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清华社:打造“百年老店”,将学术品牌推向全球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出版动态
清华社:打造“百年老店”,将学术品牌推向全球
作者:赵冰
2017-08-16 16:26:47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2017年08月16日 
 

  商务君按:根植于水木清华这片沃土,清华大学出版社(简称“清华社”)37年来不断凝聚校内外资源,用优质的内容和严谨的态度打响了“清华出版”的品牌。近年来,清华社加大了海外合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优质版权的同时,开始面向全球组稿,并通过与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的合作,陆续推出了一大批清华学术著作,更在国际期刊出版方面形成了品牌特色。该社社长宗俊峰表示,“十三五”期间,清华社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出版集团。

  清韵琅琅,水木如歌,根植于百年清华沃土的清华社,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在这37年里,清华出版人毕其力、竭其心、壮其志、尽其职,在明晰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凝聚校内外优质资源,用优质的内容和严谨的态度在一书一刊中注入了“清华”这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元素。

  在清华社社长宗俊峰看来,包括清华社在内的中国大学出版社用30余年走完了西方大学出版社100年的路。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的基础上,清华社以“精品工程”为龙头,加强“品牌群”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资本运作为基础,实现集团化多元发展;以优质资源为依托,推动整体数字化转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构建“走出去”多元立体新格局。宗俊峰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出版集团,是清华社‘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播中国声音,大学出版人责无旁贷

  出版“走出去”是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以图书为媒介,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也是每一个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谈到大学出版机构践行文化“走出去”的背景时,宗俊峰表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文化的追求和价值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学术教材出版为主的大学出版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包括清华社在内的不少大学出版社历史都不算很长,但在有限的30余年里,却发展成了中国文化出版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教育、文化单位的宏观指导,为大学出版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对大学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既为出版产业业态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传统出版实现融合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据了解,《清华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理工各学科普遍将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的目标。这意味着清华大学将有一批国内领先、世界瞩目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面向全世界发布和传播,对于清华社而言,这将是一笔重要的资源。

  宗俊峰认为,出版机构推进文化“走出去”,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其一,要有精品力作,有能够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独特魅力、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和学术水平、贴近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品牌;其二,渠道必须畅通,要有充分利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广中国文化的能力;其三,必须具备雄厚的资本。

  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优势,清华社以“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着力抓好品牌建设,做好选题规划,不断强化质量管理;通过细化流程和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出版物从选题策划到售后反馈、从内容到形式、从流程步骤到管理操作,都有“章”可循,抓住关键落到实处,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集团化发展稳步推进;以分社为主的各专业出版领域结构趋于合理,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旗下数字出版平台特色凸显、功能不断完善,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清华社不断从海外引进先进前沿学术图书的同时,也成功以多语种向海外输出了多部人文社科和艺术著作,
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多年来,清华社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等称号,一大批图书和期刊获得国家级奖励;2014年,清华社的图书、期刊一举获得4项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小楼与大师》《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2014、2015中国好书”;8种期刊入选2016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嫦娥揽月》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宗俊峰个人也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6年,清华社实现发货码洋13.17亿元,同比净增长1亿元左右,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量体裁衣,让中国学术影响全球

  虽然“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国家导向和行业集体意识,但出版机构在选择“走出去”的方式时仍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宗俊峰认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赢利模式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成功归根结底要落在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上。而清华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清华大学优秀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学术资源,还有“清华”这个响当当的品牌。

  清华社的海外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率先开展对外版权贸易的出版机构之一。清华社每年从海外引进学术类图书、高校教材、专业书等几百种,涉及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外语学习和少儿图书等。其中,《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清华创新经典丛书》《信息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国际知名教材中译本系列》《航天技术译丛》《大数据应用与技术丛书》等,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在宗俊峰看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建立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迫切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发展状况基础之上的,“如果其他国家没有足够的‘引进来’的需求,那么谈再多的‘走出去’都是枉然。”因此,清华社要做的就是用优质内容服务全球,满足其他国家人民对中国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的需求,搭建起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成员单位,清华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引进国际出版公司图书版权的同时,面向全球组稿,自主或合作策划的英文版科技学术著作和期刊已销往全世界,进入了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的视野;清华社迄今已有500余项、10多个文种的图书版权输出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另外,清华社还有200余项图书的中文繁体字版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版发行。


清华社与施普林格等多家国际学术出版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作为世界科技学术出版“三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施普林格(Springer)和约翰威立(John Wiley)的中国战略合作伙伴,清华社陆续推出了多位清华大学教授的英文版著作,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如,吴良镛的《吴良镛论人居环境科学》、黄松岭的《电磁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施普林格合作)、温诗铸和黄平的《摩擦学原理》(与约翰威立合作)、张雄的《物质点法》(与爱思唯尔合作)等。除了科技学术著作,清华社也以多语种合作出版并在海外发行了多部人文社科和艺术著作。如,胡鞍钢教授的《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英文版和俄文版、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合作出版的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彭宗超教授的《合作博弈与和谐治理——中国合和式民主研究》英文版等。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清华社一方面立足品牌,发挥特色,就国际科技热点如“深空测控”“电力系统”“新型材料”等相关系列图书签订了英文版输出协议;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大众书市场,陆续推出多部畅销海外的热点图书。如《儒家修身九讲(第二版)》(韩文版),由于在海外市场优秀的销售业绩,被评为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专项资金”进入主流渠道的国外优秀出版物。同时,清华社作为优秀的版权输出贸易企业,也受到了该资金“原创出版物版权贸易类”扶持,成为获得该项扶持的10家出版单位之一。

  在国际期刊的出版方面,目前清华社的9种英文期刊中已有6种被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以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的《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英文版)为例,该刊主编之一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化学家、应用物理学家戴宏杰,稿件的通讯作者70%以上来自海外,分布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2016年发布数据,该刊的影响因子已达到8.893。

  因势利导,练好内功才能放眼全球

  回顾昨日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文化“走出去”以及文化市场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化布局也面临着很多困难。虽然清华社掌握着丰富的学术内容和作者资源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短板。例如,“走出去”发展路径尚不够清晰,工作开展较为被动;缺少国际化的版权谈判人才,缺少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策划能力的优秀编辑,缺少国际上通用的经营人才;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再加上教育部对校办产业的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等,都迫使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工作中不断摸索新的方式方法。

  在出版“走出去”过程中,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出版机构首先要修炼好内功。作为国内首批开展海外合作的出版社之一,近年来,清华社在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当前,清华社正处于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清华社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依托清华大学综合优势,经过积累、传承、创新,发展成为以服务我国教育科研为主,多领域、数字化、综合性的大学出版企业;形成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彰显中华文化与科学技术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出版集团。具体而言,清华社将以学术出版作为主要增长点,坚持出版人的文化情怀,强化质量管理、坚持“守土意识”、优化出版结构、优化出版质量、优化出版队伍;在发展策略上从“渐进式”转为“跨越式”,并在资源、人力配备、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5月26-28日,第十二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暨清华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纳米研究奖”论坛召开

  宗俊峰也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大学出版社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进取,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首先,大学出版社要为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做好规划,集结全社员工的智慧勾勒未来发展蓝图;其次,要挖掘自身优势,包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努力打造适合自己的产品,走“特而专”的道路,要有看家的东西,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功夫,这样才能形成品牌辨识度,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具备话语权;再次,大学出版社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把优势汇集起来,形成合力;最后,要创新模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教材教辅出版见长的大学出版社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创新模式方面,清华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内容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尝试通过数字化反向带动内容资源建设,实现二者联动发展。如尽快实现全面按需印刷,打造开放存取出版与发布平台;促进内容集聚和品牌建设,打造“清华学术在线”,实现清华社学术图书与期刊统一数字化平台;探索、联合其他大学出版社建设“中国大学学术图书在线”的可行性,挖掘现有优质资源,开发“计算机百科在线”“化学词汇在线”等数字化工具书产品。

  未来,清华社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面向国际出版,继续与知名出版公司建立和保持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其成熟的海外营销渠道、语言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依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多年的积累,集结国内外专家、学者,以清华社的作者身份著书立说;继续探索面向世界、服务国家、具有清华特色的学术期刊发展之路,彰显中国科技水平,赢得国际话语权。

  宗俊峰希望,未来,清华社能够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比肩,成为大学精神与企业精神完美相融、令世人称道的“百年老店”。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2017年08月16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