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车可
“轲影像”工作室创始人
八百流沙“御用”摄影师
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特约摄影师
⚑ 获奖介绍
2018年 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二等奖
2017年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入围奖
2017年 中国MAX户外红人奖
2016年 中国户外金犀牛最佳户外影片入围奖
⚑ 部分纪录片作品
2018年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跑动北京》
2018年 玉龙雪山超级越野赛《玉龙脚下》
2018年 Columbia《我们的故事》
2017年 Columbia《战胜自己即是赢者》
2017年 北京马拉松《一路向北》
2017年 八百流沙极限赛《齐天》
2016年 The North Face《越野到天明》
2016年 旅游卫视东非纪录片《撕裂之地》
2016年 八百流沙极限赛《英雄》
车可,一位从没上过摄影课程,完全自学成才的户外摄影师;
在2015年时受到毅道体育的邀请,第一次踏上了八百流沙的赛道;
直至2017年,分别拍摄了《玄奘之路》、《我是志愿者》、《英雄》和《齐天》四部纪录片;
不仅记录了赛事的难忘瞬间,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这条艰难的英雄之路......
►►► 在2018年八百流沙开赛前,毅道体育专程采访了车可摄影团队。一起看看镜头背后的摄影师与八百流沙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01 去八百流沙之前接触过户外摄影吗?与其他摄影类型相比有何不同?
2015年之前我只能算是一名户外摄影爱好者,主要以拍摄风景为主,因为我喜欢大自然,也喜欢亲近自然的东西,而户外摄影正好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我实在不喜欢在屋里给模特摆拍,也不喜欢拍摄太过商业化的景区。
02 户外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户外摄影师的区别在哪?
其实从我内心的初衷来讲并没有什么变化——我一直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真正成立工作室后,就要面临很多商业方面的压力,当然就不会那么自由,这也是与单纯的摄影爱好者最大的区别吧。
03 2015年作为赛事的摄影志愿者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拍出了两部微纪录片,据我所知这并不是组委会对你提出的工作要求?
2015年夏天,我正在打篮球时,毅道体育的苏子灵在球场上找到了我,要我带着无人机去荒漠拍一群人跑400公里的比赛,这是我在当时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也完全没想到这次旅程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
最初是安排我在CP2定点拍摄,但这样我拍到的内容和素材就非常有限——我带了那么多的专业设备根本没有用武之地,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找到组委会,希望他们能让我“移动”起来,这样我就能拍到更多的素材。
我在2015年拍摄了一部名为《天津卫》的短片,在当地引起了一些轰动,还拿下了2015年天津市委宣传部摄影比赛视频组金奖。
在这之后我就想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所以就把目标转向户外,虽然组委会没有要求我拍摄微纪录片,但我还是想拍摄一部这样的作品送给自己。
04 2017年的拍摄过程顺利吗?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去年我们一共7个人,分成两组,选手队伍的头尾各安排一组,因为比赛的时间和距离实在太长了,要保证每个人都拍全真的不容易。
在拍摄时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赛道上的信号很不稳定,所以两个拍摄组之间的沟通特别不顺畅,队尾的同事发信息告诉我说硬盘的存储空间都用光了——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失联”了。
于是我就用了比较“原始”的联络方式:我把拍摄要求写在纸条上,连同新的硬盘一起留给CP6的志愿者,告诉他如果我的同事会经过这个站点,就请他帮忙转交——很庆幸志愿者们都很给力,也很庆幸我的同事们没有错过这个站点。
05 每年在拍摄前如何制定脚本?后期剪辑过程中的取舍艰难吗?
我没有任何脚本,完全都是即兴发挥。我只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拍摄,在所有越野赛的拍摄过程中都不会打扰选手,更不会让他们摆拍,我呈现给观众的都是选手最真实的画面。
因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经自己的手,所以在前期拍摄中习惯性会带着后期的思维去拍摄,最后片子里的感觉也会更好的贴近现场。在拍摄的时候,对每一个镜头都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有在拍摄时打动了自己,最后的成片才能打动别人。
06 三部纪录片中最喜欢哪个?
外界对2017年的《齐天》反响都不错,但是我个人还是最喜欢2016年的《英雄》——这个片子的后期剪辑制作花了40天,我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所以无论是从投入的精力还是片子本身来看,这都是我最中意的一个作品。
07 很多人是看了《我是志愿者》这部短片后来报名当志愿者,你对此有何感受?
这个是我确实没想到的。我拍这个短片原本只是自恋一下——因为2015年时我也是志愿者,所以在片尾还特意给自己剪了几个镜头。但是没想到它的影响力这么大,这真的是意外收获!
当然,我的短片能影响到这么多人,并且让大家都愿意加入到八百流沙的队伍中来,我还是很高兴的。
08 比起拍摄北京马拉松,TNF100、欧洲的UTMB等其他赛事,拍摄八百流沙有哪些独特之处?
八百流沙的独特魅力是周期长,人可以完全投入进去进行拍摄。而要达到完全投入的状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些短距离的比赛,感觉还没有拍过瘾就结束了。
另外就是那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因为参赛选手也不多,所以很多时候整片荒漠就只有一个人在奔跑,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棒!
09 2018年的拍摄有什么新突破?拍摄计划和人员安排有何调整?
当然有一些新的想法,也与组委会沟通过,大家都觉得还不错。但是现在暂时保密,希望赛后能带给大家惊喜。但其实连续拍摄了三年,我觉得在这场赛事中的创作也到了瓶颈期——也有点担心无法超越前三年的水平。
拍摄成员当然是选专业水平最好的去咯!今年目前暂定四个人,因为有了去年的经验,所以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给组委会节省一些资源,希望最后的作品不会让大家失望。
10 八百流沙对你有何特殊意义,为什么值得反复拍摄?
是八百流沙开启了我对户外越野赛的拍摄之路,换句话说,我是从八百流沙“出道”的。这场比赛在我的人生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所以我不能“忘本”。
我从八百流沙走出来,每年九月底开赛在即,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觉得在城市是身着青衣,在八百流沙赛道上是身骑白马——所以只要赛事需要,我当然会一直拍下去。
11 即将第四年拍摄八百流沙,对于赛事的发展有何感受?
八百流沙的定位应该是充满神秘感的,最高端的终极挑战赛!是一个可以过滤出最精英的跑者,而让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场赛事。
八百流沙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不错的,而且三年来的知名度也有很大提升,选手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整个越野赛领域内也是最高的,希望这种高端的格调能一直保持下去。
12 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你作为自学成才的户外摄影师,对摄影爱好者们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自己要花心思琢磨,不能只是照搬教程。对于摄影作品的评判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感觉也很重要;其次,要有能坚持下去的韧性,从朋友圈好友的点赞到专业摄影机构的认可,中间的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摄影不能速成,也需要积累和沉淀。
第三,还要禁得住被“泼冷水”,有时候自己引以为傲的作品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如此,一定要经受得住打击;最后就是不要在器材上过分纠结,因为好的光线和构图足以弥补器材级别上的差距。
☞ 猛戳‘阅读原文’,抢占2018 八百流沙名额!
编辑丨郭鸿博 图片丨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