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袁隆平:我要制造水稻中的“核武器”

点击进入专题“大梦起兮稻花香

  超级杂交稻亩产不断刷新纪录,攀登科研高峰的脚步却未停止

  梦未圆,“80后”袁隆平不言退

  “我要制造水稻中的‘核武器’”

  -海南日报记者况昌勋 范南虹

  3月21日袁隆平在万宁兴隆热带花园阅读海南日报,他十分关心海南的发展。本报记者王凯通讯员杨师忠摄

  “我也是‘80后’,我不想退休,我现在身体好得很呢!”

  虽然86年的岁月无情地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他的体魄依然健康,思维依旧敏捷。采访中,常常是记者的问题还没说完,袁隆平就逻辑严密地回答清楚了。时至今日,袁隆平每天要工作9个多小时,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每年冬天都要到海南投入南繁事业。

  袁隆平有两个著名的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梦是理想,梦是方向。梦还没有实现,袁隆平就不言退休。

  2014年超级杂交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现在,袁隆平又建议国家立项启动以每公顷16吨(每亩1067公斤)为目标的超级稻第五期攻关计划,力争明年实现目标。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下一个目标就是每公顷17吨……一直攻关到每公顷20吨。”袁隆平说。

  “我要制造水稻中的‘核武器’”

  如今,三亚已是盛夏的热度。位于三亚海棠湾的国家杂交水稻试验基地,2个百亩田洋,一株株稻秧吐出来饱满的稻谷,孕育着丰收。袁隆平站在田间地头,抚摸着稻穗,犹如对襁褓中的婴儿般的温柔。

  田中的稻谷,是袁隆平酝酿的一场“革命”!

  “国际上理论水稻产量极限为每公顷15.9吨,但我们就是要突破这个极限。原计划2018年完成每公顷16吨的攻关目标,争取明年实现。”袁隆平说,“三亚试验基地的稻谷长势不错,4月上旬,要在这里开现场观摩会。”

  “不少专家看了之后评价说,这是超级稻‘核武器’。”袁隆平说,今年已经在湖南、江西、海南、江苏、浙江、河南、云南等13个省份分布了36个点,目标直指每公顷16吨。

  而就在5个月前,2014年10月10日,在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的攻关下,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继续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实际上,袁隆平团队早就为攻关每公顷16吨的目标一直在试验和摸索。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家、基地处副处长宋春芳介绍,第四期攻关的主打品种是“Y两优900”,承担第五期攻关主打品种的是两个新品种组合。为了目标早日实现,从2013年起,袁隆平一直在进行基地试验。经过试验,发现两个新品种优势明显,除了植株形态更好外,更重要的是前期生物产量和后期经济产量表现优秀。

  “水稻亩产潜力等待挖掘”

  超级稻计划从第一期到第四期,亩产接连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每次提升都备受瞩目,水稻的单位产量有没有顶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能否实现?

  “随着育种技术等集成技术的进步,水稻亩产的潜力等待着科研人员持续挖掘。”袁隆平认为,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意味着亩产翻番。

  “如果光能利用率达到2.5%,在长沙,按照其光照辐射量,能够达到每亩15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22.5吨。三亚温光条件比长沙更好,光照辐射量比长沙大,亩产就不止1500公斤。”袁隆平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面积缩减的情况下,袁隆平认为,还是需要大量提高单产。

  当然,科学家要勇攀科学高峰,科学进步更要发扬科学精神、讲究科学方法。袁隆平告诉记者,超级稻的高产不是一亩两亩田,而是几个百亩地片平均亩产都要达到1000公斤。实现起来就要靠科学的方法,做到“四良配套”:良种是内在、核心;良法是指好的栽培技术和方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良态是要有好的生态环境。

  “科技进步需要走出去的胆识

  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水稻品种。全国4.3亿多亩水稻,其中杂交稻有2.5亿亩,占整个水稻面积的57%以上。杂交稻在同样条件下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增产的粮食在国内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然而,放眼世界,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并不大。据统计,全球有22亿多亩水稻,而包括中国在内只有3亿多亩是杂交稻,在国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仅为7000多万亩。

  由于良种等原因,世界稻谷产量一直偏低。例如印度6亿亩水稻,亩产仅200公斤,而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亩产已达500公斤。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一半的稻田,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计算,可以多养活4到5亿人口。”经历过饥荒年代的袁隆平对世界对人类充满着关怀,“要靠开发好品种,让好种子走出国门。”

  “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这是袁隆平第二个梦,也是他作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情怀。

  有人担心,我们把良种输出到国外,被人学去了怎么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良种输出是分批次进行的,适当输出相对成熟的品种,不会影响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杂交稻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前年,在菲律宾召开过一个杂交水稻国际会议,世界五大种业公司在会上展示自己的杂交稻新品种,前3名都是中国的杂交稻。”袁隆平说,科技进步需要开放的眼界和走出去的胆识。

  日前,袁隆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圆“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一要推进改革开放,把我们的好品种拿出去,不要保守;二要扶持我们的种业,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让国内的种业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交流过招,锻炼、壮大自己。(海南日报三亚3月22日电)

责任编辑:郭祖莹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