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类摄食蛋白质结构

2015年4月27日 14:08 阅读 137

简介:汪建,湘西人。当过研究员,做过院长,现任董事长。1999年为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1%部分)创建华大基因。

我是一个养殖行业的外行,让我来讲一讲,讲一讲我们现在发展的一些不同的专业,一些不同的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讲讲最近一点动向吧,一个是奥巴马提出来了精准医学,美国医学科学做了一个总结,就是过去几百年美国人干什么?两件事情,消灭了小儿麻痹症,做了一个内急骨突,其他的都算不上什么,在这个技术上可以提供精准医学,我们控制肿瘤等等。事实上就是美国人对这个领域发展充满信心。他这个是一个DNA双螺旋,是用它个人的行为在给这个科学站排,大家来看,今天的基因科技已经到了能够影响整个生命发展的整合期,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通过这个光和作用植物生长,也是我们食物来源,中间一个核心控制就是基因的控制所有这些转化过程,粮食作物如此,我们的水产养殖也是一样。都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核心工程还是基因。还是想画一下这个图,就是从DNAMNA到蛋白质到细胞到组织结构,人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一模一样,下面就是时间轴,时间变化然后受到环境的基因技术。如果不把这个全图清楚的话,就回答不了生老病死的问题,我们希望从生老病死说起。

  这一块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基因组,一个人的话就是10个组织,鱼的话大小不一样,猪、牛也都不一样,所以这一套的所有研究,所有的生产都是从后面往前走,系统、个体倒着走。从基因往这里走,由于过去的技术手段大数据的缺乏没法做,所以我们在北京中科院批准,2007年我们几个下海,一个最大理想就是把一个事物生老病死从根上能不能揭示一下,这几年我们确实做到了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农业上做的一些事情,水稻的基因组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完成的。玉米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做的,我们做了一项玉米的胚芽,中国的四大主粮,我们对全球的重要的粮食作物的贡献占到了全球贡献的70%,我想我们将来在动物、鱼类这一块我们也能保证贡献70%以上。我们从小米延伸到鱼类这一块,这是我们去年在荷兰种的一块地,荷兰大旱,玉米颗粒无收,小米还是丰收了,我们的目标小米充返中国主粮战场,我们的历史,江山设计也好,粮草也好都是中国发展史,5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小米种植达到34亿亩,现在可能还不到一千万亩,70年代杂交玉米,我们能不能重新回去,在历史上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今天大数据,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基因组。

其实我们研究生物不是一个样的,变一个基因就排序,把它比较不同的类种,把好的基因找出来,然后进行杂交45代,最后能长出一个全新的品种。我们在小米全国的2300多基因组进行了基因分析,然后进行自动化模拟,现在我们非常有把握说我想把它做成什么样就能做什么样。粮食作物我们的水产也能做成这样,这是我们过去主要做的。过去我们没有太注意,没有太关注水产产业,我们更多的从进化角度考虑问题,而小米一定要重返,要把玉米打回墨西哥去,最主要的是中国70%的旱地需要有全新的品种。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玉米成了最高大的东西,优良的品种都不在我们手里,我们的饭碗在人家手里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我们现在决心就是水产上做全新的基因组,怎么做呢?想来想去能不能找一个能够改变中国人餐桌上这种品种,去做养殖,为什么能长成这样子,为什么能抗病,我们要找到怎么样作出新品种,让它的饲料转换品,这一系列我们在做,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提出你们的建议,我们配合大家来做一些全新的工作,我们不是一个水产,我们一个科研的开拓者,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一块重要性。

 鱼的品种进行了基因重组以后,杂交完了以后追踪这些到了哪一个子代上去了。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做的羊,我们在一年之内羊羔细胞560%,同样就是同水稻到小米,到基因更清楚,多样性更清楚,然后杂交里找出来,优势找出来。我们做了很多,好玩儿的动物,什么北极熊,南极企鹅,藏羚羊,我们做好的,做好玩儿,做好吃,比别人强就高兴。其实还有很多的新的基因库,因为大家用了很多转基因,我们也不确定,但是新的基因编织方法这也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阻挡的思路正在改变全新的模式,你想我们现在可以观赏鱼任意改变它的颜色,任意改变形状。刚才讲了这是我们的一个智能化,两个不相干的,一个在实验室,一个在稻田里,最后的结果是92%符合,换句话说要不要三五年我们在实验室里面我们就能算出样子,在标准化条件下,也能够做成什么样子,刚才教授讲了一下互联网的模式,如果我们把前几天的育种也智能化,我们可以想象未来三年五年水产业是什么样,现在可以先期把这些战略布局做好。水产提出哪些挑战,我们的题目大家交一份答卷,看我们合不合格。我们简单的在这回忆一下,工业革命变化的节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而生命科学两百年以后达尔文提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提出了双螺旋结构,这个时候生命科学在名义上面已经靠近了,很有意思的是2000年的时候全体专家有一个打分,挑选100个影响世界科学进展的科学家,结果达尔文排的一名,牛顿第二名,爱因斯坦第三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追赶,到了80年代大数据大科学,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仅仅晚了十年,生命科学第一个大科学计划也推出来了,所以说人类过去三百年里科学能力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付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一定是生命基因时代。今天的互联网,今天的工业的生产速率,让人们实现衣食住行的基本满足,就在眼前了。那么10年、20年,快则510年,中国2020年小康实现。再搞就没多大意思,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搞那么多物质干什么呢?而我们的生老病死都清楚吗?我们生要带来死要传承我们把它做好,我们面对我们人生一次的根本。所以说有时候就是有意思这是一个全新的面貌在这里出现,我们的水产将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会改变人类的结构,导致现在的死亡率高居世界顶峰,爱因斯坦IQ定向投资,这是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希望下一百年不能再这样。中国的两弹一星比人家落后了至少二十年,重大的科学创新,我们参与这个计划任何国家是同步的,是没有区别的,过去中国学术界有争议,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跑来跑去的,其实就是一个梦想,把前沿的科学技术带到中国的实验中来,我们提出来肿瘤做在世界前面去,同样我希望把这个做到世界前沿去,我们是一个民间机构,在国内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在国际上我们比国内要好一点。我们作为一个基因产业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有很多令人思考的事情,我们是特殊的机构,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承担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当时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做一个公益事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谈对于一条,最后一个观点,我们上一千年的结束语,也希望我们下一部分开开,这是我跟大家简单的介绍,我们的平台,我们基因排序计划,我们自主研究,我们的计算平台。我们对全世界农业贡献70%,而且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我们自发的,都没有列入国家的计划,在中国科学界很大的一个变种,本来不关我们事,我们非得搞。我们去年前年每年都有几十个PB的数据产出,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手机应该都是10-20G30GP就是跟我们手机的差别是有多少,我们数据传出达到了1018次方。我们的大目标我们到底想干什么,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发现出共计1000种疾病,为1000种疾病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到一百岁,我们的列会的就是我的实验对象。前几天说我们60岁算上半场,60岁以后算下半场,上半场是60岁,下半场还得打60年,所以我最恨的是三养,养生、养心、养老。谁养谁啊,60岁还有50多年呢。在粮食方面我们要作出贡献,三个产业方向,医学方向、健康方向、农业方向,每一个方向都可以支撑上万产业,我们大数据大科学都是前所未有的支持,希望我们大的技术平台,大的资源平台能够支持大家。

 我当年在西藏工作的时候,西藏的领导现在也是我们广东省的主要领导,跟我说你去看看那个碑去,那个碑是纪念和平运营队,当年在西藏做总工的时候,他把这个天花病毒的他把这个天花病好了以后的人带到西藏去了,西藏上层人士那时候天花就没有了。他走了以后天花又出来了,所以大家纪念他。希望这个社会能够跟他一样能预防天花。1682年,康熙下令种天花,他自己就是一个天花病人,他之所以能当皇上是因为他是患了天花以后幸存下来了没死。一七九几年英国人发现天花疫苗,发明了天花疫苗,1979年才消灭了天花。如果防天花为老民生老百姓会怎么样,作为产业会怎么样?疫苗生产又怎么样?那是历史没有假如,而今天的科技是可以造福人类的,是可以支撑我们水产产业发展,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的发展不再留有遗憾,我们再也不用跟着什么欧洲人什么美国人跑了,下一个世纪下一个时代是我们的时代,谢谢大家。

注:本文系根据录音整理,内容有相应编辑改动

                        《饲料科技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