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

美国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动作科幻片
展开3个同名词条
《银翼杀手》是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哈里森·福特、肖恩·杨、鲁特格尔·哈尔、达丽尔·汉纳等主演的动作科幻片,于1982年6月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菲利普·K·迪克所著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讲述了一群与人类具有相同智能和感觉的复制人,冒险劫持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其机械能量耗尽之前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银翼杀手戴克奉命消灭这些复制人的故事。>>>
精彩图集查看更多
海报
电影剧照
银翼杀手

基本信息

《银翼杀手》是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哈里森·福特肖恩·杨鲁特格尔·哈尔达丽尔·汉纳等主演的动作科幻片,于1982年6月在美国上映 [1-2]
该片改编自菲利普·K·迪克所著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讲述了一群与人类具有相同智能和感觉的复制人,冒险劫持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其机械能量耗尽之前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银翼杀手戴克奉命消灭这些复制人的故事 [3]
中文名
银翼杀手
外文名
Blade Runner
其他译名
刀刃警探公元2020叛狱追杀令
类    型
动作、科幻
制片地区
美国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娱乐公司
导    演
雷德利·斯科特
主    演
哈里森·福特肖恩·杨鲁特格尔·哈尔达丽尔·汉纳
片    长
117 分钟
上映时间
1982年6月25日
票    房
33000000 美元
对白语言
英语
德语
粤语
日语
色    彩
彩色
电影分级
R(美国)
imdb编码
tt0083658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2019年的洛杉矶已变成九反之地,这里因空气污染总是灰蒙蒙的,且酸雨不断。人类制造了与真人凝旬探无异的复制人为人类工作,但当这些复制人有了思想感情时就要将他们毁灭。那些机器人实际上和人类完全相同,被称为复制人或人造人、仿生人,这些复制人在体力、敏捷度和智慧上都不错,被人类用于外世界从事奴隶的劳动、危险的探险工作及其他星球的殖民任务上,经过外界殖民地连锁六号战斗组的血腥暴动后,地球上宣布复制人为违法物——必须处死。复制人虽然生性残暴,却对自己只拥有的四年的生命充满着渴望和留恋。人类不允许这些复制品拥有做正常人的权利,所以必须毁灭这些被定罪为“妄图成为人类”的生命。戴克便是一个专门追甩寒劝危杀变节复制人企懂再的杀手,肩负追杀叛逆的复制人的重任,但是当他与美丽的复制人瑞秋相遇时,两人之间发生了感情,他开始左右为难,明白了复制人们为了延长自身的机器寿命而做出的努力,渐渐地开始反思人类的命运 [3]船炒地地殃驼篮嚷欠恋才捉删。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哈里森·福特 饰 里克·狄卡
配音  -
鲁特格尔·哈尔 饰 Roy Batty
配音  -
肖恩·杨 饰 瑞秋
配音  -
达丽尔·汉纳 饰 普莉斯
配音  -
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 饰 加夫
配音  -
M·埃梅特·沃尔什 饰 哈里·布莱恩特
配音  -
威廉·桑德森 饰 J.F.塞巴斯蒂安
配音  -
乔·托克尔 饰 埃尔登·泰瑞博士
配音  -
乔安娜·卡西迪 饰 兹霍拉
配音  -
布里翁·詹姆斯 饰 莱昂·科瓦尔斯基
配音  -
詹姆斯·洪 饰 Hannibal Chew
配音  -
Morgan Paull 饰 Holden
配音  -
Kevin Thompson 饰 Bear
配音  -
John Edward Allen 饰 Kaiser
配音  -
Hy Pyke 饰 Taffey Lewis
配音  -
Kimiko Hiroshige 饰 Cambodian lady
配音  -
Bob Okazaki 饰 Howie Lee
配音  -
Carolyn DeMirjian 饰 Saleslady
配音  -
Judith Burnett 饰 Ming-Fa (uncredited)
配音  -
Leo Gorcey Jr. 饰 Louie (the bartender) (uncredited)
配音  -
Sharon Hesky;Rose Mascari; 饰 Bar patron (uncredited)
配音  -
Kelly Hine 饰 Showgirl (uncredited)
配音  -
Tom Hutchinson;Charles Knapp; 饰 Bartender (uncredited)
配音  -
冈崎二朗;Steve Pope;Robert Reiter; 饰 Policeman (uncredited)
配音  -
Alexis Rhee 饰 Geisha #1 (uncredited)
配音  -
Ben Astar 饰 Abdul Ben Hassan (uncredited)
配音  -

职员表

制作人巴德·约金雷德利·斯科特邵逸夫Michael DeeleyHampton FancherBrian KellyJerry PerenchioIvor PowellCharles de LauzirikaPaul Prischman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副导演(助理)纽维特·阿诺Morris ChapnickPeter CornbergDonald HauerVictoria E. RhodesRichard Peter Schroer
编剧菲利普·迪克Hampton Fancher大卫·韦伯·皮普尔斯Roland Kibbee
摄影Jordan Cronenweth
配乐范吉利斯
剪辑Les HealeyMarsha Nakashima
选角导演Jane FeinbergMike FentonMarci Liroff
艺术指导Lawrence G. PaullPeter J. Hampton
美术设计大卫·L·斯奈德
服装设计迈克尔·卡普兰Charles Knode让·纪劳
视觉特效John ScheeleEdson WilliamsJonathan Rothbart
布景师Linda DeScennaLeslie McCarthy-FrankenheimerThomas L. RoysdenPeg Cummings
展开
(参考资料 [1]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里克·狄卡
配音-
洛杉矶警局特勤小组的银翼杀手之一,于2019年被指派让四名复制人强行退役,其实就是杀死他们。在追踪的过程中,他和一个叫瑞秋的女性复制人产生了感情,对复制人也有了新的认识。完成任务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并和瑞秋一起离开了洛杉矶。
罗伊·巴蒂
配音-
连锁6号的战斗型复制人,型号为N6MAA10816,能够承受极端的高温或低温。他领导其他三名复制人劫持了一架航天飞机,前往地球要求延长寿命。他是一名充满暴力,但心思缜密的复制人首领。在生命即将耗尽时,他放飞了白鸽,向里克阐述了一番肺腑之言。
瑞秋
配音-
泰瑞公司的Nexus-7改进版复制人,是完美女性的化身,高雅且娴静。创造者泰瑞博士将其侄女的记忆植入了她的系统中,让她去给里克做测试。她最初一直认为自己是人类,并和里克相爱。在和里克等人的接触中,她最终得知并接受了自己复制人的身份。
普莉斯
配音-
女性复制人,擅长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灵活且敏捷。她是罗伊·巴蒂的爱人,跟随罗伊来到地球,试图寻找延长生命的方法。她装成无家可归者,设法和泰瑞公司的设计师塞巴斯蒂安成为朋友,在对方家里做客。当里克搜寻到公寓里时,她不得不和对方展开对决。
加夫
配音-
洛杉矶警察局的一名警官,为里克传递信息,协助对方猎杀复制人。虽然他沉默寡言,但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情况,很会审时度势,寻找蛛丝马迹。他还是一名折纸爱好者,以此表达内心所想,和里克分开行动前,他留下了一只折纸独角兽,还暗示了里克的真实身份。
埃尔登·泰瑞博士
配音-
泰瑞公司的创始人,拥有深不可测的财富、权力和技术,不仅深谙生意之道,还是智商极高的天才科学家,成功运用复制人技术为自己敛财。他喜欢自我夸饰,将复制人作为奴隶生产,因而遭到复制人的怨恨,最终,他被自己的研究成果所吞噬。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3] [8] [19-20]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专辑资料
专辑封面
谱曲:范吉利斯
原声带封套
发行日期:1994年6月21日
发行公司:华纳音乐
曲目列表
1.《Main Titles》
7.《Blade Runner Blues》
2.《Blush Response》
8.《Memories Of Green》
3.《Wait For Me》
9.《Tales Of The Future》
4.《Rachel's Song》
10.《Damask Rose》
5.《Love Theme》
11.《Blade Runner (End Titles)》
6.《One More Kiss, Dear》
12.《Tears In Rain》
(参考资料 [17]
资料
曲目
《银翼杀手》25周年纪念电影原声
Blade Runner 25TH Anniversary
发行时间:2007年
作曲:范吉利斯(Vangelis)
套封
套封
套封
CD 1
1.《Main Titles》(3:42)
2.《Blush Response》(5:47)
3.《Wait for Me》(5:27)
4.《Rachel's Song》(4:46)
5.《Love Theme》(4:56)
6.《One More Kiss, Dear》(3:58)
7.《Blade Runner Blues》(8:53)
8.《Memories of Green》(5:05)
9.《Tales of the Future》(4:46)
10.《Damask Rose》(2:32)
11.《Blade Runner (End Titles)》(4:40)
12.《Tears in Rain》(3:00)
CD 2
1.《Longing》(1:58)
2.《Unveiled Twinkling Space》(1:59)
3.《Dr. Tyrell's Owl》(2:40)
4.《At Mr. Chew's》(4:47)
5.《Leo's Room (sic)》(2:21)
6.《One Alone (bonus track)》(2:23)
7.《Deckard And Roy's Duel》(6:16)
8.《Dr. Tyrell's Death》(3:11)
9.《Desolation Path (bonus track)》(5:45)
10.《Empty Streets》(6:16)
11.《Mechanical Dolls》(2:52)
12.《Fading Away》(3:32)
CD 3
1.《Launch Approval》(1:54)
2.《Up And Running》(3:09)
3.《Mail From India》(3:27)
4.《BR Downtown》(2:27)
5.《Dimitri's Bar》(3:52)
6.《Sweet Solitude》(6:56)
7.《No Expectation Boulevard》(6:44)
8.《Vadavarot》(4:14)
9.《Perfume Exotico》(5:19)
10.《Spotkanie Z Matka》(5:09)
11.《Piano In An Empty Room》(3:37)
12.《Keep Asking》(1:29)
(参考资料 [18]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花絮
  • 据传扮演戴卡德的最初人选是达斯汀·霍夫曼,而普瑞斯的最初人选则是黛博拉·哈利。
  • 在拍摄普瑞斯攻击戴卡德的一段中,剧组聘请了一位体操运动员作替身,但正式拍摄前导演排练次数过多,以至这位女运动员体力不支,剧组只好又请来位男运动员拍摄这段镜头。
  • 菲利普·K·迪克称影片画面与自己写作时想象的效果如出一辙,而雷德利·斯科特却说自己从未看过原著。
  • 因为影片拍摄在极高的工作强度下进行,所以经常疲劳过度的剧组人员戏称该片为“Blood Runner”。
  • 片尾戴卡德和瑞切尔在乡间驱车的镜头取自斯坦利·库布里克在《闪灵》中未使用的镜头。
  • 片头场景曾被认为是在英国威尔顿的I.C.I.化工厂拍摄,而实际是源于绰号“冥府”的微缩景观模型。
  • 1982年,大多媒体对该片都恶评如潮,其中包括美国著名影评人Siskel & Ebert,10年后,两人一改初衷,盛赞《银翼杀手》。
  • 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投资了这部影片,邵逸夫是该片主要投资人之一。
  • 影片根据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机器人梦见电子羊》改编,而片名却源于艾伦·诺斯的同名小说,后来威廉·巴洛斯将小说改编成剧本,雷德利·斯科特为了拍摄该片而买下了冠名权。在威廉·巴洛斯的书中,“blade runner”是指非法出售手术器械的人。
  • 戴卡德住所的设计深受美国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的杰作恩尼斯-布朗之家的启发。
  • 当戴卡德阻止瑞切尔离开他的住所时,戴卡德将瑞切尔推到一旁,观众可以看出瑞切尔痛苦而震惊的表情十分真实,因为当时哈里森·福特动作过于用力,肖恩·杨被惹怒了。
  • 在2004年英国《卫报》所做的调查中,有60位科学家认为《银翼杀手》是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口碑甚至超过了《2001太空漫游》。
  • 片中那个制眼实验室其实是一个肉类加工车间。剧组足足用了两周的时间把它的温度降到零下4度(冻的太快会使混凝土墙壁裂开),终于,房顶上出现了两英尺长的冰柱。
  • 警察局是在洛杉矶的联合车站拍摄的。那里的建筑大的出奇,而且有很多的艺术装饰和新法西斯主义风格。但剧组人员在搭建Bryant的办公室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把它建在了女盥洗室的门口,以致每次排戏的时候都有老太太客气地问洗手间用。
  • 警察的制服都是原创的,配有头盔式电脑监视装备,自带光源。
  • 在拍摄过程中,雷德利·斯科特将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的名画《夜鹰》的照片拿给剧组人员看,希望借此让他们领会影片所要营造的意境。
  • 片中的生化人Roy Batty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 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时刻到了......”,这些话大部分是饰演者本人的即兴发挥。
  • 1982年,影片上映时被制片方硬塞进去一个大团圆结尾,导致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主演哈里森·福特都非常讨厌它。哈里森·福特甚至承认他在为影片后期配音时没有尽全力,因为他认为“这不是影片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华纳公司在1992年推出了导演剪辑版,但雷德利·斯科特并不很认可这个“导演剪辑版” [12]
穿帮镜头
  • Zhora撞碎玻璃时,明显用的是替身,而且右手拿着引爆血袋的机关。
  • 普瑞斯的头发在进入布拉德伯里大厦前是湿的,而当她随即走进大厦却变干。
  • 在一段戴卡德同普瑞斯打斗的场景中,一些镜头中普瑞斯明显穿着裤袜,而其余镜头中则裸露着双腿,皮肤上还有汗水。
  • 从照片可以判断,Zhora的纹身在右颊,而当她被戴卡德追杀,纹身却在左颊。
  • 当Zhora和普瑞斯的图像第一次出现时,对两人身份的解说张冠李戴。
  • 在戴卡德的住所中,瑞切尔所涂口红的颜色在红色和粉色间转变多次。
  • 在片尾的楼顶场景中,贝迪放飞鸽子时正下着雨,而随后鸽子飞走的镜头中天空一片蔚蓝,没有丝毫下雨的迹象。雷德利·斯科特后来承认,是自己的倏忽所致。因为在拍摄这组镜头时,鸽子拒绝在雨中飞翔,他打算补拍,而之后却将此忘得一干二净。
  • 片中的猫头鹰飞舞时发出振翅的声音,而实际上这种夜行猛禽飞行时是极其安静的。
  • 布赖恩特告诉戴卡德一共有4个复制人逃了出来,几分钟后又说一共有6人叛逃,其中一人被击毙,另外一人片中始终未作交待。原来起初剧本上还有另外一个复制人角色Mary,后来受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最终未被采用,据演员透露,当时已经重新录制了涉及人数的对话,但不知为何导演最后并未全部使用,导致了自相矛盾 [15]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年份
颁奖活动
奖项名称
获奖者
结果
1983年
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艺术指导
Lawrence G. Paull、大卫·L·斯奈德、Linda DeScenna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提名
第40届金球奖
最佳电影配乐
提名
第3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
获奖
最佳制作设计/艺术指导
获奖
最佳服装设计
获奖
最佳音效
Peter Pennell、Bud Alper、Graham V. Hartstone、Gerry Humphreys
提名
最佳电影剪辑
Terry Rawlings
提名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提名
最佳配音
提名
最佳化妆师
Marvin G. Westmore
提名
第10届土星奖
最佳科幻电影
《银翼杀手》
提名
最佳男配角
提名
最佳导演
提名
最佳特效
提名
1993年
第20届土星奖
最佳电影游戏剧情
《银翼杀手》
提名
2007年
第34届土星奖
最佳特别版DVD
《银翼杀手》
获奖
2022年
《视与听》影史最伟大100部影片 [11]
《银翼杀手》
入选
(参考资料 [4]
银翼杀手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改编背景
《银翼杀手》根据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1968年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改编,讲的是核战后的地球只剩下少数人,在这些人当中,拥有幸免于难的动物成了身份的标志。利克只有一只电子羊, 他梦想着拥有一只真正的羊 [16]。影片其实只借用了小说的部分情节,其余则完全是一种发挥,但菲利普·迪克的粉丝认为,影片中的场景非常接近他笔下未来的旧金山 [13]
拍摄过程
工作照
《银翼杀手》的中东西合璧布景细节丰富,特效制作精致且几乎没有任何破绽。片中Tyrell公司的大楼结合了古埃及、玛雅、阿兹台克人的金字塔建筑风格,外壁刻有被酸雨腐食的金属图案,高达800层,金碧辉煌,无比宏伟;实际上是个2英尺半高的模型,底座8平方英尺,顶部2平方英尺,比例尺大约1:1000,内部装有塑料光管。
为了建造出喧哗的街道场面,影片的布景中不仅有五六十辆交通工具,花花绿绿的霓虹灯,会动的人体模特,熙来攘往的人群,服装部更是找遍了二手货商店,弄到了大量的民族服装,创造了一个多种族、多民族济济一堂的壮观场面。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里面有成吨的朋克青年、黑人、墨西哥人,穿着修女装的男人,扮成克利须那神的印度人,甚至有穿着军装的中国人 [16]

制作发行

播报
编辑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加拿大
1982年6月25日
美国
1982年6月25日
马尔代夫
1982年7月1日
日本
1982年7月3日
西班牙
1982年8月21日
英国
1982年9月9日
瑞典
1982年9月10日
法国
1982年9月15日
丹麦
1982年9月24日
比利时
1982年9月30日
芬兰
1982年10月1日
希腊
1982年10月1日
爱尔兰
1982年10月1日
意大利
1982年10月14日
西德
1982年10月14日
阿根廷
1982年10月21日
秘鲁
1982年10月28日
荷兰
1982年11月11日
澳大利亚
1982年12月16日
中国香港
1982年12月22日
巴西
1982年12月25日
挪威
1983年1月28日
葡萄牙
1983年2月25日
乌拉圭
1983年6月16日
(参考资料 [2]
主创机构
制作公司
1. Blade Runner Partnership
2. The Ladd Company(美国)
3.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4. 华纳兄弟公司(巴西)
5. Shaw Brothers
发行公司
Warner Home Vídeo(英国、芬兰、法国、巴西)
Falcon(捷克)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美国、德国、瑞典)
Varus Video
Columbia TriStar(美国)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希腊)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
Columbia-EMI-Warner(英国)
CBS Television(美国)
Criterion Collection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兰)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华纳亚洲区发行公司(日本)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美国)
New Line Home Video(美国)
Warner-Columbia Filmverleih GmbH(德国)
Svenska Filminstitutet (SFI)(瑞典)
Embassy Home Entertainment(美国)
Nelson Entertainment(美国)
Yleisradio (YLE)(芬兰)
Mainostelevisio (MTV3)(芬兰)
Elliniki Kinimatografiki Enosi (ELKE)(希腊)
Embassy Television(美国)
Warner Bros. / Columbia Pictures
BBC Three
Video MPA
Algemene Vereniging Radio Omroep (AVRO)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Finland
(参考资料 [2]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银翼杀手》是80年代最为优秀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科幻电影:它的节奏较为缓慢,但风格性十足;带着强烈的反思气质和人文精神;影片的内核(故事、影像、构思)具有相当纯正、坚硬的科幻味道;特效的目的在于让观众完全融入到影片的氛围中去而不是眩耀技巧,刺激感官——大部分优秀的80年代科幻片,都具有这些特点。在它之前,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多半一尘不染,秩序井然,充满了机械崇拜的味道。该片中的未来社会却潮湿阴暗,西方文明已经崩溃,东方文明(影片中的大量细节暗示是日本)成为当时文化的主导,先进的高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与混乱的人类生活交织在一起。颓废的美感,伤感忧郁的情绪,迷幻的音乐,反乌托邦精神,质疑世界本质的虚无主义……这种赛博朋克(cyber-punk)风格影响了很多的科幻影片 [5]时光网评)
迪克评价影片“完全符合我的预期”时,导演斯科特却回复称自己根本没看过小说。尽管如此,斯科特还是漂亮地以其对“大熔炉”洛杉矶颇具未来主义风格的描摹,将迪克怪异的世界观转型为一个融黑色电影和科幻风味于一体的混血儿。今天,这部影片已被视作当代经典之作 [6](《卫报》评)
《银翼杀手》最突出的亮点是片中文明的规则和秩序与人性与情感之间的冲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明天,固有的秩序与整洁也许会被人们所摈弃。因而整个影片的基调都充满了阴郁和灰暗,在穿梭于高楼大厦间的快速飞车下面,是肮脏拥挤的街道,在遮蔽了半个天空的巨幅广告下面,是庸庸碌碌的芸芸众生 [10](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评)
《银翼杀手》中对未来的展示,令人称奇的并不是特效,而是美工。在那个年代里,美工几乎是事无巨细地用手绘、模型制造了一个充满了细节的洛杉矶。那些弱光下的摄影和未来光怪陆离的场景都成为了经典。在表面上,影片讲述了人类和复制人的关系,从哲学上来说,斯科特探讨的是一个人应该如何去“认识自我”和“寻找身份”的古老命题 [9](好莱坞特效师丹·格拉斯评)
这部充满阴郁、压抑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和人的价值的思辩。一方面人类试图消灭由自己亲手制造出的在各方面都强于自己的复制人,而另一方面复制人为了生存的权利与人斗争的矛盾,迫使观者不得不透过复制人的命运来反思自己,由于影片整体风格的低调,Ford的表演也并不抢眼,但并不等于聊胜于无,时而游离时而坚毅的眼神,足以把一个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为自己的身份而困惑的银翼探员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影片末尾的悬念,也成为影迷们讨论的热点 [7](北方网评)
《银翼杀手》当之无愧于所有的赞誉,成为最超凡脱俗的影片之一 [8]。该片设计得非常美妙,用特效创造了一个全新世界,虽然在人类故事方面稍显薄弱,但其构思和创意仍令大部分的科幻片望尘莫及 [19](英国广播公司、《芝加哥太阳报》评)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银翼杀手》之前的作品,多将视角投向人以外的外部世界,但该片则回到了人类自身上——貌似最应该有人性的人类却在逐步丧失血性,而看起来没有真实骨血的人造人,则慢慢展露出原始的人性。《银翼杀手》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让那些靠炫技维生的科幻电影都足以羞愧。该片不仅忠实于原著,更是缔造了一个黑暗无望的未来世界,更加重了其中的人文思考和反思精神 [14](《TOTAL FILM》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