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

山东省潍坊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高密(山东省潍坊市代管县级市)一般指高密市
高密市,山东省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莱平原腹地,东与青岛市接壤。总面积1523平方千米 [70]。截至2023年8月,高密市共辖3个街道、7个镇,人口89.5万。 [70]
远在5000年以前,高密市境内就有人群聚居。春秋时为夷维方国。战国有史载高密之名 [63]。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剪纸,久负盛名。 [1-3]
2023年,高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9.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89.4亿元,增长6.1%。 [72]
中文名
高密市
外文名
Gaomi City
别    名
凤城
行政区划代码
370785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山东省潍坊市
地理位置
山东半岛东部,胶莱平原腹地,潍坊市东部
面    积
1605.55 km²
下辖地区
3个街道、7个镇
政府驻地
高密市康成大街2999号
电话区号
0536
邮政编码
2615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89.5 万(2022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郑公祠莫言旧居凤凰公园南湖植物园小康河
机    场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鲁G、鲁V
地区生产总值
679.5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
“古唐、虞青州域,为禹封国”(清康熙版《高密县志》)。
置高密县后试旬谅,治城阴城(今井沟镇前田庄东)挨罪,属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
西汉,高密县先属胶西国,改高密国(俱都城阴城)。
莫言旧居
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高密曰章牟。
东汉复称高密,属高密国(都城阴城)。
三国时,高密县归魏,属城阳郡(治东武,今诸城市)。
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县先后属后赵、前燕、酷兆端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其上属皆相因袭。南燕亡后,又归东晋,属高密国(都黔陬,今胶州市黔陬村东)。
南北朝时期整祝询,南朝宋时,高密县属高密郡(治桑犊,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北朝元魏、北齐、北周时,高密县仍属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阴城;北齐移治东武,今诸城市)。
文帝统一全国,高密县照尝立承移治今柏城镇故献。初属密州,复改称高密郡(俱治东武,今诸城市)。
建国,高密县治移今市区(战国前夷维国都城,汉为夷安县治)。初属高密郡,改称密州,又改州为高密郡,后又改称密州(俱治今诸城市)。
五代时,高密县上属仍为旋热狼密州。
北宋,高密县属密州(仍治今诸城市)。
元代,高密县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明代,高密县改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
初沿明制,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高密县改属胶州(治今胶州市)。
胶河湿地公园
中华民国时期,高密县先属胶东道(治今烟台市),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称莱胶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道,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入侵高密后,至民国三十六年(19遥迎47年)全境解放,此间曾有共产党领导的县民主政府和国民党县政府(驻南乡王十字庄)并存,还有伪县政府(驻县城)。
新中国成立后,高密县初仍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专区。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高仔浆润密县均顺次属之。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县级),以高密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密市的行政区域。高密市隶属山东省潍坊市。 [7-9]
高密城区全景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根据历史沿革和重大区划调整变化情况,大致可分为清代及前期、民国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几个阶段。
元及以前行政区划无考。
凤凰城标志
清初沿明制,实行乡(隅)社制。
民国前期,始沿清制,县下设区,区下设镇、乡领村;后撤区改乡(镇),后再又沿前制改设区乡。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领导的民主政府亦循旧制。1951年,全县划为17个区。1956年,撤4个区,改城关区为城关镇,全县为14个区(镇)。1958年2月撤区,全县划为26个乡(镇)。是年9月,撤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全县成立16处人民公社。
至1980年,全县人民公社增至20处。1984年3月,撤公社,改称乡(镇)。全县划为11镇、18乡。
2001年3月,全市乡镇调整为17镇、3街道。2007年8月,全市调整为7镇、3街道。2008年全市调整为7镇、3街道、2区。分别是:朝阳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镇、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阚家镇、井沟镇、柴沟镇、经济开发区、胶河疏港物流园区。2011年1月成立咸家工业区,由原咸家乡23个村和原仁和镇的高屋村组成。2012年9月成立胶河生态发展区,由原李家营镇57行政村组成。2012年8月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由夏庄镇的27个行政村和朝阳街道的8个社区(村)组成。2015年2月16日,胶河疏港物流园区更名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管辖范围扩大到2007年前原河崖镇56个村的管辖范围。2015年4月成立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由原注沟镇45个行政村组成。 [10]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8月,高密市共辖7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910个行政村(居)。高密市人民政府驻朝阳街道康成大街2999号。 [71]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70785001000
朝阳街道
370785002000
醴泉街道
370785003000
密水街道
370785100000
柏城镇
370785103000
夏庄镇
370785104000
姜庄镇
370785106000
大牟家镇
370785109000
阚家镇
370785111000
井沟镇
370785114000
柴沟镇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高密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东地区,胶莱平原腹地。东邻胶州市,西依安丘市昌邑市,南连诸城市,北接平度市。介于北纬36°8′44″—36°41′20″,东经119°26′16″—120°0′38″之间,南北最长60.1千米,东西最宽51.2千米,总面积1605.55平方千米 [71]。距省会济南265千米,距潍坊市75千米。 [9]
高密市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高密市境域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在柴沟镇张林村北侧梁尹岭,海拔109.4米。最低点在大牟家镇曹家北近北胶莱河处,海拔7.5米。南北极点高差101.9米。地面总坡度约1/600。具体情况是:南部为缓丘区,属泰沂山区末端,缓丘绵延,地势较高,包括剥蚀残丘和丘间凹地两种微地貌单元。丘陵以山、岭、埠命名,丘间凹地多以洼称。分布在柏城、柴沟、密水等镇街。区内多沙质壤土,降水入渗快,易剥蚀。表层冲沟发育,显现水土流失貌;中部为缓平坡区,属滨河平地和低分水岭地两种微地貌单元,地面宽阔平缓。分布于朝阳、柏城、柴沟、井沟、阚家、夏庄、密水、醴泉等镇街;北部区域为低平区,地势低洼,地面平展,全境河流多汇于此。分布于朝阳街道北部,阚家镇东部,夏庄、姜庄、大牟家、醴泉等镇街为多。 [62]

气候特征

高密市属季风性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大陆度64.5%。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常出现倒春寒。“春分”以后,多西南风,地面温度回升快,空气干燥,常出现春旱。夏季盛行暖湿的东南季风。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炎热多雨,常发生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秋季气温开始下降,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少雨雪,多西北风。 [62]

河流水系

高密市境内有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和潍河三大水系。南胶莱河水系由胶河、墨水河、顺溪河、郭杨河等4条主要河流和另外6条支流组成;北胶莱河水系由北胶新河、五龙河北段、柳沟河北段、小康河北段、小辛河北段、民兵河、响马道沟北段、大流河、于家沟、周官河等10条主要河流和另外13条支流组成;潍河水系由向阳河、老沟、银鼠沟等3条主要河流和另外1条支流组成。 [62]

土壤类型

高密市境域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四个土类。其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棕壤土为7.74%,褐土为18.72%,潮土为24.69%,砂礓黑土为48.85%。 [62]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高密市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1.53亿立方米。另外,王吴水库、马旺水库上游均有部分流域面积位于高密市境外,经估算,其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0.5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经分析,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7亿立方米,地下水产水模数为9.6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当地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1.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4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75亿立方米,平均资源模数为18.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当地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11亿立方米,可利用率为72.5%。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0亿立方米,可开采系数为0.75。考虑王吴水库、马旺水库上游每年均有入境水量,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23亿立方米;区域外调入水量。高密市区域外调入水量主要包括引峡山水库水及引黄河水、长江水。 [62]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末,高密市土地总面积152349.3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7.0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06%;耕地面积86850.63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7.01%;种植园地面积2470.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62%;林地面积20626.58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54%;草地233.32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15%;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1479.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97%;工矿用地面积5980.9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93%;住宅用地面积13136.63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8.6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125.2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74%;特殊用地面积963.62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0.63%;交通运输用地面积6453.35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2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724.22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03%;其他土地2217.2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46%。 [62]

矿产资源

高密市境内共发现矿产16种,探明储量8种。高密市地处胶莱凹陷,受成矿地质条件影响,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不多,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低,可利用矿种比较单一。只有陶瓷用砂岩正在开发中。 [62]

植物资源

灌木类:有酸枣枸杞、黄荆条等。
药用植物:有艾子蒺藜、野生地、半夏、季附、柴胡马齿苋、青蒿、蒲公英、薄荷、苍耳子、黑丑、菟丝子、车前子等。
杂草类:有芦苇水红、臭蒲、石草蔓、板地蓑、瓜蒌接骨草、茅草、毛谷缨、猫耳朵等。 [11]

动物资源

兽类:有獾、狐狸、兔、黄鼬、野猫、刺猬、鼠等。
鸟类:有麻雀喜鹊灰喜鹊、乌鸦、窝来、啄木鸟猫头鹰、山鸡、唧唧公、金翅雀、家燕、大雁、灰斑鸠、布谷鸟、翠鸟、窜窜鸡、三道眉、榆叶蛋、戳口、蓝尾巴、小鹰、鹌鹑等。
两栖(爬行)类:有青蛙、蟾蜍、、蛇、壁虎等。
鱼(甲壳)类:有鲫、鲤、麦穗鱼、花翅鱼、趴古郎、黑鱼、鳝、泥鳅、虾、蟹、河蚌等。
昆虫类:有瓢虫、赤眼蜂、蚯蚓、蝈蝈、螳螂、蝉、蟋蟀、蜻蜓、蜗牛、蚂蚁、土蜂、蝗、毛虫、天牛、透翅蛾、金龟子、蝼蛄、蛴螬、蝴蝶蜘蛛、蝎、蚰蜒、草鞋底虫、地鳖、蚊、苍蝇等。 [11]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户籍总人口89.3576万人。其中,男性44.6024万人、女性44.7552万人;城镇人口53.1122万人,乡村人口36.2454万人。2022年,高密市出生人口4774人,出生率5.34‰;死亡人口7731人,死亡率8.64‰。 [64]

政治

播报
编辑
中共高密市委书记:王文琦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大伟
市政协主席:王永亮 [68]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高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2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2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1亿元,增长3.7%。2022年,高密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2315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21年的9.03:33.12:57.85调整为8.83:34.05:57.12。第三产业比重略微回落,比上年减少0.73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8%、50.8%。年末各类市场主体15.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3.95万户,增长44%。年末注册资本(金)1671亿元,增长9.9%。其中新登记注册资本(金)171亿元,减少19.5%。 [64]
2023年,高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9.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89.4亿元,增长6.1%。 [72]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高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分行业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5.8%,二产同比增长24.8%,三产同比下降5.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0%,高新技术投资增长39.1%。 [72]
财税收支
2023年,高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0.9%。分项看,税收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完成15.2亿元。非税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教育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完成18.5亿元和11.2亿元,同比增长1.5%和65.5%。
2023年,高密市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41.2亿元,同比下降12.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税收30.9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工业税收28.1亿元,同比增长55.4%;第三产业税收10.2亿元,同比下降58.5%。 [72]
人民生活
2023年,高密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18元,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73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3元,增长7.5%。 [72]

第一产业

2022年,高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81个,总量3712个;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新增3个,总量41个;家庭农场新增245家,总量1421家。 [64]
农业
2022年,高密市粮食播种面积200.8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88.3万吨,增产0.1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2万亩,减少30.2%;总产量1.1万吨,减少31.0%;蔬菜播种面积21.5万亩,上升6.9%;总产量79.3万吨,增产4.6%。 [64]
林业
2022年,高密市完成造林面积18公顷。林木抚育面积1800公顷,育苗320公顷。改善农田林网150公顷,四旁植树150万株。2022年,高密市完成植树造林200万株。 [64]
畜牧业
2022年,高密市生猪出栏62.7万头,比上年增长0.6%;家禽出栏6739.3万只,增长2.7%。肉类总产量15.1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5.1万吨,减少3.6%。猪存栏37.3万头,减少18.4%;羊存栏8.9万只,增长4.1%;家禽存栏1674.7万只,增长5.1%。连续16年获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获评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64]
生产条件
2022年,高密市有效灌溉面积10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76%。建成再生水利用项目3个,日再生水能力6万吨。三座中型水库安全泄洪17503万方,主要水利工程及河道汛末有效存蓄地表水9134万方。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39个、县级节水型单位(社区)116家。荣获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64]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高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574.1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55亿元,同比增长59.3%。 [72]
建筑业
2022年,高密市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49家,签订合同额90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3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5.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0亿元,其他产值0.1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7.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7.7万平方米。 [6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高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7%,限额以下零售额同比增长7.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7%,商品零售同比增长8.2%。 [72]
对外经济
2023年,高密市进出口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出口总额163.9亿元,同比增长5.4%;进口总额32.1亿元,同比增长32.4%。 [72]
招商引资
2022年,高密市实际利用外资9319万美元。 [64]
房地产业
2022年,高密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6亿元,比上年减少18.6%。其中住宅投资27.6亿元,减少23.4%。2022年,高密市商品房施工面积596.1万平方米,减少3.4%;竣工面积23.2万平方米,减少66.8%。商品房销售面积72.4万平方米,减少20.5%;销售额45.3亿元,减少19.6%。 [64]
邮电通信
2022年,高密市完成邮政业务(含邮政速递包裹业务)总量13430万元。通信业务总量50568万元。年末电话用户总数109.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96.0万户,固话13.6万户。年末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30.1万户。 [64]
旅游业
2022年,高密市红高粱小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获评全省“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东省特色小镇”。红高粱文化大院通过3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莫言文学馆基本建成,荣获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银奖。姜庄镇获评“全国非遗旅游小镇”。注沟社区逄戈庄村等7个村庄获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夏庄镇东李家村等16个村庄获评潍坊市A级景区村庄。 [64]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高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8.4亿元,较年初增加72.7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2.5亿元,较年初增加57.2亿元。 [72]
红高粱影视基地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交通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463.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2.5千米,省道125.8千米,县道434.8千米,乡道1105.5千米,村道1735千米。公路密度227.4千米/百平方千米,公路养护里程3463.6千米。2022年,高密市济青中线高密段全线通车,明董高速高密段主线路基实现贯通。2022年,高密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7亿元。 [64]
公路
国道: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 [53]
省道:平(度)日(照)公路(S220线)、胶(州)王(村)公路(S325线)、平(度)营(房)公路(S219线)、潍胶公路(S805线)
县乡道路:高(密)双(羊)公路、高(密)东(风)公路、高(密)城(律)公路、潍(坊)胶(州)公路、井沟公路、律(家村)王(吴)公路、河(崖)张(家埠)公路、高(密)蔡(家站)公路、注(沟)埠(口)公路、高(密)张(鲁)公路、徐(家庙子)辛(庄)公路、胶(州)田(庄)公路、沂胶公路、北平公路、方(市)崮(山沟)公路、周(戈庄)初(家)公路、官(庄)周(戈庄)公路等。 [12]
铁路
胶济客专、济青高铁、胶济铁路胶新铁路途经高密市。区内有高密站、高密北站和姚哥庄站、高密南站、土庄站三个四等车站。 [12]
航空
高密市距青岛胶东国际机场20公里。 [69]

运输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营业性机动车辆10576辆。其中,客车116辆,出租车505辆,货车9955辆。2022年,高密市完成客运量629.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8402万人千米。 [64]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高密市新上科技计划项目18项。其中,省级4项,潍坊市级14项。争取项目无偿资金和科技奖励资金3079万元。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拥有潍坊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3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总量达107家。
2022年,高密市新增授权国内专利总量156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2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28件,专利密度9.27件/万人。高密市入选省首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2022年,高密市新增国内商标注册1679件,全市国内商标注册总量14421件。新增山东优质品牌8个,总量达29个;山东知名品牌5个,总量达16个;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培育企业5个,总量达12个。 [64]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共有各类学校127处,在校学生112178人。其中,高中6处,在校生18498人;初中28处,在校生29902人;小学91处,在校生57627人;职业中学2处,在校学生6151人。小学段、初中段义务教育巩固率均100%。教育经费支出18.22亿元,争取中央转移支付校舍改造专项资金4228万元。开工建设中小学校2所。幼儿园151所。其中,省示范幼儿园51所,省一类幼儿园76所,省二类幼儿园17所,省三类幼儿园7所。潍坊市十佳幼儿园5所,潍坊名园所32所,潍坊市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示范单位4所。职业教育发展集团组建完成。 [64]

文化事业

2022年,高密市举办“戏曲进乡村”演出906场,公益电影放映4638场。聂家庄村入选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地龙武馆、李仙小学获“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高密过门笺等20项获评第七批高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优美优乐面食等5家获评“潍坊市级非遗工坊”,昌盛泥塑合作社等23家获评“高密市级非遗工坊”。 [64]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拥有健身广场104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6平方米。2022年,高密市组织体育赛事活动150余场。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得14金2银12铜,参加第25届省运会获得129金42银41铜,参加潍坊市年度锦标赛获得238.5金96银96铜。向山东省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名,向潍坊市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28名。 [64]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39处,其中乡村卫生室504处。病床6143张,卫生技术人员7419人。新建潍坊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专)科10处。全市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康复医学科,11处镇街卫生院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服务,康复床位377张。阚家中心卫生院被确定为潍坊市首批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夏庄中心卫生院创建为参照二级综合医院管理卫生院。15个专科创建为潍坊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管理高血压患者8.63万人,糖尿病患者3.46万人。为5.77万名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2022年,高密市接种新冠疫苗278413人。其中,第一针接种17737人、第二针接种22325人、第三针接种232564人、第四针接种5787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30万剂次。设置556个社会面采样点,59处“愿检尽检”采样点,其中5处24小时开放。高水平建设5处核酸检测实验室,配置1台移动检测车,完成5577万人次核酸检测。设置8处发热门诊、13处发热哨点诊室、1处亚定点医院,配备47张综合重症监护床位。派遣60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其他地区疫情防控,核酸检测14万管。 [64]

社会保障

2022年,高密市城镇新增就业8703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49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1人。2022年,高密市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就业479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扶持1686人创业,带动5058人就业。入选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单位。
2022年,高密市征缴社会保险基金22.59亿元,连续18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离退休人员5.62万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4.61万人。全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单位3782家。其中,企业参保3546家,参保人数14.7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36家,参保人数1.7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37万人,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16.77万人,支付保险资金4.04亿元。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52元提高到162元。年末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6370人。
2022年,高密市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66亿元,年末救助对象23549名。其中,城市低保278名,农村低保7053名,城市特困人员44名,农村特困人员3515名,孤儿5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08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1名,重点困境儿童72名,领取护理补贴的重度残疾人16396名,领取生活补贴的困难残疾人4197名。 [64]

基础建设

2022年,高密市51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完成四个片区2232户回迁。完成道路雨污分流改造35千米,新建公厕9处,修整路沿石800多米。建设口袋公园9处,面积8万多平方米。海绵城市面积19.11平方千米。全面完成花园街贯通工程、家纺路建设、康成大街维修、人民大街收尾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覆盖率100%。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3736户。健全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进行农厕粪污抽运,受益改厕户70465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潍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5个,美丽庭院28333户。 [64]

环境保护

2022年,高密市PM2.5、PM10、SO2、NO2、臭氧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34微克、62微克、11微克、28微克、161微克。与上年相比,分别改善10.5%、8.8%、8.3%、6.7%、-1.3%。城市(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2天。 [64]
文体公园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综述
高密是文化厚土,既诞生了郑玄晏子刘墉 [60]“三贤”,又诞生了著名作家莫言;高密是艺术沃土,既有剪纸泥塑扑灰年画茂腔,又有很好的书画基础。 [13]
地名由来
史记·乐毅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为史籍首出高密一名。《水经注·潍水》: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此为对高密一名较早的解释。 [7-8]
非遗
2021年,高密市3个非遗项目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公布49名第六批高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密市艺术剧院获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冢子头遗址发掘项目列入“考古中国”课题。 [59]
方言
高密方言,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周边地区影响,境内也有差异。按语音发音的差异和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说法,可分为中片、东南片、西南片、东北片和西北片五大方言片区。其中,中片包括城区、康庄镇、姚哥庄镇南部、柏城镇北部、仁和镇、姜庄镇、呼家庄镇北部;东南片包括柏城镇南部、拒城河镇、李家营镇、柴沟镇东南部;西南片包括呼家庄镇南部、柴沟镇西南部、注沟镇、井沟镇、双羊镇、阚家镇;东北片包括夏庄镇、河崖镇、姚哥庄镇北部;西北片包括大牟家镇、周戈庄镇。 [14]
茂腔
茂腔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
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钞本《钵中莲》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间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述曰:“唱姑娘,齐剧也,亦名姑娘腔。”再后来的史料解释说:“姑娘腔”,人们也叫作女儿腔、巫娘腔。 [15]
红高粱文化
高粱是高密人民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史。因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项优点,能获得稳定而较高的产量,所以一直是高密人民的主要粮食,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红高粱”特质升华为高密的象征,形成独具特色的“红高粱”文化。
导演张艺谋根据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红高粱》进一步丰富了红高粱文化内涵,于1988年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6]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末,高密市共有旅游景区4家,其中国家AAAA级1家,国家AAA级3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旅行社6家。

高密八景

史籍记载,古代高密有八景,而最早赋有高密八景诗篇的是刘凤仪。刘凤仪,字天瑞,襄垣县(今山西省)人,进士,于明代弘治初年任高密县令。他在任时,将境内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调离后,高密人为其立了“去思碑”,并将他的名字写进名宦祠。在高密历史上,有记载的去思碑只有3块,刘凤仪得其一,确系殊荣。从他对高密景观的为文赋诗中,可见他对高密的深厚感情。高密八景按顺序排列为:长陵春色、东浦荷香、龙潭夜雨、古城晚照、晏冢穹碑、郑祠老柏、淮沙落雁、九穴栖鸳。时至今日,八景历经沧桑,有的仍有踪可寻,有的已面目全非。无论如何,它仍然世代相传,成为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61]
长陵春色
文献载:长陵在“县(治)东三里,南北绵亘数里,蜿蜒起伏。载阳之月,野鸟飞空,百卉争艳”。长陵指今梓童庙南北的东岭。最早为“长陵春色”景观赋诗的是张浩。他是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来高密任县令数年。他在诗中描述:“莺声柳色送春来,东望长陵意快哉。雨洒芳郊千顷润,风吹晓雾一城开。起听布谷勤耕读,为惜飞花踏砌苔。共乐升平无底事,河阳县里日登台。”诗人张予是也赋诗《长陵春色》:“绿野浮青霭,啼莺绕远树。王孙游未归,夕照明花坞。”两诗中都提到“莺”,看来那时春天来长陵的莺并不少见,难怪长陵中有一段即名“莺来岭”。这莺就是黄莺,又名黄鹂,形貌美丽,啼唱婉转,很有观赏价值。黄莺春来此地树林,特别为人们所喜爱。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的就是它。因城市的发展,今日长陵已扩展为市区。若想领略长陵春色的景观,可到今市区东部的高家岭一带作代长陵春游,或许还能见到黄莺。 [61]
东浦荷香
史载:今市区东北10余千米处,即是都泺等湖泊的边缘。《水经注》载,都泺,名夷安潭,秦地图称剧清池,最古老的名字曰养泽。此湖“周围四十里”。浦者,水滨也。东浦,即都泺的西部边缘。史籍载:东浦生满芰荷,盛夏荷叶田田,荷花竞放,香气四溢,美观而清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科举人张尔翼《东浦荷香》诗云:“潋滟碧湖光,翠荷开千里。日暮荡轻舟,盈盈香未已。”可见荷的面积并不小。都泺的形成是由胶河水系的潴留而致。胶河是流经高密的第二大河。元代前,胶河流至今夏庄镇南部及河崖镇一带,下泄减缓,辗转积聚于此,形成都泺等湖泊。元初,胶莱运河开挖后,使胶河水与今南胶菜河相通,都泺水始下泄较畅。但因新开之胶莱运河水流时有受阻,都泺水势见减不显。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高密县令姜之琦在风水思想指导下,号召县人于城东(今开发区于疃后)筑坝阻胶河,使水向西北注入百脉湖,致使都泺逐渐干涸。于瞳坝后因失修,于乾隆七年(1742年)被冲决,胶河复流向东北,直至今日。据考证,古之东浦荷香景观中心区域是指今夏庄镇宋家泊子、栾家泊子、陈家泊子一带。此地今虽无荷香景致,但已成为膏腴之乡。 [61]
龙潭夜雨
龙潭指龙王官庄(今属夏庄镇)前龙王庙内的一口井。古老的龙潭是一湾塘,后逐渐缩小,待龙王庙等建筑物在附近建成后,便将水最深处定型于一口大井,并圈在庙院之内。为何称龙潭?相传有“龙”跃于此。不知何时,人们把龙潭内这位龙说成是没尾巴老李。因它后来去黑龙江当了主宰,此地自然是其故乡。相传这位没尾巴老李每年六月十三回乡祭父母,因此,当地的人们每逢此日,便家家户户以庆祝节日来表示欢迎这位神龙。所谓夜雨,史籍载:夜间龙潭内“声潇潇然”,似雨声。仪良弼诗日:“龙池百丈深,静夜闻飒沓。因风人碧空,时与秋声杂。”依当地人说,之所以出现此现象,因为潭周壁附着若干腹足纲似小蜗牛的虫,秋夜即潇潇作响,近潭闻之似雨声。 [61]
古城晚照
文献载:“古城在县(治)西北一里。”此古城系周代前东夷族人莱国之夷维邑遗址,所以称之为古城。因年代久远,在很早以前即无一点城的痕迹。老城区西北不远的一段崎邮不平的岭被称为古城岭。远古时代,高密是个水乡泽域居多的地方,古老的城堡建在百脉湖的南端高岭之上,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明代高密县令刘凤仪之《古城晚照》诗云:“斜山东畔枕荒城,禾泰离离映日晴。汉霄有情留夕照,楼台无影伴残明。颓垣缅想居民住,故址应嗟过客行。策马独来闲吊古,信知物理自亏盈。”清代本县人张克绥也赋诗《古城晚照》,表达了同样的情绪,诗云:“倦鸟投寒林,斜阳明远阜。世代感沧桑,薄暮空搔首。”古城遗址的荒山秃岭,今已成为楼房栉比的繁华市区,“古城”变“今城”,比古之“晚照”更加明媚了。 [61]
晏冢穹碑
文献载:晏冢在“县(治)东南三十里,墓侧有碑,镌‘穹碑’二字,字约方二尺余。旧志八景之五,曰‘晏冢穹碑?。”此古迹在今胶河生态发展区晏王庙村北。晏冢,即晏婴之墓。晏婴,春秋时代人,齐卿大夫,被齐景公任以为相,继其父食邑夷维(今高密),名显诸侯。此冢系衣冠墓,或称纪念墓,早已为学界所公认。元代郝采磷《题晏子庙》诗云:“荒城隐残堞,老树回青湾。东有齐相丘,系系出高寒。推知千载人此地遣衣冠…”实则晏婴卒后葬在临淄,墓今仍存。受婴父晏羽食邑夷维后,即筑城建宅第晏城遗址应是今柏城镇朱家集前故城址。晏婴冢与祠在城东不远。“穹碑”,穹者,大也。后人为晏婴建墓立碑,“穹碑”二字,既有分量又得体,只是尚不知是何人的创意。据传,穹碑先折断,后为土掩埋。清代初年武进士张文明咏《晏冢穹碑》云:“相业当年未可同,千秋荒冢野云中。霸图空酒牛山泪,交道犹思越石公。断码雕残存古字,遗容俨雅仰清风。闲来凭吊绵躅久,林树萧疏夕照红。”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进士单言扬《过晏子庙》诗云:“策马散吟鞭,停车拜昔贤。穹碑无觅处,祠庙不知年。”此时断碑已被掩埋。晏冢今已夷为平地,穹碑亦磨灭无踪,今晏冢穹碑系新立。只要知晓此地是晏冢穹碑址,仍可去作凭吊古贤游。 [61]
郑祠老柏
郑公祠坐落在今原双羊镇郑公村后,潍河东岸。祠前有一干枯古柏,郑墓在祠后。“郑”指郑玄,字康成,东汉高密人,经学大家。据考,郑公祠始建于唐以前。今存祠三间砖结构无梁殿,建在很高的台基上,造型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内塑郑玄像。文献载:“祠前有古柏,相传公手植物也。”院内还有不易多见的金代碑刻和阮元的碑文。清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进士、诗人夏畴咏《郑祠古柏》云:“汉劫斯文尽,东来吾道光。盛名传里社,古木老风霜。露滴涛声韵,龙蟠云色苍。树存人已远,凭吊坐清凉。”今之郑公祠已修葺一新。祠前干枯老柏岿然矗立,如石雕一般,庄重肃穆,与郑公祠相映成趣。祠后依雁阜,西临潍河,四周尽为树木花果,景色秀美。尤其盛夏季节,西望潍河无垠的碧水,波跳浪涌,渔歌唱晚,景色尤胜当年。 [61]
淮沙落雁
《齐乘》云:“《汉志》‘潍’或作‘淮’,故俗亦名准河。”至今人们口语仍有此称。潍河源于今沂水县箕山,越今五莲县、诸城市入高密境,自古是一条名河。《尚书·夏书》里“禹贡”篇,写的是夏禹治水后九州的地理概况。其中青州部分开头曰:“海岱惟青州,禺夷既略,潍淄其道…”这“潍”即潍河。潍河流经相当一段山岭,河水携带泥沙流到平缓的高密境内,大量泥沙沉积,每年到枯水季,水退沙显,河区沉沙千变万化,姿态各异,片片沙石本身便是一优美景观。秋末冬初南归的大雁成群结队,齐集潍河饮水,于沙滩休憩,此起彼落,有动有静,甚富美感。县人王鲁得之《淮沙落雁》诗描述了这一情景:“森茫一水接天赊,落雁清秋望不遮。风满寒汀声嘹呖,沙明野岸影回斜。平烟漠漠苍苔月,暮雨潇潇芦荻花。每到霜天疑欲动,几行相唤起烟霞。”今日之潍河,由于上游拦水灌溉,加之建设用沙日增,淮沙日趋减少,但落雁依旧。秋末,若站立在新建的潍河大桥上,远眺落雁,更别具一番情趣。 [61]
九穴栖鸳
史籍载:“县(治)西北二十五里,有陂泽。泽有九潴,清波荡漾,文禽游泳,旧志八景之八,曰‘九穴栖鸳’。”穴者,动物的栖巢也。九穴泊的形成,是五龙河水的产物。历史上的五龙河入境后,流至今呼家庄镇大沙坞北的劈河窝,以下便无固定河身,人们称之为五龙自由自在河。在一些低注地段银转流消,形成九穴泊,造就了九穴栖鸳的景观。明代高密县令刘凤仪咏此景云:“一望平塘湛碧波,数群鸳侣戏晴莎。才随立膏窥孔石,又伴闲鸥入芰荷。堤畔不惊游艇过,水中惯听采莲歌。秋汀藉尔堪图画,对对回翔未厌多。”到清初曾任国子监祭酒的单若鲁有诗《九穴栖鸳》,诗云:“野潦条分按古河,风雷屡徙老龙窝。时飞匹鸟双双翼,争浴层鳞细细波。汉水濯明宫锦丽,鲛珠缀落羽衣多。蒲荷弥岸恣游泳,泽薮当年少网罗。”考据,九穴泊约在今阚家镇坊岭东北以及康庄镇西南诸地。蔡家庄东南的今拐河湾,西南的舍角坊湾、龙湾,即为当年的三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高密县令的钱廷熊题《过坊岭》诗云:“野花作阵雨如酥,土脉方融百草苏。一望西郊堪破涕,春风三月少耕夫。”可见此处的荒凉。清乾隆后,随着百脉湖水下泄渐畅,湖水逐渐干涸,兼以人口繁衍及官屯的开垦,加之人们小范围对五龙河的治理,九穴泊水逐渐缩小,以至千涸,九穴栖鸳的景观再也见不到了。今之九穴泊址,已成为肥沃良田,盛产麦、棉,成为高密的富庶之乡,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1]

景区景点

郑公祠
郑公祠是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位于高密市区西南,西临潍河,北依砺阜山,是人们为纪念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建立的。高密八景之一。祠前今仍有干枯古柏一株。郑墓在祠后。“郑”指郑玄,字康成,东汉高密人,经学大家。郑公祠始建于唐以前,3间砖结构无梁殿,建在很高的台基上。造型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内塑郑玄像。文献载:“祠前有古柏,相传公手植物也。” [25]
红高粱影视基地
红高粱影视基地位于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红高粱大街中段,包含莫言旧居及红高粱影视基地两大主体区域,距市区约20千米,规划占地3600亩,划分为莫言旧居文学休闲区、葫芦岛休闲区、乡村影视博览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影视创作展示区等功能区。红高粱影视基地是东北乡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重点之一,景区通过放大莫言效应以及《红高粱》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力,在保护、固化既有文化场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红高粱》影视剧场景复现、莫言作品场景复现、文化植入、创意体验、产业延展、风格改造等方式,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集乡村民俗体验、影视拍摄、学术交流和水上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26]
红高粱钢雕文化创意园
“红高粱钢雕文化创意园”位于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红高粱大街以北(原至诚小学),南邻莫言旧居,占地36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由高密市红高粱文化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为中国最大钢雕文化创意公园。公园得到了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的大力支持,已成为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艺术中心,于2015年5月6日对外开放,已入驻钢雕作品300余件。公园分为远古时代钢雕艺术品、变形金刚、十二生肖、废钢研发中心、红高粱文化中心等板块,内设多功能厅、书画展、工艺品展、3D墙画等,同时穿插一系列个性化作品。 [27]
小康河
小康河位于高密市重要商业中心,地处苏州街商业区中南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分为三大区域:市场北部为综合展示区,突出展示(销售)高密市当地多个艺术种类,如高密扑灰年画、剪纸、泥塑、根雕、核雕、条编、黑陶等;中部为专营专卖区,南部为古玩、字画展示交流区。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景区里经常有高密茂腔、京剧、歌舞晚会等文艺活动展演及数码电影放映活动。小康河景区是高密市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 [28]
莫言旧居
莫言旧居位于市东北部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平安庄村,距市区约10千米。一处方方正正的老院子,四间青砖石基、灰瓦盖顶、普普通通的旧房子,一座简简单单的小门楼,莫言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莫言从这里走进学堂,从这里步入社会,从这里踏进军旅。是这里胶河的水,东北乡的土,孕育出了一代文学大师。有关方面已对旧居进行修缮保护,并计划以实物展示为主对外开放,再现莫言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 [29]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传统刺绣
传统刺绣
刺绣被誉为民间剪纸的姊妹艺术,以高密姜庄镇的传统刺绣最为有名。布老虎、老虎鞋、老虎帽、肚兜、鞋垫、婚衣等是姜庄镇妇女们的拿手活。在此基础上,机绣发展得也很快。至2008年,姜庄镇有近千名妇女专业从事刺绣,加工业户近百家。 [21]
条编
条编
条编在境内起源时间无考,流传年代已久。条编产品主要用于农事和家庭生活,有各种筐、篮,也有用于观赏的艺术品。主要原料是荆条、柳条、杨树条、苘麻茎等。产地分布在呼家庄、注沟、柴沟、拒城河、井沟、柴沟等乡镇。随着耕作方式和工业日用商品的日益丰富,境内条编产品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已经很少有编织者。 [21]
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独具一格,以其在艺术处理中所体现出来的“金石韵味”,为世人瞩目。20世纪70年代末,高密文化部门即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系统地抢救、挖掘、整理,搜集到一大批传统剪纸精品,发现了很多很有才艺的民间艺人。这些剪纸艺人和剪纸精品成为后来培训剪纸新人的指导老师和教学范本。剪纸艺术已普及到少年儿童,城乡不少学校开设了剪纸教学课,成为乡土文化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高密剪纸与号称“中国一绝”的扑灰年画、全国“著名土特名产”的聂家庄泥塑、婉转悠扬的高密茂腔一起,被誉为“民艺四宝”,并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
聂家庄泥塑
高密泥塑发源地在东、西聂家庄,据聂氏家谱记载和老艺人的回忆,其先祖明初从河北泊镇迁来。约在明隆庆年间,因生活困难,一个叫聂福来的村民从事“锅子花”制作。用泥土磕出的泥托,形似覆扣的铁锅。中间放火药,顶部留一小孔放置燃芯,以供春节期间人们燃放烟花。后来在外型上逐渐增添了几个品种,并且稍加粉饰,形象简略,少有色彩,燃放完后还可留看一时。清乾隆年间,在原来“锅子花”的基础上,已向泥娃、泥狮、泥虎、泥猴等各种动物方面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泥塑,清嘉庆年间进入成熟期。在向多样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色、声、动、趣”特点。 [23]
扑灰年画
所谓扑灰,是就其制作工艺而言,即制作者根据预先构思好的题材,用柳枝或者豆茬烧成炭条起稿,画出大体轮廓,然后拿画纸在底稿上拓扑,一稿可得扑稿数张;同一张画稿便成了对称的两张,完美的对称性成为高密扑灰年画甄别与中国其他年画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扑灰年画的题材种类很多,尤以人物画的绘制工艺最独特,扑灰起稿后即手绘,先是平面涂色,勾勒轮廓,而后“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咸菜磕花”、“贴金”、“涂明油”。扑灰年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的姜庄镇一带,生产量最大的,依然是宗教祭祀题材的年画,即家堂和财神。 [24]

特色饮食

播报
编辑
火烧
火烧
高密的火烧品种很多。单是面火烧就有若干种,如砍火烧、簸箕火烧、梭火烧等。较为出名有特色的有杠子头火烧、脂烙酥火烧。杠子头火烧,因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故名。其形圆、个头大,每个约250克,边厚里薄,中间隆起。其特点是面硬、烤烙熟透而无糊斑,吃起来脆口,越嚼越香。因面硬用火烤而成,含水分很少,既可现吃,又便于携带,适合旅途食用。脂烙酥火烧,系有特制的脂烙酥而得名。脂烙酥用上好的猪油,拌以适量蒸好的面粉,化油时加适量花椒、桂皮,油化后剔出已炸酥的花椒、桂皮,再和面成焰。火烧皮用香油和面,包制好入炉,用文火烘烤而成。其特点是皮酥,瓤有异香而不腻。 [17]
大蜜枣
大蜜枣
高密大蜜枣是民间传统食品,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余年的生产历史。该产品选料考究,以蜂蜜、香油、芝麻、蔗糖和面粉为主料,以玫瑰、冰糖、红绿丝、桃仁和米稀等到为辅料。米稀则选用颗粒粘度大、拉丝长、甜度大的夏庄麦芽稀;芝麻则先用颗粒大、仁丰满、香味浓的高密双羊芝麻;蜂蜜是选用蜜味浓、甜度大、味道正的胶县铺山枣花蜜;玫瑰则选用五莲山玫瑰;并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是手工操作。所以本品具有形态圆满,馅松而不散,皮薄而汪裂,八个一斤,大小一致,表面芝麻均匀,不生不糊,呈微黄色,香甜适中,味道纯正,是营养丰富的高密著名糕点。 [18]
高密炉包
高密炉包始于清代年间,在民国时期有着独特意义的形势盛行,用来走亲访友的礼物送给朋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位于县城南河湾的林三炉包,更是名冠城乡。其特点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软,内陷饱满,味道鲜美,挂浆讲究,火候独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高密炉包用料讲究,以鲜猪肉、鲜韭菜、鲜白菜和上好的精面粉为主料,以海米、木耳及各种调料为辅料加工而成。高密炉包已遍及城乡,馅料品种多样。 [19]
高密烧鸡
高密烧鸡
到高密,吃烧鸡,倪家烧鸡吃不腻。所谓倪家烧鸡,就是高密市姚哥庄镇倪福明制作之烧鸡。以其独特的香味,赢得了许多回头客。倪家烧鸡是倪福明制造的,他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制作烧鸡、烧肉,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倪家烧鸡选择本地产、生长两个月左右的小公鸡为原料,并佐以花椒、大料、桂皮等辅料,经精心制作而成。其主要特点是外行美观、肉质细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 [20]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刘统勋(1698—1773年)
字延清,号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村(原诸城市)人。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 [30]
刘墉(1719—1804年)
字崇如,号石庵,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村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时考取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谥号文清 [31]
郑玄(128—200年)
字康成,东汉经学家,阚家镇双羊社区郑公村人。 [31]
晏婴(前578—前500年)
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夷维邑(今柏城镇李家营社区晏王庙村)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任齐国国卿。 [31]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2004年获法兰西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
刘先志(1906年4月11日—1990年)
力学家、工程教育家。长期从事力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组织工作。 [33]
林建华(1955年10月—)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担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26日任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2月15日任北京大学校长。 [34-36]
刘连仁(1913—2000年9月2日)
井沟镇草泊村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刘连仁被侵华日军掳掠到北海道矿山开始劳工生涯,后在华侨帮助下回国。1996年3月刘连仁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成为世界上首位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的个人,但直至去世未获赔偿。 [37-38]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高密市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39]
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5] [40]
2017年12月14日,高密市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41]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42]
2019年7月19日,入选中国百强县 [6]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4]
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 [43]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43]
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44]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45]
2019年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5]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46]
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47]
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48]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49]
2020年“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县)”。 [50]
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52]
2021年1月,入选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51]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54]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55]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56-57]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91名。 [58]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73。 [65]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72。 [66]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93。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