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第一章 沈家君顾(上)

2015年11月27日 21:42 阅读 16万+

守藏



【《周礼·夏官·司弓矢》:“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其出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



古时的博物馆和藏书室,被称之为守藏室。
而负责守藏室的官吏,被称之为守藏吏。
身负看守宝藏守护宝藏之责。
相传,老子便是诸多守藏吏中之一。

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有那么一群人,自称为守藏吏。


——————————

新坑……管挖不管埋……

话说,没错,其实老板的师父也算是守藏吏之一。

这个又是个天坑…………而这篇是属于民国时期的,准确来说是《守藏》系列的其中一篇……副标题还没取好,暂时先这样…………

我对我挖坑的能力绝望了…………好想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写文………………

当初写《哑舍·菩提子》的时候,我就想把这段历史再好好写写,终于有了契机。

此篇与《哑舍》系列暂时没有关联……图文无关……借来晓泊的插图用用……

备注:小说就是小说,并不是史料,所以添加了想象和桥段。此文中出现的人物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意外。

——————————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文物迁徙做出贡献的学者和士兵们。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到的每一件古物,都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保存下来的。

向他们致敬。

——————————



第一章 沈家君顾




1933年的冬天,仿佛比往年更冷一些。

山海关沦陷的消息传到北平,立刻便让这座城市的气温又下降了几度,连太阳底下的温度都降到了冰点以下。

入夜之后,就越发寒冷,街上的路人们都行色匆匆,表情凝重。但相反的,北平各大戏院之中,却都宾客爆满,上座率极高。

京城四大戏院里面常年都有上层人士包场占位,就算是人不到场宁愿座位也都空着,是普通北平人进不去的地方。而正阳门外大街的华乐园虽然比不上京城的四大戏院,但地处前门繁华地段,少不了一些老戏迷常驻此处。此时在戏台上演唱的曲目,正是梅兰芳大师改编的《凤还巢》,虽然没有华丽旖旎的唱词,但几段唱腔明快别致,剧情通俗易懂,非常受大众喜欢,也是华乐园经常会上映的曲目之一。

但此刻,却没有多少人的心思在台上扮相清丽脱俗的旦角身上,今晚来华乐园的没几个是真心过来听戏的,多数人都是在低声地讨论时局,斟酌日后的抉择。

在众人皆窃窃私语的二楼茶座,位于东南角的长条桌便显得十分突兀。这个可以坐四个人的桌子只坐着一个人,与周围的喧嚣仿佛割离开来,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这是位穿着藏蓝色暗纹长袍的年轻男子,二十岁刚出头的模样,相貌儒雅,五官俊秀,直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水晶眼镜。他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用修长的手指随着戏台上的唱曲敲打着桌面,陶醉地半眯着眼睛。

常来华乐园的戏迷们,都知道这位沈二少的名号,那张桌子虽然并不是这位少爷出钱包下来的,但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把那个位置保留给对方。即使某天这位爷没来戏院,有人误坐了此处,也会有热心人告知,劝其换位置。

这沈二少名叫沈君顾,谁也说不清楚他究竟是什么来头,但琉璃厂一带的店家几年前就曾经联合发过声明,指名道姓地拒绝这沈二少入店。这条声明虽说有店大欺客的嫌疑,但却瞬间让这沈二少在京城的圈子里名声大噪起来。这是要眼力多好的一位祖宗啊,让那些古玩店都像防贼一样防他?

时局动荡已久,在建立故宫博物院之前,皇宫里的东西都流出来不少。再加上各个家族被不孝子弟们偷着拿出来卖的珍品,古玩市场一片鱼龙混杂。一开始只不过是有人抱着试试的心情询问沈君顾,得到的答案却都颇为让人信服。而沈二少鉴定的规矩也很奇葩,他需要被鉴定物品价值的一成作为鉴定费,不管这个物件是真品还是赝品。

这种奇葩的规矩,一开始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但却吸引了许多凑热闹的专门拿赝品去给他鉴定。反正赝品也没多钱嘛!

沈二少是来者不拒,就算有人故意在一堆赝品中掺杂着一两件真品,也能被他火眼金睛地认出来,绝无半点差错。有人死皮赖脸地不交鉴定费?没什么大不了的,沈二少脾气这么好,又怎么会跟人计较呢?不过下次再装没事人一样过来?对不起您呐,沈二少号称过目不忘,绝没有下一次的便宜可以占了。

慢慢的,这沈二少在京城的圈子里便有了口碑,想要鉴定古董?那么来华乐园蹲点肯定能找到人。有买家甚至主动要求卖家来找沈二少鉴定之后才肯购买,久而久之,华乐园这张桌子,便成了沈二少的专属位置。

今晚的沈二少尤为清闲,往日都至少会有几拨人来打扰他听戏,今晚却让他一字不落地把整场《凤还巢》都听完。在那旦角唱到“倘若是苦用功力图上进,也能够功名就平步青云”时,还破天荒地鼓了掌叫了声好。

这一嗓子把周围的客人们都惊到了,下意识地看向台上咿咿呀呀唱着的旦角。看身段听声音并不是什么耳熟能详的名家,有更谨慎的翻出戏牌子扫了眼今天的曲目,发现写的也只是普通的伶人艺名。但也许是沈二少的捧场,把心思稍微放在台上的客人们,便也觉得那旦角唱得很到位,眼神和五官也出挑得很,掌声和叫好声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这《凤还巢》讲的是程家两名小姐,姐姐丑陋粗鄙,妹妹貌美如花。姐姐看中了父亲给妹妹选的如意郎君,千方百计的想以身代之。中间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糗事,当然最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圆满结局。这出轻松写意的戏剧,在场所有人都听过数次,剧情也都熟得不能再熟了。但本来抱着随意听两句的客人们,却都不由自主地为那扮演程家妹妹的旦角所吸引。那一举手一投足的优雅,那顾盼生姿的眉目传神,唱腔清丽动人,让人暂且忘却了现实中的忧愁,因其忧伤而焦虑,因其欢笑而展颜。

一共十七场的戏,好像几乎没多久就落了幕,华乐园中爆出了如雷般的掌声,还有人翻着戏牌子,对着今天的角色名,疑惑着今天那名不见经传的兰芝怎么演得这么好?平日里听得也就普普通通嘛。

只是这个疑问没有持续多久,下一出戏是热热闹闹的刀马旦戏《穆柯寨》,华乐园中的气氛一下子就炒热了。不过听了听又觉得唱功差了之前那名旦角不止一星半点,慢慢的客人们又收回心神聊天。只是这次因为刀马旦的配乐锣鼓喧天,客人们聊天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沈二少还是自斟自饮地一人占据着一张长条桌,没过了多久,一名穿着中山装的帅气男子便在他身边落座。附近的几位客人用眼角余光瞥了两眼,均惊叹于那名年轻男子隽秀精致的五官,多看了两眼才收回目光。

当然,沈二少也与其不相上下,只是沈二少周身有股说不出的纨绔子弟范儿,坐没坐相站没站样,时不时还叼着一根烟斗吸两口,说话还阴阳怪气的,很难让人在一照面就产生好感。而这名年轻男子一身利落的中山装,身姿笔挺,只是扫到个侧面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啧,程大少这一亮相,果真魅力无穷啊!”沈君顾砸吧了两下嘴,“切,这都一月份了,还给我泡去年的明前龙井。”

程尧却是等不及茶博士给他沏茶,拿起沈君顾的杯子仰头便一饮而尽,一抹嘴感叹道:“渴坏我了。”

“听出来了,最后几句唱得都差点破腔,不是说好了只上去唱五六场戏过过瘾的吗?被人一捧就不知道北了?”沈君顾轻哼一声,用烟斗敲了敲茶杯,茶博士就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一般,迅速地站在了桌边,给他满上了一杯茶,再给程尧添了一碗新茶。

茶博士认人的眼力也不差,自然认出这位穿着中山装的帅气男子正是程家大少。程家的老爷子在北平行政院身处高位,程尧是程家的独苗苗,在北平几乎可以横着走。但这位程大少却嗜好看戏演戏,不用说,方才肯定又是戏瘾犯了,顶替了兰芝上去唱了全场。

新倒的茶滚烫,程尧并未拿起来喝,而是摸了摸刚卸了妆的脸颊,不舒服地皱了皱眉。

“快去洗干净吧,铅粉可会老得快呢!”沈君顾虽然喜欢看戏,但却不理解好友为何喜欢唱戏,总是习惯性地刺他两句。

“哎,我爷爷打算收了几件东西,还没付钱,想请你去掌掌眼呢。”程尧不理会沈君顾的嘲讽,勾唇微微一笑,倒是还残留着几分方才戏台上程家二小姐的温柔。

“哎呦喂,上门服务可是要加个半成的鉴定费哦!你我虽是兄弟,但亲兄弟还明算账啊,可不是哥哥我贪财……”沈君顾一听有生意上门,顿时双目一亮,连水晶眼镜片都挡不住那精光。

“还能少得了你的?”程尧冷哼一声,从兜里掏了茶钱拍在桌子上。

沈君顾只听那银元清脆的声音,就满意地笑了笑。

不错,还记得把他的茶钱也付了。

大方!不愧是他兄弟!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职业是宅女,副业是码字的一个废柴女^_^。已出版书目:《哑舍》《守藏》《蛟龙》《昊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