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身鯻

鯻科动物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丁公鱼(丁公鱼)一般指花身鯻
花身鯻,学名细鳞鯻,是鯻科鯻属鱼类 。体高而侧扁,呈长椭圆形。体背黄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硬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鳍上下叶有斜走之黑色条纹。吻略钝,口中大,前位,唇不具肉质突起。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体被细小栉鳞,颊部及鳃盖上亦被鳞,背及臀鳍基部具弱鳞鞘。背鳍连续,硬棘部与鳍条部间具缺刻,硬棘12个,鳍条10个。臀鳍硬棘3个。 [2]
花身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中国、日本,在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和东海。为浅海沿岸小型鱼类,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川下游及河口区砂泥底质之中 [3]。常成小群活动,具昼夜垂直移动习性,白天多活动于水体近底层,夜晚栖息于水体中上层。 [4]为广盐性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及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3]幼鱼在内海港湾肥育,成鱼移向外海。移动范围不大,冬季在深水生活,春季移至浅水区生殖。 [4]
花身鯻含有较高维生素A、B1、B2、D、E, [6]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在秋季产量较高。 [5]
中文名
花身鯻
外文名
Jarbua terapon
别    名
丁公鱼,斑猪茂公唱歌婆花身鸡鸡仔鱼三抓仔四线鸡鱼
中文学名
花身鯻
拉丁学名
Terapon jarbua (Forsskål, 1775)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    纲
辐鳍亚纲
鯻属
花身鯻

命名

播报
编辑
花身鯻中文名称以去删《台湾鱼类志》为主 ,又称为细鳞鯻 ,另外俗名有花身鸡鱼花身仔斑慨翻雄纹耻举吾润己鸡仔鱼三抓仔 、备颈寒尝凶腿 海黄蜂斑猪斑梧等。 学名则以Terapon jarbua (Forsskål, 1775)为有效种名汽遥良,Therapon jarbuus (Forsskål, 1775)为其同种异名微洒户。 [1]
花身鯻

特征

播报
编辑
花身鯻
鲈形目特征:体侧扁,鳃盖上具一明显突棘。鱼体银棕色,具3条深褐色弧形纵带,背鳍具一大黑斑;尾鳍略凹,具3~4条纵带。与条纹鯻T. theraps)相似,但後者体侧的纵带为直线,且尾鳍具5条纵带。本鱼体呈银白色,背鳍硬棘与软条之间有深刻。 背鳍棘部有一大型黑斑。 尾鳍上下叶有斜走之黑色条纹。 体侧有3条成弓状的黑色纵带,其最下方的一条由头部起经尾柄中央到达尾鳍后缘中央。 背鳍硬棘12枚、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至10枚。 体长可达36厘米。

习性

播报
编辑
性凶猛且贪食,游泳能力强,会发出「嘓、嘓」声。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分布

播报
编辑
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亚丁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安达曼海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日本韩国 、 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沿海、 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密克罗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澳洲斐济群岛所罗门群岛 、 万纳杜 、 图瓦卢基里巴斯 、 东加 、 夏威夷群岛萨摩亚群岛 、 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
分布深度于水深1至25米。 [1]

附记

播报
编辑
经济性食用鱼,小至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 清蒸 、 红烧 、煮汤皆适宜。 以夏、秋两季较常见其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