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城市的文化维度:当下与传统

2016年9月28日 13:00 ~ 2016年9月28日 16: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论坛主题:城市的文化维度:当下与传统

     

    时间:2016928日,13:00——16:00

    地点:美术馆3M多功能会议厅

     

    主持人:王南溟

    主题发言嘉宾:渠敬东、李人庆、戴志康、王长百、方海、王南溟

    圆桌讨论嘉宾:渠岩、李一凡、邹操、野城、沈奇岚、靳勒



    论坛介绍

    当一种城市理论增加了它的多元化维度之后,城市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值得被商讨的话题性就体现出来了。如何讨论城市和以往作为单线发展的城市模式发生了分化,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新讨论的对象。也就是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如何沟通和衔接,这更成为文化学、人类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本次论坛以“城市的文化维度——当下与传统”为主题,邀请专家激活话题,进行不同侧面的讨论。

      


    议程安排 | Agenda

    • 13:00——13:10 主持人介绍

    • 13:10——13:25 渠敬东 《社会转型与文明的再造》

    • 13:30——13:45 李人庆 《多维度跨地域空间视角下的城乡互动融合发展:转型乡村在地化发展中的传统与现代》

    • 13:50——14:05 戴志康 《构建山水社会,让乡土的温暖融入城市生活》

      14:05——14:20 茶歇

    • 14:25——14:40 方海 《传统到现代的捷径:芬兰模式——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建设》

    • 14:45——15:00 王长百《乡村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 15:05——15:20 王南溟 《乡建公共政策的因地制宜:艺术家的介入与差异化呈现》

    • 15:20——16:00 圆桌嘉宾讨论



    13:10——13:25 渠敬东

    社会转型与文明的再造

    主题阐释:

    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的核心,是文化自主性问题。当代社会发展蕴含着深刻危机,中国如此,西方亦如此。学术和艺术不能作为西方的尾随者,而应对世界诸文明保持开放的视角,回归士人传统,立国化民,以天下为己任。

     

    1330——1345 李人庆:

     多维度跨地域空间视角下的城乡互动融合发展:转型乡村在地化发展中的传统与现代

    主题阐释:

    当代中国城乡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互动渗透共融影响关系必须要从当代时间空间和互动关系要素的多维度视角新思维参考框架下,才能得到阐述和理解。城市或城市化不仅仅是一种空间聚落形态,更是基于人类生活交往频度和密度而产生出的一种生活形态和文化样式。信息、人际交往、合作互赖、地理空间和交往空间以及流动性与密度构成了其现代城乡不同于传统乡村文化与生活形态的基本要素。传统作为制度城乡、作为产业的城乡静态封闭关系在学界已有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框架。但是作为当代资源信息与人口流动远不同于传统封闭空间地理概念的城乡互动影响关系,无论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层面还是在文化方面并没有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城乡中的地理空间概念以及流动性所带来时空要素之间互动影响过程在城市化问题和城乡关系及其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认知。流动性和在地化构成了当代城乡文化互动的两种主要形态和方式,它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生成和转化都产生巨大冲击与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后工业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只有在新的城乡人口在空间维度与历史时间维度的交互影响分析框架下,城乡发展中当下与传统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才能得到重新的阐释揭示和理解。

     


    1350——1405 戴志康:

    构建山水社会,让乡土的温暖融入城市生活

    主题阐释:

    “山水”精神,是中国人绕不开的情怀,是东方千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艺术上,即为用山水建构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等和谐统一的理念。

    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拆除历史建筑、抹杀文化特征、冲击乡村生活,对乡土里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精神造成巨大的影响。作为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深刻的思考如何从乡土生活中追寻文化的基因,以重构城市生活里的文化自信。

    山水社会的理念,关乎建筑,关乎艺术,关乎时代,这是一场漫长而坚定的探索。山水社会应该成为一个大众话题,成为大众化运动和生活方式。仅靠我们一己之力,是有限的,单薄的,是孤独而缓慢的。也希望更多的建筑师、艺术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共同创造,相信这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课题。

     

    1405——1420 茶歇


    1425——1440 方海:

    传统到现代的捷径:芬兰模式

    ——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建设

     

    主题阐释:

    1, 新兴国家诞生的艰辛:芬兰与中国

    周边国家的敌意, 从战争到建设。

     

    2, 从老沙里宁到阿尔托:

    阿尔托为老沙里宁专辑作序;

    西伯柳斯与老沙里宁;

    从文化建设到设计立国:尊重传统与博采众长,大师辈出与人居环境。

     

    3,小国大设计的典范:

    乡村天堂: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与芬兰科技的发展导向;

    设计立国与科技强国;

    高科技竞争力多年第一;

    全球科技综合实力第六;

    宜居环境第一,教育第一, 老人天堂

     

    1445——1500 王长百:

    乡村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主题阐释:

    近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应对现代文化的冲击,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便是以启蒙运动的方式,来改造中国社会与文化。这使得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依赖西方,丧失文化主体性,直至今日。如今,以自己民族文化为主体,实现文化的发展与重建已成为常识,但中国文化却依旧在新文化运动的惯性之下,引发系统性的社会文化问题,成为学界反思的重点。今天,经百年文化探寻后,成为又一次更深刻文化变革的转折期。走入乡村,接续传统,便是中华文明重建的开始。

     

    1505——1520 王南溟:

    《乡建公共政策的因地制宜:艺术家的介入与差异化呈现》

    主题阐释:

    艺术家能在乡建中做什么依然是实践上和理论上思考的话题,从民间的思考和和实践积累,公共政策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行政方式,乡建的公共政策如何在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得到发展,而艺术家在乡建的文化互动中所具有的特别的维度如何能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支持。如何在新的维度中获得新的认知方式,仍需大家继续讨论。

     

    1520——1600 嘉宾圆桌讨论 



    主题发言嘉宾简介

    渠敬东

    1970年生于辽宁沈阳,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 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4-2005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社会理论、社会学史、组织社会学。

     

    李人庆

    1963年生于北京,1981年浙江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获得社会学法学硕士,1991年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2003年美国国际计划访问学者,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王宽诚基金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从事农村组织与制度,乡村发展治理和中国城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研究。 

     

    戴志康

    1965年生于江苏海门,证大集团 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先生不仅是一位在金融、房产、文化诸多领域载誉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擅长以独特的人文思考来洞察社会的思想者。他还将自己对于文化的思考,结晶于多部著作和论文中:《文明的和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新上海人》、《入世后上海的战略地位》、《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挑战与机遇》、《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文化上海——2010, 把一个什么样的上海带给中国和世界》等。

     

    方海

    1963年生于中国辽宁省,辽阳市建筑师、艺术设计博士、教授。阿尔托大学设计学院(原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方-洪科宁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北京,无锡,广州)。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30本,包括《约里奥·库卡波罗》和《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这两部被全球500余所大学列为设计学重要参考书目的英文专著, 主持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曾荣获芬兰建筑学会授予“文化成就奖”,芬兰阿尔托大学“杰出校友奖”和芬兰总统授予“芬兰狮子骑士团骑士勋章”等荣誉。

     

    王长百

    1957年生于吉林长春。1975年下乡东北做知青。   197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   1985年策划并参加在长春举办的“北方道路”美展。   1988年调往深圳,90年代末开始回归水墨创作。创“水墨雕塑”,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1年至今,参与许村的艺术乡建,梳理中国信仰体系。探寻中华文明的本体。以期寻找中国文化重建的路径。

     

    王南溟

    王南溟,1962年生,上海独立策展人、艺术家,同时被称为中国当下艺术批评界最具批判力的批评家,从“前卫艺术”、“后前卫艺术”到“更前卫艺术”(Metavant-garde)的阐释者和推动者。已出版的批评文集有:《理解现代书法:书法向现代和前卫的艺术转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艺术必须死亡:从中国画到现代水墨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批评性艺术的兴起:中国问题情境与自由社会理论》(古桥出版社,2011年),《现代艺术与前卫: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批评理论的接口》(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艺术制度与法律:中国与国际交往的结果》(古桥出版社,2012年),《后殖民荣誉:艺术的中国性与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古桥出版社,2012年)和《书法的障碍:新古典主义书法、流行书风及现代书法等问题》(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主要作品有《字球组合》、《拓印干旱》、《太湖水》等,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梁洁华基金会、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君子心
      报名

      (8年前)

    • 吉米趣玩社
      报名

      (8年前)

    • ????Zzone_Pb
      报名

      (8年前)

    • 厘四薏
      报名

      (8年前)

    • 白猫黑
      报名

      (8年前)

    • Forever 21
      报名

      (8年前)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 Amy 8年前 0

      门票在哪里买 开始售票了吗

    • Amy 8年前 0

      后期参展需要门票吗

    活动主办方更多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前身为创建于2005年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主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师矶崎新设计,做落于上海大浦东人文核心地块喜玛拉雅中心内,是一个从事艺术展览、教育、收藏、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民营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从成立以来,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探索美术馆的新模式,发掘新兴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