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果

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茎柔弱且被平展柔毛;叶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两面及叶柄均被丝状长伏毛,叶上面混生少量腺毛,叶下面中部有散生小腺点;花白或淡紫色,苞片羽状分裂,萼片长圆形,背面近顶端具角状附属物;浆果卵球形或球形;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8]
龙珠果原产西印度群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地。 [9]喜高温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热、耐瘤、耐湿,生长适温20-30℃。对土质要求不严,在贫瘤的土地上也可正常生长。不用施肥,可粗放管理。 [10]常见逸生于海拔120-500米的草坡路边。 [11]一般以播种繁殖方式为主。 [10]
[12]龙珠果全株和果实均可入药。 [9]味甘、酸,性平。 [12]归肺经。 [9]可煎服,可鲜品捣敷外用。 [12]据《广西本草选编》记载龙珠果:“清肺止咳,通淋,消肿。治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 [12]果味甜、将果实洗净后可直接食用。 [13]
中文名
龙珠果 [7]
拉丁学名
Passiflora foetida L.
别    名
假苦果龙须果龙眼果龙珠草等
植物界
金虎尾目
龙珠果
分布区域
产于热带地区
命名者及年代
foetida L.,1753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草举照雅院断循断狼驼拘微促屑质藤本,长数米,有臭味;茎具条纹并被平展柔毛。叶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良屑体想放4.5-13厘米,宽4-12厘米,先端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呈不规则波状,通常具头状缘毛,上面被丝状伏毛,并混生少许腺毛,下面被毛并其上部有较多小腺体,叶脉羽状,侧脉4-5对,网脉横出;叶柄长2-6厘米,密被平展柔毛和腺毛,不具腺体;托叶半抱茎,深裂,裂钻循片顶端具腺毛
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白色或淡紫色,具白斑,直径约2-3厘米;苞片3枚,一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丝状,顶端具腺毛;萼片5枚,长1.5厘米,外面近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裂片3-5轮,丝状,外2轮裂片长4-5毫米,内3轮裂片长约2.5毫米;内副花冠非褶状,膜质,高1-1.5毫米;具花盘,杯状,高约1-2毫米;雌雄蕊柄长5-7毫米;雄蕊5枚,花丝洪盼凶基部合生,扁平;花药长圆形,长约4毫米;子房椭圆球形,长约6毫米,具短柄,被稀疏腺毛或无毛;花柱3(-4)枚,长5-6毫米,柱头头状。
浆果卵圆球形,直径2-3厘米,无毛;种子多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草黄色。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1] [14]

生长环境

播报
编辑
喜高温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热、耐瘤、耐湿,生长适温20-30℃。对土质要求不严,在贫瘤的土地上也可正常生长。不用施肥,可粗放管理。 [10]常见逸生于海拔120-500米的草坡路边。 [11]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原产地:西印度群岛;现广泛分布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梧桐山(深圳考察队1531)、仙湖植物园(徐有才1712)、沙井(张寿州0686))、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3] [15]

生长习性

播报
编辑
龙珠果是食虫植物,花托分泌带有特殊香味的粘液,吸引逗号大的小昆虫来吸食,结果小昆虫被粘液黏住,一段时间后被龙珠果吸收滋养果实长大。
龙珠果的果实生的时候绿色,熟的时候黄色,果实完成成熟时,果实的甜味反而会下降,甜度降低,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花托还没有凋谢,这个时候果实很甜,而且味道奇香,小昆虫往往闻到这些香味,不断前来,结果大量小昆虫被粘到花托上,最后被龙珠果消化掉。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种子繁殖。秋初将采回的成熟果实,去掉果皮,用清水洗去果肉,把种子晾干或晒干,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3月播种。
大面积的生产一般采用直播法,按35厘米左右开行条播,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里,覆土2厘米,浇水保湿。7-10天出苗。 [2]

栽培技术

播报
编辑

选地

以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植

龙珠
苗高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并没支柱,用竹枝或树枝插在行间,茎蔓缠绕其上,在定苗时、生长期、始花期各追肥1次,第1次氮肥,第1次麸肥或人粪尿,第3次除施氮肥外,增施过磷酸钙。在每次追肥前,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后结合进行培土。

采收

夏末秋初采收全株,洗净,鲜用或晒干。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纱,晒干。4-5月采收果实。 [2]

主要价值

播报
编辑

食用价值

果味甜、将果实洗净后可直接食用。 [13]

药用价值

龙珠果全株和果实均可入药。 [9]
  • 性味:味甘;酸;性平。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止咳。主肺热咳嗽;小便混浊;痈疮肿毒;外伤性眼角膜炎;淋巴结炎。 [1]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也可将果实洗净后直接食用,鲜叶洗净后晒干可以泡水饮用。
  • 各家论述
《南宁市药物志》:全株:清热,解毒,利水。治肺热咳嗽,浮肿,白浊。敷烂脚痈疮。
《广西药植名录》:果实:润肺,止痛。治疥疮,无名肿毒。 [1]

经济价值

粘液呈油性,遇水反应起泡、变得滑滑的,预测这种粘液可用用于去除角质,用于化妆品行业。 [4]

化学成分

龙珠果 [5]
叶及树脂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确证的有:
  • 牡荆(nitexin),
  • 民牡荆素(isovitexin),
  • 肥皂草甙(saponarin),
  • 荭草素(orinetin),
  • 民荭草素(isoorientin)芹菜素-8-C-双葡萄糖甙(apigenin-8-C-diglucoside),
  • 藿香黄酮醇(pachypodol),
  • 4,7-O-二甲基柚皮素(4,7-O-dimethylnaringenin),
  • 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烷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anone),
  • 3,4-二-O-甲基山柰酚(ermanin-3,4-di-O-methylkaempferol-7),
  • 4-3-三-O-甲基氧基黄烷酮(-4-O-methylapigenin),
  • 7,4-二-O-甲基槲皮素(7,3,3-tri-O-methylquercetin),
  • 7,3,4-三-O-甲基山柰酚(3,7,4-tri-O-methylkaempierol)等。
  • 种子油中富含亚麻酸(linolen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