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笔名

2015年3月25日 17:56 阅读 400
茅盾出生时远在广西省梧州府税关做官的曾祖父沈乃焕得知喜讯欣然命名曾孙为“燕昌”取当时梧州税关燕多兆祥多少含有迷信的色彩。这个幼名家中未作称谓。按沈家族谱茅盾属于“德”字辈名取有“水”的偏旁故以“沈德鸿”为本名。还取“谦冰”为字。后来茅盾从“鸿雁来宾”的意义自取“雁宾”为号谐音的还有“燕斌”“燕冰”及其英文译音的缩写YP。至于“雁冰”署名最早在1917120日《学生杂志》第4卷第l号发表科学幻想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才用此笔名“沈雁冰”是19181月发表《1918年之学生》时开始署用的笔名并非原名。

“茅盾”这个笔名,是沈雁冰1927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幻灭》小说时开始使用的。当时叶圣陶是这个刊物的编辑,而沈雁冰又是被蒋介石通缉的人,为了避免麻烦,沈雁冰便随手取了个“矛盾”的笔名。发表时。叶圣陶将“矛”字添了个草字头成了“茅盾”,以应《百家姓》中“谈宋茅庞”的茅姓。

沈雁冰后来在他的《写在(烛)的新版后面》一文中说:“为什么要取‘矛盾’二字为笔名?好像是随手招来,然而也不尽然。‘五四’以后,能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且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看到我自己的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不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有矛盾,却又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类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不到的。”

茅盾还有“郎损”的笔名因当年形体较瘦人称“瘦沈郎”而借典于梁代文学家沈约的故事“玄珠”笔名取于《庄子·天地》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兆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旧遗其玄珠”“方璧”笔名是从“玄珠”演化而来取于《庄子·列御寇》“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矶”。显然以珠矶和美玉喻为老庄哲学的核心引申为革命的真理茅盾的笔名还有止敬、蒲牢、朱琅、朱仲珠丙生、丙申、石萌、石崩、何典、施华洛、阳秋、东方未明、伯元、履箱、惕若、高子荪、胡绳祖、冬芬、谢芬、甫、明甫等140余个。其中“逃墨馆主”出自《孟子·尽心》“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这是30年代面对残酷的“文化围剿”的现实表示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意不在“逃墨”而取“归杨”所谓“归杨”即近朱,也就是要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