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产业突围关键还是取决于“水性”

2015年5月18日 15:55 阅读 5157 查看原网页

  从星星点火到全面开花、千船竞发,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强势突起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背景下,刺激经济增长的“强心剂”。

  作为最早吃螃蟹的之一,2009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南开启规划建设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历经六年探索与时间,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引领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并引发全国关注,2013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曾刊发消息《“产业集聚”这样发生--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嬗变》,聚焦河南产业集聚区实践。

  对于河南来说,产业集聚区被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与梦想,产业集聚区的一点一滴变化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5月15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了2014年度产业集聚区动态调整情况,新乡桥北产业集聚区等7个产业集聚区因未达标准被调整为专业园区,长葛大周再生金属回收加工专业园区等5个达到产业集聚区门槛标准的专业园区晋级为省定产业集聚区,至此,早有传闻的产业集聚区“优进劣退”终于尘埃落定。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产业升级刻不容缓,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进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这既体现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加快产业升级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又说明了产业升级对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门清路明”,从重项目到重品牌、重提升、重创新,河南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体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裂变,与此同时,全国范围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河南此次建立在“以数据与成绩说话”基础上的产业集聚区“优胜劣汰”,一方面是进一步制度创新地明确了产业集聚区考核机制,同时也是产业集聚区由“创业期”向“创新期”过渡下做出的优化升级,扶持力度持续加大,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今后将更加便于集聚更多的资源鼓励有干劲、有想法、有魄力产业集聚区优先发展。

  客观而言,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历经六年发展,成效显著,平台建设、环境打造、工作思路等等方面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引发全国关注,寻找到了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但是也有小部分产业集聚区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率不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推进缓慢、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高等等现实问题,此次“降级”的产业集聚区多少都涉及这些问题。

  联想国家此前关于规范整治产业园区政策优惠相继出台的“62号文”和“25号”文,优惠政策驱动对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吸引力依旧存在,但“诱惑”程度却被逐渐稀释,对企业而言,投资环境和市场空间以及国家战略扶持的倾斜才是坚定投资的关键。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园区的增值手段将愈加倾向于产业链和创新链,因此地方政府要积极加快转变职能,要加侧重服务平台构建,打造产业支撑体系和大众产业、万众创新空间,鼓励技术升级与创新引领。创新力也将成为考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的进一步规范与明确,星级的确定,将倒逼产业集聚区拧紧创新发展的发条,更加争先发展。从过去的一碗水端平,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没有“铁帽子王”,任何产业集聚区都将不能够再侥幸“滥竽充数”,在新常态下的机遇浪潮里,产业突围,关键还是取决于“水性”,那些名副其实、不思进取的产业集聚区终将现出原形,被削掉“脑袋”。

  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发展诉求,需要产业园区更加重视市场化、专业化和集聚化,从发展脉络上看,我国的产业园区大致按照由单个企业到同类企业扎堆到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建设也将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产业集聚,前景绚烂,任重道远,希望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能为全国提供一些借鉴。(文/杨建国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从事产业园区理论研究近20年,近期启动《老杨会客厅》,与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坐而论道、智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