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CEO们在关注什么? —中国农牧CEO走进新希望集团

2015年4月29日 14:43 阅读 161
如何在新常态下增强体质创造不一样的未来?
如何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实现互联网2.0时代产业价值的量级增长?

“中国农牧CEO走进新希望集团”已成功收官。

大家就“农牧业的新常态及如何应对”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陶煦理事长对产业互联网的特质进行了阐释,并对传统产业如何把握互联网机遇做了经验分享。

各位CEO还对大北农互联网、余氏猪场、托管模式等进行了案例研讨。


                         陶煦:农牧业的新常态


 1、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重新规划;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上下游的效率;打造制造业品牌。

2、规模。规模只是基础,要抓住优质资源,做好养殖服务工作。

3、 食品安全。淘汰落后的机会,饲料的价值要转向终端消费者。

4、 三个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驱动;信息数据驱动。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产业生态和生产性服务,上下游间是互动共赢的关系,需要提供物流、金融等服务手段。


                  董志玲:找到从心到物的转化规律

企业经营最后比拼的就是从心到物的转化,乔布斯用科技找到了心与物间的交流规律,就具备了创造性。以前我们行业都是博弈,从1到N,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从零和到共赢,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机会与价值,需要找到一个点,从心转化到物,空间就大了。

                 范天铭:未来重要的就是战略联盟和产业链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一切的根本。大家都在学习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化小经营单元,股东、客户、员工、供应链几大要素的排序已发生了变化,供应链变得非常重要。产品是根本,利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从养殖到终端消费的产业联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启毅:守住商业根本,不要走得太远

 无论如何变化,养殖业都要围绕种、养、加、销四个环节来做,养是最低端、最复杂、最薄弱也是最难的,但归根结底得要让养殖户赚钱,这是商业的本质,要满足他们的硬需求、软需求。我们要拥抱互联网,但不能走得太远,不要忘了发心,要回到原点找方向。

                       余平:在三个10%上做文章

1、   在养猪过程中,猪场效率、饲料利用方面至少可以降低10%的成本;

2、   饲料成本可以降低10%。代加工饲料和市场上的商品饲料至少有10%的价格差

3、   原材料有10%的下降空间。

 养殖环保新常态:从种养低成本转向设备高成本,环保思维从处理转变为利用。


                     韩家寅:开放肉类进口将会怎样?


大陆如果开放肉类进口会对中国的养殖业造成很大冲击。我们有两个客户,但最后就是终端的消费者。台湾的原料、肉都是依靠进口,台湾的养殖效率也并不比欧美低,但进口后就遇到了很大问题。美国对他们的鸡胸肉也是保护的。


                    刘晓雨:为什么玉米价格不断上涨


农民收入增长可以说是政治任务,靠什么?提高粮食价格和补贴。但玉米的直补又很难,体制做不到,为什么美国可以?美国从农业部到县级是农业部直属,与州县没有任何关系。耕地保护与高库存也维持了玉米的高价格。


                        廖峰:饲料电商肯定做不大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不是线上,是产业生态和数据,需要提供金融、物流等服务手段,饲料电商不符合产业互联网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肯定做不大。

大北农做互联网,第一是布局,第二围绕它的产业核心--猪的服务链来做,是生产性服务,契合了产业互联网的核心。


                            《饲料科技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