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葛金文:立足中医特色理论体系,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年5月26日 08:27 阅读 2264

葛金文,中医学博士后,中西医结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带头人,“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领军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首批培养对象。同时担任《世界中医药》杂志编委,《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



葛教授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脑梗死的理法方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并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基于气虚血瘀有效方剂脑泰方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率先质疑并研究了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中药血浆药理方法和中药脑脊液药理方法应用的必要性,整理了中药复方半体内实验方法的思路,为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方法学探讨。





葛教授围绕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近40项;在《Biol Pharm Bul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编参编著作5部。

葛教授重视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指导学生获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各1篇。他指导学生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2006年获湖南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2011年荣获第九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12年荣获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者。



葛校长,您好,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您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您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如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病因之一,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疾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史、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超重、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缺乏体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药物滥用、情绪应激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对可干预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发病前的预防即一级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筛查及控制各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如药物调养和预防(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体魄锻炼、养性调神和调摄饮食等;二级预防即针对发生过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通过寻找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原因,对所有可能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危险性的目的,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即在脑血管病发生的初始阶段,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治疗,保护缺血半暗带区,防治脑水肿,防治应激性溃疡、继发性癫痫、中风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适当时机使用有效中药和或针灸推拿等康复手段介入,防止脑血管病的深化和恶化,甚者拯救患者生命。

葛校长,您好,脑梗死致残率可达50%以上,存活者复发率也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请问脑梗死的治疗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中药治疗脑梗死机制如何?有何优势?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在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脑梗死发病率为95110/10万人口,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科致残、致死性疾病,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失调,加之劳逸失度、内伤积损、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最终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按病期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按有无神志障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气虚、阴虚或兼有痰、瘀。急性期的治疗中经络风痰阻络证治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可用化痰通络汤加减;风火上扰证治以平肝息风、清热泻火,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实证治以化痰通腑,星蒌承气汤加减。中脏腑痰热内闭证治以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痰蒙清窍证治以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元气败脱证治以扶助正气,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加减。恢复期辨证选用益气活血、育阴通络的方药治疗,仍以痰瘀阻络为主者可予化痰通络法。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活血,补阳还五汤加减;阴虚风动证治以育阴息风、活血通络,方用育阴通络汤加减。后遗症期的痰瘀阻络证治以化痰祛瘀、活血通络,可用温胆汤合四物汤加减,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亏虚证治以滋养肝肾,方用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等。中药治疗脑梗死的机理主要包括扩张心脑血管、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抑制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脑水肿、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凋亡、调节自噬,保护脑神经等。新近我们发现细胞内铁超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中药对此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总之,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有几千年历史,从单纯观察临床疗效逐步深入到机制研究,且已证实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作用途径的特点,符合脑梗死病理生理复杂的发展过程。

葛校长,您好,您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率先提出了对血清药理学的质疑,那么您倡导的血浆药理学适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优势?研究中应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对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质疑,我们在《中国药理学通报》、《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等杂志做了一系列的论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给予了经费进行研究。

基础医学与药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尽量保持被试成分与体内实际情况一致是务必遵循的基本原则。由于血清的形成与凝血及其相关过程(纤溶与补体系统活化)的蛋白酶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和白细胞活化有关,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血标本中固有成分和入血中药成分的改变;与血清相比,由于避免了凝血及其相关过程引起血中成分的改变,血浆显然较血清更加接近体内循环血流中液体部分的实际情况,血浆的组成较血清能更能真实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生理状况和吸收进入循环血中药物变化。因此,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凡是可能受到凝血和其相关过程以及制备血清过程影响的药理实验,在选择血标本时应当选用血浆;凡是使用血清与血浆均可的实验,应当优先选用血浆。此外,与血清相比,血浆制备简单,快速省时,且血浆获取量通常较血清多15%20%。这对婴幼儿多项临床检验同时进行十分有利,同样对于实验室小动物科研也大有帮助。

鉴于血清与血浆存在多方面差别,为尽量反映体内实际情况,目前WHO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绝大多数时候推荐采用血浆;只有在抗凝剂干扰实验结果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血清。同理,与含药血清相比,含药血浆避免了凝血及其相关过程对实验的影响,因此,大多数中药的半体内实验也应当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当抗凝剂可能干扰实验结果时,可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葛校长,您好,业界对中西医究竟该怎样结合,是否能真正结合的问题争论不休,质疑不断,请问您认为中西医应如何结合?结合的过程中如何保留中医药特色?

          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临床上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和用实证还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来探索中医药的实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很少,因此质疑和争论从未间断。个人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思维上未形成共识、在方法学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中西医究竟能不能结合?我认为完全是可能的,并且最终会形成新的完整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体系,只是这一过程会比较长。现阶段主要应该做的是中医、西医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通常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套医学体系,中医强调整体把握和自身调节,而西医强调病灶和病因,采取对抗或补充等措施,但不管采用哪种思维或哪种方法,它们面对的对象都是患病的个体,这个个体不会因为中医西医的思维方法不同而发生本质改变,因此两种医学实质上是思考的逻辑方法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两种医学结合起来只会使医者可以更全面了解病情、更优化治疗方案。例如对待缺血性中风,西医主要运用还原的思维考量缺血的部位、缺血的原因、缺血的时间、神经损伤的程度、神经损伤的机制等,因此临床上主要针对这些还原出来的因素选择溶栓剂、凝血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兴奋性氨基酸对抗剂、神经营养剂等;而中医主要运用整体把握、司外揣测的方法考量患者气血阴阳的虚实盛亏和风火痰瘀等致病因素,临床上通过调节机体的偏盛偏虚,同时祛除致病因素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如果两者有机结合运用,定会相得益彰。

那么中西医结合究竟如何开展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立足中医。中医学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医学科学,切合现代医学模式与方法模式,具有科学性;西医学的发展除其优势,亦有困惑,从16世纪至今,还原论推动了西医学飞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疾病更深入的认识,西医还原论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分解-还原”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组合-分解”原理只适用于局部情况,人在本质上是不可分解还原的,人体被分解后,局部就失去作用;不能把高层次还原归结为低层次;人的整体性不能还原归结为局部解剖器官的独立功能,它割断和破坏了人体局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立足西医理论和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存在不确定性,用西医的还原论、实证原理来研究中医,这与中医自身理论体系相违背,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脏腑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产生的,与西医的解剖学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两者立足点不同,“不可通约”。其次,中西医结合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理论创新,建立中医为纲、西医为目的理论体系。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西医学的成果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再次,中西医结合必须在中医的方法论基础上,从多层次、多方法、多学科、多途径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复杂性科学角度进行中西医结合,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自然、社会属性的复杂性,结构、心理的复杂性,中西医结合要继承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吸取取类比象的研究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模糊数学、复杂性科学、系统生物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方法。有学者从从开放论、涌现论、非线性论、自组织论和他组织论五个方面考察中医,发现中医在医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上跟复杂性科学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二是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陈竺曾指出:“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系统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使中医和西医找到了共同语言。最后,中西医结合临床不应只是中西药物的简单相加,而要做到中西两种临床思维的有机结合。只有做到上述四点,中西医结合才有出路,中医特色才能保留。

葛校长,您好,您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您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中医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继承,而是继承与创新并举,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精英人才。我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过五种素质:即完善的人格、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创新的思维。这五种素质当中我重点要强调人格和思维,这是因为中医从来就把医德放在首位,关于医德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多有精辟的论述,我不重复;我要说的是这些年商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德似乎与之渐行渐远了,全面重拾医德就必须在医学生中培育良好的品格;同样,中医的发展必须要求中医人才具备创新的思维,只有这样,中医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断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做到这些呢?这就需要中医院校从培养模式、师资能力、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要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塑造理想人格;在继承中医经典与传统文化、形成中医思维的基础上,也要熟悉西医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加强文化底蕴、完善知识体系;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中西医两种临床思维的锻炼,既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指导临床实践,又能将西医技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在反复实践中找切合点、求创新、求发展,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


      


世界中联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