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修改议事规则的后果是甚么?

连日来有示威者在立法会外扎营抗议。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连日来有示威者在立法会外扎营抗议。

香港立法会星期五(15日)在争议声中通过议事规则修订,限制日后民主派采取“拉布”手段延迟通过争议性议案,亦增加了成立“专责委员会”调查政府或官员的难度。

提出修订的建制派认为,修改议事规则能够限制民主派“拉布”,“恢复议会秩序”。建制派坦承是因为6名民主派议员因宣誓事件被褫夺议席,民主派丧失否决权的时机下,推出修订议事规则。

民主派对议案通过表示遗憾,忧虑立法会将来轻易通过“23条”、“国歌法”、“一地两检”等具争议性的议案。民主派会议召集人莫乃光称,未来不会放过建制派,会“百倍奉还”。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期望立法会能“回复平静”,并称在审时度势下,才会在适当时间推行具争议性的23条立法。

星期五讨论修订案期间,民主派多名议员抗议,他们分别高叫口号、启动发声警报器、离开座位等,被逐出会议厅。表决一刻,多人在会议厅外抗议。

跳过 Facebook 帖子, 1

无内容

继续浏览 FacebookBBC对外部网站内容不负责任。

结尾 Facebook 帖子, 1

数百名反对议案的市民,在立法会示威区集会收看会议直播。

最终立法会功能组别以22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而地区直选则以15票赞成、7票反对,通过有关决议案。少数建制派人士称投票时或出现错误,不过并不影响结果。

BBC中文早前访问了两个阵营,预测议案通过的后果。

视频加注文字,谢伟俊和朱凯迪讨论修改议事规则的看法。

修订内容是甚么?

今次修订议事规则主要细节可大致分为两类。

1) 严限议员“拉布”

  • 下调部份会议法定人数:民主派“拉布”其中一招,是在较多建制派不在席时,要求点算法定人数,一旦人数不足就会流会。规则修订后,立法会全体委员会的法定人数,由35人减至20人,令流会机会大减。过往流会需等待下次会期,但修订后,主席有权随时续会。
  • 扩大主席权力:民主派会提出数百项修订拖长会议,或提出中止/休会待续议案,透过辩论这些议案,迫使立法会押后正式的议案辩论。修订后,主席有权不批准、或合并处理修订;主席另可以“滥用程序”为由,不批准议员提出中止/休会待续议案。

2) 增加专责委员会组成难度

今修订后,成立“专责委员会”所需人数由20人提升至35人。

目前,议员可在立法会成立“专责委员会”调查政府高官。这些委员会有权邀请任何人(包括当事人)作证接受议员讯问、提供书面证据、向委员会出示指定文件等。

前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与澳洲企业UGL Limited所订协议事宜,以及前任廉政专员汤显明卷入酬酢案等,都是透过这个委员会调查。

建制派认为,这可以防止反对派随便成立专责委员会;民主派则坚称,这等同把立法会"自阉",削弱立法会的监察功能。

民主派忧虑修改议事规则更难拉布,会令23条更轻易通过。
图像加注文字,民主派忧虑修改议事规则更难拉布,会令23条更轻易通过
支持修改议事规则的团体在立法会外请愿。
图像加注文字,支持修改议事规则的团体认为拉布影响香港民生

轻易通过23条?

建制派强调,修改议事规则可以减少“拉布”,提升议会效率,不再有民生议案因为“拉布”而受影响。

建制派议员谢伟俊对BBC中文说,议员本身的权利是削减了,但集体上如果能够令议会可以运作的话,这恐怕是一个要作出的“牺牲”。

他批评民主派“拉布”太多,如果在23条才“拉布”,市民才会较易接受。

“连我想发言,都因为有‘拉布’而被迫放弃的话,我宁愿牺牲一些虚无缥缈、比较少用的权力,换来比较健康、正面的议会。”谢伟俊说。

民主派则认为,议事规则修订后,议员更难阻止争议性议案通过:

  • 一些港人最为担忧的,是被指会钳制言论自由的《基本法》23条立法、国歌法等
  • 将西九龙部份地域划为内地司法管辖区的“一地两检”通关方案

议员朱凯迪强调,立法会是香港政制中,港人能够透过选举彰显意愿的、最有代表性的机构,削弱它的权力,直接影响港人的公民权利。而立法会失去牵制政府的能力,港人对它的期望、信任将进一步降低。

“这是北京希望达到的。”朱凯迪说:“当立法会成为橡皮图章,香港人对它没期望、没希望,投票就变得无所谓,最终北京就可在选举上全面控制立法会。”

两排阵营势不两立,矛盾无法化解,谢伟俊坦言这是一个制度问题。

“一日反对派没有机会成为大多数执政,这制度下,始终有问题。”谢伟俊说:“如果一场球赛、一场麻雀,其中一方不可以入球、不可以糊牌(食糊),只可以搞破坏……他们不用顾后果,不用考虑将来轮到他(执政)时会怎么样,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