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起军训事件被曝出,让军训跟站在烈日下接受“烤验”的学生一样,黑了。

  新京报昨日报道,8月24日,湖南龙山县黄仓中学,因教官与学生打闹“吃了亏”,喝了酒的教官集体与师生发生“冲突”,42人受伤。辽沈晚报的一则报道也让人揪心,辽宁阜新育才高中一16岁高中女生因军训军姿不好,被老师扬言开除,之后该女生跳楼自杀。

  不少媒体、公知和网友例行开炮:是什么让教官与师生大打出手?又是什么让女生因为站不好军姿而选择轻生?军训本身就有“病”,应该取消。

  也有人质疑学生娇贵:现在的学生承受能力太差,站不好军姿被批评就要自杀,将来怎么到社会上去搏杀?

  纷繁热议中,也有理性声音出现:磨练学生意志的军训有其合理性一面,全盘否决不是良策,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组织符合教育规律的规范化、科学化军训。

  “走样儿”的军训

  昨日,人民网刊文,首先解释了军训的初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这是我国学校搞新生入学军训的法律依据。

  学者杨恒均表示,军训的军事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国防、军队,熟悉军事训练项目,增强体能,也方便其中一些孩子长大后投身国防与军队建设。

  军训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期待都要落实到一年一度的军训季中,让我们看看现实中的军训。。

  据新京报报道,8月24日湖南龙山县黄仓中学这起群殴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教官在与学生打闹中“吃了亏”,训练时,教官特别严,全体学生被罚做俯卧撑,部分学生实在做不动,教官便用脚踩。

  钱江晚报评论文章直指,这是教官权力的“张狂”。文中分析了教官的心理:我有权,就可以“练”你,让你吃苦头。

  东方网表示,军训中对学生体罚的现象值得关注。纪律严明,是军训的特点,但不等同于绝对让身体受苦受罪,更不是体罚。教官也缺乏对学生思想上的科学疏导和训练,只是一味地“严”与“狠”。

  “现在的军训更像是‘教训’。”有网友旗帜鲜明发声抗议军训走了样儿。

  也有网友已经在讨论军训的去留。网友@hlhw随意发博文 追问:我们在军训期间究竟学到了多少国防知识?所谓军训,就是走正步、站军姿,叠豆腐块被子,演练一下队形。军训已沦为形式主义。

  中国网也表明态度,鸡肋的军训不应再作为必修课。强调对学生服从、纪律意识的培养,其必然会带来更多矛盾和冲突,而如果军训将重点引导向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当前还有一定价值,但其价值有限。

  网友@纸上建筑分析,质量标准参差不齐的军训,在欠缺标准化、规范化根基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化、低龄化,不仅无法达成当年提出军训的初衷目标、仅仅流于劳民伤财的形式,更容易成为各种乱象的温床。

  军训应该取消么?

  在公众对军训的全盘质疑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处处长胡伟曾发声说,大学期间的军训虽然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更重要的是氛围的熏陶,在军训的氛围下,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组织纪律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疑非常重要。

  有媒体也报道说,不少毕业生若干年后回忆起大学生活,军训仍是不可或缺的记忆,“取消军训,不应一刀切。”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军训?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军训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应当服务于育人目标。

  熊丙奇发出一连串疑问:担任学生军训任务的教官,是否有能力带教学生?负责军训的教官,在部队是否事先接受了相关的培训,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否能够遵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珠江晚报评论文章也指出军训不应回避的几个问题:“一刀切”的高强度训练方式让有的学生吃不消,容易激化教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短暂的集中军训有时就像“一阵风”;有的学校对军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周密的预案,对于军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

  人民网给这些疑问做了回应,学生军训毕竟与军人训练有所不同,军队教官在对学生开展军事训练时,应当因人而异,张弛有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关军事管理部门应该谋划出台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官军训行为准则,用法律的形式规范教官训练时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最大限度地发挥军训的积极意义,使我国学生的国防教育真正走入正轨,发挥作用。

  新京报新媒体编辑 赵晶磊

  (本文首发新京报新媒体,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