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印冲突或在本月结束 印军将被驱逐,国际威望大降

军迷圈

关注

文|晨曦防务

目前中印冲突形势已开始变得明朗,中国多个部门,包括国防部、外交部,以及多个重量级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在八一阅兵后,在我国领导人称“要坚决驱逐一切来犯之敌”后,在这一两天,几乎同时集体发声,要求印度必须无条件撤兵。

很显然,我们的耐心已经快到头了,我们的决心已下。我们对洞朗地区的态度很明确——无争议的中国领土,对印军的行为说法也很明确——侵入我国领土,我们的处理方式也相对明确——最好你自己撤,不然就驱逐。

与此相对应的,印度方面的态度也相对明确——力保和平解决,同时将对峙人数由高峰时的400来人、两辆推土机大幅度减少为40来人、一辆推土机。这说明一个问题,印度已经开始担忧了。

我们以前在陆地上多年的“和平”形象以及冲突处理方式,似乎给了印度这样一个自信——中国为了经济发展,轻易不敢动武,只要不动武,印度就能依靠丰富的处理经验以及在实际部署上的人数优势占据上风(将你拉到和他同样的XX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印度的考虑不无道理,印度是玩“和平外交”的高手,早就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不结盟运动”而闻名于世。如果中国没有足够的决心,以武力为威慑,就会正中印度下怀——比拖延时间和人多,印度可不怕。

然而印度这次似乎打错了算盘。时代已不同,我国领导人的外交理念已不同。我们珍惜和平,但要看这和平是怎么来的。从本质上说,和平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国家利益的本质是追逐安全,而不是和平。如果一味的追求和平会破坏国家利益,那么就可能放弃对和平的固执,从而选择冲突。

这个道理在近几年我国在海洋利益的维护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所谓“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一味的妥协并不一定会换来和平,更可能的是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当“给胡萝卜”让对方得意忘形时,我们就该举起手中的“大棒”。

然而事无极端,国际关系处理不是只有“妥协”和“战争”两条路,一味的妥协不对,但直接就选择大规模的战争也不对——我国在海洋权益争端上的良好表现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事实上,印度和中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国力差距和军力差距,如果中国一味的追求和平印度还能斗斗,甚至占些小便宜,但一旦中国真正强硬起来,印度只能选择妥协,要么就被打——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这个问题。

显然,印度把在洞朗的兵力减少了一个数量级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而中国的威胁声音却越来越大。所谓真正的强者,当“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强大的威力威慑为基础,以敢打能胜的意志压迫对方,往往能迫使对方妥协。

印度肯定很希望这次对峙事件能够体面的结束,但我国显然不想给印度这个“面子”。目前国内官方舆论已开始大张旗鼓,显然距离问题的最终处理已不远。这次印度要么以“退兵”的方式妥协,要么就被我方士兵直接驱逐,除非他想选择战争。

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印度这几年自信心过渡膨胀,但大国不可欺,一旦真正的碰撞,一切虚妄的将如烟般散去,一切真实的将浮出水面。国力、军力,这些都是硬性指标,吹嘘和自我幻想并不能改变任何东西。这次事件后,印度的自信心、国际威望将受到严重打击,很可能又是一次和平的“62”事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