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我所经历我所敬佩!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画圆战术”实践 |
2008年,我与谢明晔在网络博客中认识。画圆战术将远在黑龙江的哈尔滨与云南昭通紧紧连在一起,10年来,谢明晔指导一直关注画圆战术,研究画圆战术,实践画圆战术,推介画圆战术。十年情谊,十年故事,一生挚友!今晚,谢明晔指导将“画圆战术”带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他师弟王洋指导参加cuba的球队,一晚上球员们就基本掌握了“画圆战术”,至此,画圆战术从黑龙江工程学院走向哈尔滨工程大学,相信在谢明晔指导的推介下,黑龙江必将成为“画圆战术”的沃土!
2018年6月4日
晓波老师的“画圆战术”训练营成立了,本想着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给李老师打个电话,却还是错过了,遗憾啊!
看见晓波老师的“画圆战术”为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尤其是国内一线的专业队教练员们能够认真研读“画圆战术”,了解画圆战术的内涵与真谛,我有些感动,更有些激动!
同样对篮球的热爱,对自己所喜爱所做的工作的执着,让我这个普通的大学体育老师与晓波老师一见如故,我们都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忠诚,对喜爱的运动负责,我们付出,我们相信天道酬勤!
2004年考研究生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品尝到天道酬勤后的感受,那种付出之后的回报,艰辛后的喜悦,自卑后的重获自信……至今令我难以忘却,这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一次次落榜一次次打击,我没有放弃!
2010年的大运会又让我体验了一次天道酬勤后的喜悦,一支从未赢过一场比赛,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甚至连准备活动都不正规的普通高校篮球队终于品尝到了大运会上手捧奖杯的滋味!面对领导在篮球场地打网球时的一次次等待,面对折断的跟腱一瘸一拐的行走,我没有放弃!
今年,我又面临着一次挑战,开篮球培训班。没有人会认为我能成功,我也不认为这会是一帆风顺,但我有不放弃的经历和能力,所以,现在我已经初见成效。
然而,我所经历和体验的天道酬勤和以下两位老师相比,只能算是平常之事罢了。
当我经历了一年的备考煎熬,终于考上研究生,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件超乎常人的成就时。我遇见了我的研究生导师,李杰凯教授(沈阳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恩师年轻时工作兢兢业业,每次课后都会有长长一段总结,这也为他今后的体育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资料。正式出版《运动文化研究与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原理与教学模式》、《篮球运动研究必读》、《现代篮球知识问答》、《篮球》、《奥林匹克篮球》等多部学术专著。在国家二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我的导师是国内体育界的名人。然而,我感激的不是恩师的名望给我带来的影响,而是老师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身为沈阳体院副院长的李老师,每天的工作很繁忙,不仅要忙碌学院的各项工作,还要参与国家的体育科研项目的研究。但是,李老师从来没有耽误过对学生们的教学工作。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记得有一次老师在办公室工作到夜里十点多,还不忘把我们叫过去为我们补课;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会在一节本科生的篮球普修课中,一丝不苟的做示范动作,每次都是汗水湿透了球衣;无论前一天夜里工作到多晚,第二天早操一定按时出现在篮球馆,为我们提高篮球基本技能。
恩师的天道酬勤是一生为中国体育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不断对体育教育的探究改革和创新,是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硕果累累。与其相比,我的天道酬勤只不过是个开始,而他老人家的叫做成就,叫做贡献!
近三年来,我开始在篮球工作中有了一些想法和实践,也有了天道酬勤的感受。可是,当我在网络中遇见李晓波老师,发现我在篮球事业中所做的事儿,时间太短,屈指可数,皮毛而已!
巧合的是,又是一位李老师,又是一位天道酬勤的典范,篮球界受人敬仰的楷模和前辈!
我与李晓波老师在网络博客中相识,一见如故,我庆幸生活中多了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良师益友。
两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晓波老师的博客。从那里我看到了“画圆战术”,学习着“画圆战术”,见证着“画圆战术”形成著作并推广的历程。这是一个天道酬勤的艰辛历程,几十年的热爱,研究与实践终于形成今天的“画圆战术”一书。为了推广“画圆战术”,晓波老师无数次寻找,无数次被回绝,直到今天“画圆战术”训练营的成立,国内一线教练员,篮球名宿们终于看到了“画圆战术”,并且给予认可和肯定。训练营成立仪式上宫鲁鸣、阿的江等篮球界名宿纷纷向晓波老师传达祝贺,真为晓波老师感到激动和高兴!
李晓波老师的天道酬勤是一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是一直对篮球运动规律不断认识和思考的总结,是创造“画圆战术”,推广“画圆战术”,传授“画圆战术”的体育人生。与晓波老师相比,我所建立的黑龙江工程学院男篮和篮球班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件事儿而已,而晓波老师所做所完成的是对篮球的追求和理想!
感谢我的恩师李杰凯教授,传授我知识、技能、方法,教我做人,让我做事向着“天道酬勤”的价值取向前行,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感谢李晓波老师,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热爱一项运动”,并为之奋斗一生,不断享受天道酬勤后的喜悦!
昭通市“画圆战术”训练营的朋友们:
大家好!和各位一样,我也是一名篮球爱好者,今天,我由衷的向昭通市“画圆战术”训练营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一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晓波老师的博客,关注着“画圆战术”和演绎“画圆战术”的昭通球友们的事迹。我为自己能够结识晓波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而感到自豪,祝贺晓波老师,祝贺昭通市的球友们!
我与大家相隔千里之外,却依然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着这份喜悦,我很欣慰,很快乐,谢谢连杰传达给我这一消息,让我能感受到晓波老师所感受的喜悦和欣慰,并且能在第一时间为昭通市“画圆战术”训练营的成立献上祝福。
同样对篮球的热衷让我与晓波老师成为千里之外的知己,同样对“画圆战术”的喜爱让我与大家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谢篮球给予我们的快乐,感谢“画圆战术”带给我们的友情!感谢李老师,您是我的榜样!
再次祝贺晓波老师,祝贺昭通市“画圆战术”训练营的成立!
说李晓波老师的“画圆战术”是把复杂变为简单,是因为“画圆战术”将复杂多样的进攻阵型和进攻战术跑位变成简单而又“易学”“易懂”“易练”的固定模式。
够义气的哈尔滨兄弟

男篮主教练谢明晔
他的博客
名叫老谢篮球村儿
撰写了不少精彩的篮球博文
对篮球的理解有独到的真知灼见
我一看就喜欢
过去我俩并不认识
因为对篮球的执着和热爱
我俩在博客互访时走到一起
开始发纸条
后来留电话
成了真正的博友和兄弟
他为人厚道待人真诚
典型东北人的耿直好爽
他自称老谢
其实不老
年轻帅哥的模样与我这个中年老头
形成鲜明对比
可共同的篮球情结
架起了我俩友谊的虹桥
认识一年多
一直没见面
不是不想见
而是天天盼着见
可一个远在西南昭通
另一个在老远的东北黑龙江
路途遥远出行实在不便
只能发纸条编短信
或打打电话勾兑情感
他是正宗科班出身
不仅学历是篮球硕士研究生
执教能力也非同一般
信奉天道酬勤的他
初次执教就舞动智慧篮球的大旗
率队夺得2010年第十五届
黑龙江省大运会男子篮球甲组亚军
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
他三天两头光顾我的博客
点击我的博文
转载我的文章
增加了不少我博客的人气
尤其对我创立的“画圆战术”情有独钟
我即将出版的“画圆战术”书中
有他对我饱含深情的点评
在推介“画圆战术”过程中
有他两肋插刀的汗水和辛劳
元宵节之夜
他正在用一种国内不常见的高科技设备
为“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
做静态和动态的图解
为我推介“画圆战术”
尽一份兄弟情义
春天
一个复苏的季节
昭示着生机与活力
万事万物开始萌芽
“画圆战术”在黑龙江工程学院
找到了繁衍的土壤
首度破土萌发
这是在有记载的情况下
首次走出昭通
昭通篮球史翻开了新篇
“画圆战术”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作为一个“画圆战术”的实践者
欣喜万分
现在有了更高的期待
那就是
继而开出美丽的花瓣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写点诗歌,所以现在写起来有点找不到诗歌的韵脚了,但是,上面所要表述的就是一个意思,即东北哈尔滨黑龙江工程学院谢明晔主教练开始把师父李晓波创立的“画圆战术”作为球队的训练内容之一。我作为“画圆战术”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深感欣慰和自豪,希望“画圆战术”能在异地生根发芽,开出更多美丽的花瓣。
连杰的文章写得真好,我和李晓波老师没有见过面,但是电话里却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篮球,一聊就是半个小时,篮球将我们这些深爱他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相隔千里素未蒙面的“知音”。“画圆战术”一定会绽放的,因为她是深爱着篮球三十八载的李老师对篮球所有的“爱”和“智慧”的结晶!
谢明晔(黑龙江工程学院篮球硕士、男篮主教练、“画圆战术”静态图和动态图的制作者谢明晔):我们因篮球而相识,画圆战术让我们相知。从认知画圆战术,到理解画圆战术,再到教授学生们掌握画圆战术,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您对篮球运 动挚爱。画圆战术能够获得此次大奖,是对您这多年从事篮球工作的肯定。您一直的不断研究与实践,使得画圆战术更加完善。
祝贺李老师“画圆战术”获云南省创新成果金奖,希望画圆战术在未来有更广泛的实践运用,在推进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贡献力量。作为一名高校篮球教练员,能够有幸参与画圆战术的推广工作中,我为今天的荣誉感到自豪!
——2016年9月23日
读“《篮球要不要民科》有感
(2016-09-28 00:04:13)
谢明晔
整整两年没有写博客了。近日获悉好友李晓波老师和他的《画圆战术》获得了云南省创新金奖,由衷的为画圆战术高兴,为李老师喝彩。
我对画圆战术有着深刻的理解,看过书,读过文章,画过图解,带队练过,实战运用过,并且将画圆战术拆解过演变成各种练习组织形式,受益匪浅。画圆战术不仅仅是大家初次看到的一张图解,和一段文字,要真正理解画圆战术的精髓,必须走进李晓波老师的篮球世界,进入他的内心。不要说画圆战术适不适合职业队,李晓波几十年打球的经验加上他的学识,总结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篮球语录,这些诸如“挡而不拆,不如不挡。拆而不快,不如不拆!”“瞄着外线,眇着内线”适合所有岗位的教练员在实践中运用。这是民科吗?有几篇篮球专项博士毕业论文能够研究出一个像这样对实践教学与训练有用的词汇?依我看,这样的“民科”才是篮球规律的呈现,是将篮球固有的规律提炼成简单易懂的语言,比博士论文有用!这样的例子,在李晓波篮球生涯中举不胜举。
至于画圆战术适不适合国家队运用,李晓波老师已经论证过无数次了。国家队也好,俱乐部也罢,教练员都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实践多理论少。篮球理论界呢,虽然篮球博士多了,但没有专业队经历。李晓波老师篮球技能与实战能力一点也不比专业队的差,对哲学,文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等学科更是具备一定水平。最重要的是李老师的篮球技能与文化知识同步提升,紧密融合,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有了今天的“画圆战术”。
在没有走进“圆”和“人”的内心之前,我们是不会真正领悟画圆战术的精髓。大家在怀疑的时候,为何不把放在抽屉里的信封拆开,仔细研读那个“圆”的奥妙,走进那个“民科”的内心呢?
不是画圆战术缺少高水平实战案例,是高高在上的“水平”们根本不给自己机会去认真研究“画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