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徐州是苏北城市了,江苏“1+3”格局知道不?

2017年09月22日 11:50:14 | 来源:今日徐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3”,重塑江苏发展新优势

  多年以来,苏南、苏中、苏北的概念,在江苏早已深入人心。在交通不发达、新技术革新未出现的情况下,这样的划分无可厚非,但苏北“跟随者”的姿态始终难以改变。

  而今,时空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铁+互联网”呼啸而来,使得区域之间功能互补、成果共享成为可能。江苏要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发展,重构区域格局。

  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入,“1+3”重点功能区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 6月,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谈会召开;
  • 7月初,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市工作的方式,对推动徐州市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进行专题部署;
  • 9月15日,召开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 接下来还会召开现代海洋经济发展座谈会

  …… 

  “1+3”,都是谁? 

  “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战略

  也就是,以沿江八市二十几个县为主体,打造城市群的集群发展,既是江苏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3“分别为: 

  沿海经济带(南通、盐城、连云港等沿海三市,主攻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是江苏的潜在增长极);

  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为主,拓展江苏发展纵深);

  江淮生态经济区(淮安、宿迁全境以及扬泰盐的部分县域,打造江苏的中心生态花园,发挥其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 

  之所以做如上布局,简单来说,是依据江苏各区域的自然禀赋、现实状况,对几大区域进行“聚焦”、再定位,梳理、挖掘各个区域的特色、开发强度,进行差异化、协同化发展。

  通过这样的布局和功能重构,来改变之前苏北地区仅仅作为产业梯度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发展上的“跟随者”的现状。同时,苏北能够跳出原来的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放开手脚、集中力量,来做“自己应该干、能够干,也能够干得好的事情”,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

  “1+3”,重在“+” 

  不仅是板块之间,每个功能区内部也要“+”,进而形成一个全省域“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大生态系统。

  “1+3”功能区战略打破了之前“苏南、苏中、苏北”的简单的、基于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而更多的基于各个板块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特点,重新梳理了各个区块的发展思路、产业选择。

  “1+3”无疑是江苏发展优势的一次整合重塑。等到苏南苏北苏中真的说再见那一天,一定是江苏经济发展蜕变完成,进入新格局、新境界的一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