为。这类说谎的动机是利用谎话来骗取金钱、财物、名誉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恶作剧

戏弄别人而从别人的反应中获得畸形的满足而说谎。

夸耀自己和装派头

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别人面前夸耀、表现自己,喜欢博取别人的注意和羡慕。

报复

利用说谎对别人进行报复,发泄对别人的敌意、愤怒等的说谎行为。

异想天开

是指把自己头脑中的幻想内容表述为事实的说谎行为。这种说谎的动机主要表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

逃避痛苦或回忆

与人交往态度冷淡,防卫心强。极力表现一切OK,能承受痛苦的遭遇和感觉。

识别方式

播报
编辑

面部表情

人们常常利用面部表情作为掩饰和伪装其真实想法的“面具”。但一个人再善于掩饰自己,也会多少流露出一些破绽。面部表情会传递出许多信息,来帮助找出谎言中的破绽。面部表情既可以说实话也可以说谎话,“一般而言,它提供两类信息:说谎者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和说谎者想隐瞒的事情。有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说谎者骗人,使他人产生错误的印象和判断;有些面部表情则一看就知道是假装的,反而会露馅。”因此,面部表情具有二重性,它既包含了情不自禁的表情,又包含了有意控制的表情。不过,要通过控制表情来伪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会被看出说谎的痕迹。
别对我撒谎中的卡尔博士 [3]
眼睛: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深有体会的说:,’ll良睛的美,不仅在于它们长得大圆,更在于它们能传递女人内心的情感。”我们视眼睛为心灵之窗,就在于我们相信从中可以窥探到人的内心。眼神清澈的人,一般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在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直接明了;如果眼神浑浊且回避躲藏,表示对方不愿让你看穿其心理活动。如果是偷偷的看你,又不愿被发现,则表达“我不敢正视,却又忍不住想要看一看。”除了我们常常谈论的眼神之外,看瞳孔的大小变化来判断当事人是否说谎这一理论,已经被证实。瞳孔的大小变化,是直接由脑神经支配的。当说谎或情绪激动时,瞳孔会扩大。这种情况往往是说谎者无法控制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况下,瞳孔会扩大,例如:看到喜欢的东西。与看眼神相比,看瞳孔更加精确,失误率也较低。因为说谎者瞳孔的反应完全是下意识的,难以掩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看眨眼频率来判断。“正常人通常每分钟眨眼5一8次。眨眼这一动作是完全身不由己的反应。‘连眨’通常是犹豫不决或考虑不成熟的表现,有时也是竭力抑制激动的表现;‘超眨’是指幅度夸张、速度较慢的眨眼动作,常常用于表示惊讶。”通常人们认为目光正视是老实人的表现,其实不尽然。女人在说谎的时候,目光多数不会斜视,而倾向于长时间地看着对方。大多数男人在说谎时,目光会斜视。《左眼能道真言》一文,则提出:左眼比右眼更能表露人的真实情感。微笑:所有面部表情中,最常见、最独特的就是微笑,它用来表达愉快的情绪。微笑也是最容易被低估的表情,因为它远比一般人所了解的复杂很多。由颧骨肌所造成的微笑是真实而自然的情绪表现,面孔的下半部并没有其它肌肉加入进来。微笑通常是积极情绪的表现,而且积极情绪越高,微笑就越明显。当某人想控制其微笑程度的时候,会产生“减弱性微笑”。这种情况下,嘴唇可能会压紧,嘴角收缩,下唇向上推,嘴角向下拉。假笑是故意做出来使他人相信自己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但实际上不是。在假笑中,没有眼轮匝肌的活动。真笑和假笑的区别还在于假笑的出现是不和谐的,过早或过晚,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我们必须加以推敲的是‘假微笑’,这种微笑的目的是为了欺骗他人。要辨别它与真微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与真实微笑相比,假微笑的面部表情动作或肌肉变化是非对称的。②当真实微笑出现时,面颊会朝上扬,眼睛下的皮肤会垂下,眼角会出现鱼尾纹,眉毛会下降;而假微笑则不会出现这些特征。③假微笑的消失时间很不恰当,可能一下子忽然消失,或可能一截一截的消失。④用假微笑来掩饰其它情绪表现时,只能掩饰面孔的下半部表情及下眼皮的动作,额头部位的可靠肌肉所表现的真实表情仍然会出现。假笑都是用来误导他人的产物,目的是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状态。
表情时间:如果一个人要否认他的真实情绪,就不得不抑制这些面部表现。一般会在表情出现后的1/25秒内,人们才能控制它们。因为时间短,所以观察者可能会错过真正的情绪表情。反之亦然,人们伪造一个情绪表情也是很困难的。因此,表情的时间长短也可以暴露出说谎的痕迹,具体包括表情的停顿时间、起始时间和消逝时间三个方面。“停顿时间长的表情很可能都是假的。比如10秒钟及其以上的时间,甚至是停顿5秒钟时间的表情也可能是不真实的,因为大部分自然表情都不会拖延那么久。除了极其强烈的情绪感受,自然的表情都不会超过4一5秒钟。只有象征性表情和嘲弄式表情是长时间地存在的。至于起始时间和消逝时间,一其长短是没有固定标准可言,只有.惊讶的表情是一个例外。真惊讶的表情,起始时间、停顿时间和消逝时间都很短,加起来还不到一秒钟。”

体态表情

美剧《别随我撒谎》海报 [3]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己经掌握了大量的有关体态表情的词汇。与面部表情相比,人的体态表情往往是知觉内心状态的更可靠的线索。肩、臂:肩部最常见的动作就是耸肩。耸肩通常传递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这两种信息,当人们做这个动作时,通常表明他们愿意沟通这个信息。然而,如果耸肩动作非常快,则表示他想要让别人以为他泰然自若,但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还有一种动作就是肩部不自觉的倾斜。一般这个时候,表示出说话者不愿意正面接受你的心理。那些侧着身子跟你交谈的人对你的谈话内容非但不感兴趣,还很有可能向你说谎。“从身体语言来说,最常见的臂的姿势,就是双臂交叉和握臂。说谎者往往采取握臂的姿势,即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臂。这一般表现出紧张不安和缺乏自信心理。用手抓住自己的另一只手臂,表示自控和掩饰。然而又正是这种身体语言暴露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手是人体上十分活跃的部分之一。研究发现,许多短时间的搔弄性动作有其自身的目的;而长时间的搔弄动作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一般情况下,人手发搔弄动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理需要;二是掩饰情绪。从谎言的角度观察手的动作,要特别留意一些普通现象。因为一个人觉得不自在时,会通过一些手部作来掩饰他的真实情绪,伴随搔弄之类的动作就会增多。常见的与内心活动相关的搔弄动作有:
(1)触摸鼻子“有人认为当消极的想法进入大脑时,会下意识的支配手去捂嘴,以免‘祸口出’,但为了避免被人察觉,往往会转换成迅速、隐蔽地触摸鼻子的动作。还一些人认为,人在说谎的时候最有可能出现这个动作,是因为说谎会引起鼻内感的神经末梢发痒,人会用手触摸鼻子止痒。”除了鼻子外,用手掩耳、遮眼、摸嘴,也均有掩饰内心、隐藏本意的意思。究发现,当谎言将要被揭穿时,说谎者大多会下意识的摸耳垂,来缓解心中的恐不安。也有情况是例外的,比如当一个人陷入沉思而做出以上动作的时候,常表示他专心致志并且注意力集中。(2)咬手指当人们感到紧张、不安或受到威胁和承受压力的时候,常会把手指放在牙齿间轻咬。“行为学家对这一动作的解释为:这是人们像吸允母奶的婴儿一样,寻求全和保险的一种人体信号。”(3)十指交叉当人内心焦虑、紧张时,会将自己两手十指交叉。如果是两手交叉后放在前面或者侧面,那么就有隐藏自身感觉的意味。此外,双手叠放在一起所处的位置越高,表示紧张、敌意越强;所处的位置越低,则相反。这个动作通常表示挫败感。

情绪状态

言辞与对应的肢体动作之间联系的不一致,是泄露端倪的欺骗信号。这些情绪状态发生在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上。欺骗能够造成不同的情绪,最通常的三种是负罪感、恐惧感和兴奋感。这些情绪的强度依赖于说谎者的个性和说谎时的情景。一些人在说谎时,可能比其他人少有负罪感。体验负罪感的强度也依赖于场景。如果说谎者的谎言有道德上的支持,他就不会有负罪感。其次,说谎者相信说谎是合法的,也不会有负罪感。说谎者感到恐惧的强度也依赖于几个方面:第一,它依赖于对谁说谎了;第二,它依赖于说谎者自认为他的说谎水平的高低;如果说谎者说谎所冒的风险很高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被识破的结果很他将会感到更多的恐惧。如果知道受骗者很难识破其谎言,而来的就是兴奋感的增加。如果欺骗发生的时候有很多旁观者,那么说谎者随之也会增加兴奋“负罪感、恐惧和兴奋可能会影响说谎者的行为。当说谎者在讲一个恶劣的言时,往往不敢正视对方,因此负罪感可能会造成注视转移。恐惧和兴奋可能带来有压力的表征,如口吃和口误的增加或出现高音。情绪越激动,这些行为越有可能暴露谎言。

谎言癖者

播报
编辑

自我意识

美国新泽西州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辨别谎言依赖于环境的变化。在2004年发表的《女性如何揭穿男人虚情假意》一文指出,男人往往谎称自己拥有一辆法拉利跑车,而绝不承认是为了晚上约会而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蒙特克莱尔研究小组对34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相对于结婚的女性来说,单身女性更善于揭穿男人的虚情假意。专家朱利安·保罗·基南认为,和一个经常说谎的男人结合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说谎能力与自我意识以及善于理解别人的感觉、想法和目的有着很深的联系。在自我意识加强后,儿童也会马上具备说谎的能力。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我意识差,说谎能力则相对较差。自我意识强的人会成为更“出色”的“说谎大师”。

大脑结构

有些人拥有同常人不一样的大脑,这使他们说起谎来若无其事,十分自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德里安·莱恩说:“有些人的大脑结构使他们比常人更长于进行与说谎有关的推敲和算计。”
莱恩发现,惯于说谎者的大脑前额皮层拥有更丰富的白质。白质是一种白色的神经组织,说谎的时候,这些组织非常活跃,而惯于说谎者大脑中的另一种物质——灰质却相对较少。就是这两种大脑物质的非同一般的配置:过多的白质和较少的灰质,使一些人成为出色的说谎者。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惯于说谎者和普通人之间存在着生物学上的不同。莱恩在洛杉矶与108名自愿者接触后,对其中的惯于说谎者使用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他们大脑物质的分布情况。惯于说谎者大脑中的白质要比普通人高出26%~22%,而灰质则少14%。

识谎奇才

有些人天生具有识别谎话的能力,比如神探波洛,无论是在《尼罗河惨案》还是《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尾处,当波洛神态悠然却又逻辑紧密地戳破每个布局精心、架构巧妙的谎言时,都不能不让人对他那颗毛发稀疏的头颅产生敬畏。这种寻求真相的过程与最后水落石出的结局,往往让人感到一场思想的冒险。现实中的识谎奇才什么样?科学家做过不少测试人们“谎言辨别能力”的研究。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发现,多数人不擅长辨别谁在说谎。就连警察、医学家、法官和海关人员也不例外。能够判断正确的人只占53%左右。
研究显示,在47%的案件中,测谎仪都把清白的人错认为罪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位谎言辨别的奇才,他叫J·J·纽伯利,他在测谎实验中竟得了满分。最初,他只是美国联邦烟酒火器局的一名高级调查员。 后来,埃克曼和奥沙利文共同寻找世界上的识谎奇才。在14000人参加的一系列研究中,最终确定29人为识别谎言的奇才。初步分析证实了:一闪而过的面部表情会泄漏一个人的愤怒或内疚等情绪,这称得上是“谎言显示器”。而识谎奇才具备了分辨这些微小变化的能力,虽然过程只有短短的1/5秒。奥沙利文说:“我们的识谎奇才具备分辨面部表情细微差别的能力。”
在29位奇才中,女性占了10位,这比研究人员事先预计的要多,因为接受研究的女性人数相对较少。以往的研究从未显示女性具备更优秀的谎言辨别能力。 专家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当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女性比男性更能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情绪。
埃克曼以前的研究发现,具备优秀的谎言辨别能力的人,左脑通常受到过损伤,削弱了理解句子的能力,迫使他们更多地依赖于非语言暗示,例如面部表情。这次最新研究的结果更加令人好奇:谎言辨别奇才往往有着艰难的童年,他们对家中其他人的情绪变化更为敏感。父母酗酒、不寻常的家庭背景,例如父母都是移民或者母亲从事艰苦的工作,这在当时并不是普遍现象,种种类似的经历让他们对非语言暗示尤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