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在上川,吃最生猛的海鲜

2014年10月27日 10:40 新浪博客

江门台山上川岛,两顿近30款海鲜或海生植物的美食,如同朝阳落日,印象深刻









海上丝绸之路,上穿洲
   2014年国庆节后,我们迎着和煦的秋日,渡海登上江门台山的上川岛。时值“海上丝绸之路”的整合和推介,上川岛能否搭上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这一趟航班,尤为关键。1499年,明朝弘治十二年,上川岛叫“上穿洲”,又曰“上川洲”,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葡萄牙对华贸易的最早据点,还差点就改写了澳门在中国早期对外贸易上的地位。

   今日的上川岛,仍然存留不少历史文物和民间传说,如新地村、张保仔、圣方济各等与“海”有关,还有我们猛吞口水的海鲜,由于交通区位,珠三角一些海鲜食肆直扑上川岛长包渔船和狂买海产,为避免同行抢货而不露地名,所以很少打着“上川岛海鲜”或“台山海鲜”的旗号,然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吃最生猛、最特别的海鲜”。





日出日落,“东方使徒”与“葡王柱”
   上川岛距大陆的山咀码头为9.8海里,却是欣赏海上日出日落的迷人胜地,晨起则快走到飞沙滩。天已亮,云又增厚,顽强遮挡着朝阳,日升一寸,云长一丈,上川岛飞沙滩的日出,顽皮得很,观云听涛,反而是早晨功课,爽爽的海风猛猛地往怀里灌入,衣服成了御风而飞的伞翼,让人飞上乌灰转金蓝的海滩天空,飞入一片空空荡荡却又无边无际的脑海天空。黄昏时分,川岛夕照岛西的大洲湾,落日把天幕渲染得七色之画,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曾在此写下历史一页,“东方使徒”圣方济各•沙勿略在1522年或许也看着一样的日落海景而唏嘘,正如我们安静地目送渐渐消失的夕阳,目送那橙紫蓝叠化的奇幻异彩,喝一杯大洲湾滩头那甘泉井水,慨叹造物主的神奇,天地宽广,万物皆妙。

   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葡王柱”,专家考证是16世纪葡萄牙人最早踏上中国领土、刻有葡萄牙王室标志的大理石柱,以此作为发现新大陆的标志。川岛镇旅游办主任马国华介绍风化如石笋的“葡王柱”,村民拜它为“石头契爷”,而相关学者则从清朝《粤闽巡视纪略》、上川岛《甘氏族谱》、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亚细亚》等史料寻找其身世。




“花碗坪主”马国华口中的“天下第一饭”
   马国华与我们一见面,立刻掏出一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一些“花碗碎瓷片”。从方济各墓堂下山,右侧的新地村,所对大洲湾的海滩就是“花碗坪”,曾经散落青花碗碟的碎片,承载了中葡贸易的繁荣时光。然而,带领我们进入上川岛的江门市旅游局杨彪再三询问马国华:“有没有落实那‘天下第一饭’?”凡自称“天下第一”,必有其骄傲之处。


   这“天下第一饭”以生长在海边礁石缝隙、与共生蟹一起成长、外貌丑陋的石夹螺肉炒焗而成的海产煲仔饭。由于野生石夹的产量不稳定,又要用人手挑剔其肉,耗费时间,因此必须提前一日预订。虽然,米饭与石夹挺惹味,真的达到了“天下第一饭”的无敌境界吗?我将信将疑。马国华见状,又海阔天空了:“常吃石夹饭,保证有‘四力’,女人有魅力,男人有动力,小孩有智力,长者有活力。”凭此食疗之饭,自信心爆棚,果然属于“唯我独尊,天下第一”。


鲜美肉嫩,考证蚬鱼的学名
   蚬鱼,外形有些象乌鱼的幼儿园版本,个头尺寸仅及乌鱼的1/4,肉质细嫩,两个字的食评是“很滑”,可以用来清蒸或香煎。它的学名叫“大鳞鮻”,栖息在半咸半淡的砂泥底质的海河口,台湾人把它叫“豆仔鱼”,珠三角一些餐厅写着“白蚬鱼”。


川岛微鲍鱼,形神俱似
   黛色褐斑的贝壳,圆形尖顶,象清朝武将的顶戴花翎,大家喜欢叫它做“将军帽”,而它的贝肌柱体在蒸熟之后,又如微缩版的“微鲍鱼”。川岛人不打逛语,老老实实称它是“石卜”,一种吸附在礁石上的野生贝壳,随便放些干葱头来蒸,胜过真鲍鱼的味道。



回形针勾搭“水等螺”
    上菜附送一小碟回形针,令人惊愕。马国华示范一次,才知其巧。水等螺,似乎应该叫“等水螺”,因为它在大海涨潮时,才从岸礁岩石下面冒出来,随水觅食微生物,如此隐匿,螺体也变得一圈一圈往里藏掖,寻常的牙签是勾剔不了的,要用回形针的环针才勾它脱离螺壳,重见光明。螺头爽,螺肉粉,有些甘甜,苦的很少。


DIY菜式:川岛虾酱蒸花肉
   好的大海食材,不能带回家,如鱼刺卡喉,始终不爽。最后,一碟“川岛虾酱蒸花肉碎”,惹味无敌,连吃三碗白饭,又是马国华的主意,称“让浓香的虾酱团结在每一粒五花肉碎的周围”。我们再向店主喊:“你们这些虾酱有瓶装的吗?卖不卖?”于是,30多瓶的川岛虾酱随车而回,幸福的味道不禁飘了一路,隐隐约约地。我迅速向家里发了图文微信:“已买川岛私家虾酱。”半个小时后收到答复:“买了土猪五花肉头。”聪明人也。回到家,迅速掏出虾酱,用蒜片、冷开水、白糖、花雕酒、生粉调成虾酱湿芡,拌腌五花肉片10分钟,大火蒸熟,香气盈屋,感觉瞬间飘到228公里之外的上川岛,向马国华的“川岛虾酱蒸花肉碎”叫板。

----------------------------------
另见于:
新浪“大波波博客-波波觅食”//blog.sina.com.cn/dabobo
《羊城晚报》2014年10月24日(星期六)美食周刊B11版
//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10/25/content_564992.htm?div=-1

《吾汤吾水》、《舌尖上的素食养生》、广东地标美食评委、《羊城晚报》波波觅食作者、《南方日报》评论员;湛江、梅州、惠州、河源、荔湾等旅游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