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归去 翙翙其羽——悼念沈渭滨先生

2015年4月22日 19:25 阅读 704 新浪博客





4月18日清晨七时,历史学家、我多部纪录片的历史顾问沈渭滨先生仙逝了!闻之涕下,哀恸之情久久难以平复。

初识沈先生是在2008年的早春。当时我为我的一部纪录片登门拜访沈先生,邀其担任节目嘉宾。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身穿时髦的铁红色棒针衫,点燃一支烟,坐在沙发上耐心听我讲完纪录片的大致内容,最后,他拒绝了我的邀请,理由是纪录片的内容并非他研究的范围。他还言之凿凿称,不是他研究的东西,他怎可在电视上乱讲?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顾及声名、爱惜羽毛的倔老头!好在我头脑活络,抓住他的话说,您不是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吗?袁世凯主谋刺杀宋教仁算不算辛亥革命?这下沈先生无话可说了。但他反应极快,又指出《刺客列传》片名不好,为刺杀革命志士的刺客树碑立传,他不干!我当即答应,修改片名。或许是被我的执着打动,沈先生没有再推辞,最终答应担任《刺杀宋教仁》那集的嘉宾。后来才知,他不仅爱惜羽毛,还很低调,不太愿上电视,只是念我做纪录片不易,不忍生硬拒绝,所以才表现出这般“难搞”。

这部纪录片后来改名为《刺客令》,播出后不仅获得很好的收视率,还在全国拿了奖。我不得不说,因沈先生缘故而更改的片名,确实比原来更中性,也更贴切。沈先生想得周全!

从此,我与沈先生成了忘年交,他待我如师、如父,几乎所有我的纪录片他都帮着出谋划策。2011年,我做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特别纪录片《大辛亥》,沈先生更是不辞辛劳,五万多字的脚本,从初稿到最后定稿,每一稿他都反复审阅,逐字修正。《大辛亥》播出后,不仅赢得好口碑,还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表彰。沈先生功不可没!

沈先生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每次见面,他总是精神奕奕,从未显露一丝病容。2013年春,我请沈先生来录纪录片《科举》,他身穿笔挺的粗呢西服,拄一根酸枝木斯蒂克,风度翩翩地来到摄影棚。同事们见了他,都夸沈老师好有范!先生笑道,哪有什么范?多年糖尿病落下的足疾,不得不依赖拐杖。同事们都知道沈先生爱惜羽毛,在大家心目中,他就是一位很有范的老头!

沈先生经常叮咛我,纪录片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站得住、留得下的好片。这些年,他对我的期许和要求,已经成为我做纪录片的一种态度。沈先生提议我不定期举办一些沙龙活动,邀请史学界的一些大家来喝喝茶、扯扯淡,激发激发创作灵感。2014年6月17日,伴随着栀子花香和普洱茶的馥郁,“拾珠沙龙”迎来了一批满腹经纶的学者专家。他们口吐珠玑,谈笑风生,而我和伙伴们则忙着拾珠。那天,沈先生还情真意切地对大家说,他老了,已无所求,只希望能帮助我和我的团队做几部好纪录片,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帮忙!现在回想起来,先生当时的话似别有深意,仿佛冥冥中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每次想起,总让我唏嘘不已。

如今,沈先生乘风归去,翙翙其羽。虽然临行前白发稀疏,形销骨立,但他魂魄的羽毛仍然齐整光亮,一如与他等身的熠熠生辉的著作!

发表了博文《乘风归去翙翙其羽——悼念沈渭滨先生》4月18日清晨七时,历史学家、我多部纪录片的历史顾问沈渭滨先生仙逝了!闻之涕下,哀恸之情久久难以平复。初识沈先生是在2008年的早春。当时我为我的一部纪°乘风归去 翙翙其羽——悼念沈渭滨先生 ​​​​
德国南大维
2015-5-3 11:13
导演韩晶
导演韩晶:回复@编剧康乃馨:您可以将剧本发到以下邮箱:audiovideo2002@163.com谢谢!
2015-4-23 17:02

纪录片《超级装备》《铁血传奇》《科举》电影《1931刺杀宋子文之谜》总导演。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影集团高级编辑,上海视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