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杜梦杰:阅读与行走阿富汗,促成了众筹逾1000万资金的追梦网
2014-09-13 09:47

90后创业者杜梦杰:阅读与行走阿富汗,促成了众筹逾1000万资金的追梦网

8月23日,“腾讯产品家沙龙:90后企业家专场”在成都举行,本文是如是追梦网创始人杜梦杰的分享内容。

杜梦杰出生于1989年,众筹平台追梦网创始人。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发现并参与小众、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追梦至今已经为超过800个项目众筹逾1000万资金。

腾讯组织“产品家沙龙:90后企业家专场”,主要是提醒世界,包括腾讯自己,要向90后企业家学习,更好地了解90后,00后。

以下为杜梦杰的讲话全文。


一、《知音》和失恋教会我的事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悲催的人:三四岁爸妈离婚,关键也没跟我商量;于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管教我特别严格,特担心我被拐跑了或者在外面野坏了,就把我关在屋子里哪儿都不让去,于是看遍家里一切有字儿的东西成了我那时唯一的消遣,什么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等等这都是最基本的;时髦点的读物那时候特别流行诸如汪国真、柏杨、席慕蓉、三毛、李敖等等人生妙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段子;再后来实在所有书都看完了,无聊,于是特接地气的,开始看《知音》,不仅每期不落,连前三年的都看完了,想想也是蛮拼的。

这段经历给我的影响有两点:第一,我文笔不错,直接作用就是我20岁的时候可以写一篇直抵人心的2万字的筹款信众筹6万块;第二,古典文学让我浸淫儒家思想,让我从小就有匡扶天下的志气,文人君子情怀让我特别理想化;但是看《知音》又让我特别接地气,心态特别包容接纳。我后来休学环游世界也好,创业也好,都是很理想化的决定,但是我的接地气,又让我每一步的规划和行动都很踏实,所以我总能做成一些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不可思议的事儿。

高中毕业,我报考某个985学校被刷,分数比我低的女生反而被录取,我妈哭了一个月,那时候我特别想做女生,当然也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想做女生。被刷的结果就是我进了南京邮电大学。这所IT高校有两个特征,一是IT氛围简直不能再浓厚,所以我进入互联网创业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就是女生完全是抢手资源,经过开学后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刚刚找到女朋友,但是起步一个月就被甩。

为什么呢?我记得谈恋爱那会儿是冬天,有天晚上我们压马路,她说我好冷,大概是在暗示我去抱一抱她。我就很严肃地、一本正经地说,你怎么不多穿点儿衣服,然后我们就分手了。然后,后来在大学里我就再也找不到女朋友了。

后来大一下学期开学,我觉得老子加入这么多社团那么努力辛苦做一个牛逼的人不就是为了追女孩子么,现在分手了,社团里最牛逼的事儿我自己也作为主要负责人干了,协会主席啊完全匹配不了我的野心。于是我就退了所有社团。退了之后就去图书馆看书,看了一个多月后,突然有天脑子里蹦出来一个想法,我可以做一个大学城的生活服务的团购网站。当然最后我们失败了,但我最大的受益至今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我当时的合伙人,比我大两岁的温州土豪学长,也是我后来休学的顶级赞助人和我创办追梦网的超级天使借款人。

想想,正是因为没有女朋友,所以也没有要混个社团主席这种面子工程的束缚,也正是因为退了所有社团,我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空出来,才能想到创业时可以毫无顾忌立马动手去干,才能遇到我的土豪学长贵人。

虽然被人甩以及创业失败那时候是挺悲催的,现在回想起来已经都没感觉了,反而我认为我当时做的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是,坚决退掉了所有社团。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一个经验——永远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耗在你不那么喜欢的人和事情上面。

最怕的就是这种心态:现在也还不错,如果失去现在这个的话,也不知道未来能干嘛。但是我们的心力有限,一旦被不那么喜欢的东西占据,恐怕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留给未来某个时间点出现的真正适合你的人或事儿了,岂不损失更大

整个前面20年,虽然经历各种悲催,但每一个不可控的悲剧后面,却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所以对未知的一切,哪怕是不好的,何不抱有积极的满满的期待呢。


二、反常规的事就要有非常规的方法

创业失败后已近大二暑假,前面说过我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从小的士大夫精神和文人侠客情怀让我一直关注一些能给社会带来正面改变和一些跟公益行走相关的信息,正好就关注到一个源自英国的公益组织,雷励中国的甘肃远征——去腾格里沙漠种树,做环保。这个组织对所有的参与者有一个要求,就是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能向父母要钱,不能向朋友借钱,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筹款。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筹款这个概念,以前只知道问父母朋友要钱借钱,或者去家教、麦当劳打工赚零用钱,从来不知道还有筹款这么先进的理念,说白了就是讨钱,人家叫筹款,很高级。

我因为特喜欢买书看,所以就把自己几十本书拿出来卖,卖了1000多块钱。当时大家都建议我贱买甩卖,但我都是按照原价,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的。因为大家都觉得横穿西部沙漠去种树这件事情很酷很正面,当时我认为这是个基本的概率问题,一个学校两万多人,而我只有几十本书,面向这么多人甩卖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一定有五百分之一的人,会因为认可我这件事而愿意按照我的定价来支持我。

果然,我那几十本书,其实从网上买的时候都是打折的,但是我却按照书上面的定价甚至是更高的价格来卖,却收获一千多块。

我干的另外一件事是,我想既然有这么多人认可和这件事,那么我就打出一个旗号:你支持我10块钱,我在甘肃以你的名义种一棵树,这招也很凑效,吸引来一百多个人支持,又筹集了1000来块。

卖书的另一个意外收获是,认可我做这件事儿的人是远远多于我所有的书的数量的,于是很多人直接就来捐款支持,并没有拿任何回报。于是这部分也收获了一千多块。

所以总共我当时筹集了3000多块,是当年所有队员中的筹款冠军。

我觉得这大概是做一件事儿很高的境界了,当别人认可你的理念,那么在一定范围内,他们是愿意出高价甚至是不计回报来支持你的。

创业也是一样,刚开始不用去想一定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产品,只需要找到一部分情感上高度认可你的人群,先切进去,就算是五百分之一的中国人用,那也是几百万的用户规模了。千万别按照大家的常理去行事,一定要有对事情本身的思考,你要干一件反常规的事儿,就要有非常规的方法。


三、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来到世界跟没有来过一样

也是这次经历,我第一次知道了间隔年(gapyear)这个概念。在西方,不少年轻人会在他们考上大学或者毕业之前,花好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以打工或公益实践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发现自己。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觉得他们真酷。

后来我到了大三,面临给自己毕业方向的问题——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还是找工作等等。我想了一圈,也没想明白究竟自己想干什么,就像相亲时你面前站着一排姑娘,身材、长相、气质、修养、背景、学历都很不错,可是没有一个能引起你的兴趣,让你想跟她渡过后半生。

如果一个男人面临人生比较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做不出决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还没有玩儿够,或者说还有些事儿等待他去经历,去沉淀。

联想到大二暑假的经历,我就想,我能不能给自己一个间隔年,休学一年环游世界。这个想法让我非常兴奋,但是却遇到一个问题,我家人完全无法理解休学这样的行为。最后的结果是我跟家里面闹翻了,当时我妈说,你要是在国外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最后还使出杀手锏,说你去国外也要花钱嘛,不给你钱看你能怎么办。

我当时还是比较淡定的,我觉得自己已经20岁了,这是我个人的事,不给钱那我就自己筹款好了,所以这要特别感谢大二暑假选择参加雷励中国的甘肃远征,懂得了筹款。当时还想如果能筹一万块钱的话,我就可以出发了,先出去再说,边走边打工嘛(事实证明千万不要带着一万块钱出去,不然的话一定会被饿死的)。于是就写了一封将近2万字的筹款信,放到了网上,没想到竟然在网上火了。大概是我文字功底不错,加上我是中国的年轻人中比较早的一批去做间隔年的人之一,那时候这种事儿还比较稀有,很多人产生共鸣,愿意来支持我。最后我筹到6万块钱,就上路了。

这也再度印证了我前面的观点,早期创业,尤其是年轻人创业者,找到一个能让一小批人价值观共鸣,情感认同的小众方向很重要,不要去想做大而全的平台产品。

我一个人背包在国外走了8个多月,去了印度、尼泊尔、巴林、迪拜、阿富汗等国家。

有两件对我触动特别大的事儿。

第一是在印度的时候,我遇到很多来自欧美日韩的年轻人,他们去印度,学唐卡、印度某种舞蹈、当地语言、宗教文化等,目的就是探索、学习、了解。有些人你也看不出他在干嘛,但你跟他一聊天,发现他们经历太丰富了,感觉跟孙悟空一样,需要500年才能经历完,但是事实上人家只有20来岁。然后我在新德里遇到几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当时问我为什么来印度这种脏乱差的地方,意思就是我应该去发达国家体验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成果,但事实上,他们所谓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却一拨拨的来到了他们口中脏乱差的印度。这给我特别大的反差和震撼。我觉得我们中国年轻人论抱负,英语,受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大量年轻人是极其优秀的,比起来,唯独缺少些探索精神,大多数人还是人云亦云的选择。

第二是再后来,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家给美国军队运输饮料的当地物流公司做CEO助理,赚点路费。阿富汗70%的国土还是被塔利班武装组织控制着,很危险。我们公司在市中心,有一天我在工作的时候,突然间很大一声爆炸响,公司阿姨冲进来就让我们往地下室躲。当时我想完蛋了,塔利班要冲进来了。我才21岁,假使我死在阿富汗的话,地球照转,没有新闻会报道我,没有人会来纪念我,因为我不是乔布斯,不是比尔·盖茨,我就是无名小卒,风一吹就没的灰尘。


幸好是公司旁边的超市爆炸了。然后我想,假使我80多岁面临正常的生理死亡,一样没有新闻报道,没有人纪念,我觉得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儿,说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跟没有来过一样,你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没有人会因为你的离去而觉得是这个社会的损失。我觉得不行,我得做点儿事儿,做点儿不一样的、能证明自己的价值的事儿。


四、创业感受:不做最肥市场去做最懂人群

我一直认为信息不对称才造就了一个国家和个体的相对落后。而信息不对称有两种表现,第一点是获取知识受限或者不够畅通,在当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社会,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第二点就是缺少经历,缺少对这个世界的自我认知,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云亦云,长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多数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缺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所以我希望可以部分的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让年轻人行动起来,缺钱筹钱,或者通过别人的故事寻找力量和灵感。然后开始行动、开始经历,探索这个世界

于是就有了“追梦网”:一个帮你去筹集资金,让你开始行动起来的平台。

我2012年7月毕业后正式创业,到现在正好两年出头。2013年是我非常痛苦的一年,去年底的时候,整个人处于每天晚上不想睡觉,因为对追梦网方向反复定位反复试错但还是想不清楚走了很多弯路,整个特别煎熬,于是就不想睡觉,就觉得一定要想清楚。

创业之初我们觉得,国外的众筹平台做的最大最成熟的,我们就照搬,就去做平台,全品类覆盖,包括音乐、影视、动漫、出版、科技、游戏等十多个类别。可能我们稍微幸运一点,是国内做这个模式最早的两家平台之一,毕业半年后拿到一笔天使投资,让我们可以坚持下去。但到2013年7月份,我们发现这个有很大问题,品类太全什么都做,一个都做不好。因为整个团队才8个人,也没什么钱,也没有渠道和资源,不同类别的项目都接,结果就是每来一个项目,都不一样,我们都要重新去找资源,找新的用户群,找新的推广渠道,做的特别累,用户也觉得你这网站太杂了也没有归属感,无法留存。

然后我们就想,那是不是可以从这些品类里寻找一个未来可能有最大发展空间的去做,我们当时就把这十多个类别拎出来一个个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认为股权众筹、农产品众筹、科技和影视众筹这四个方向理论上讲有很大空间。然后悲剧就发生了,因为不知道哪一个方向最顺手,我们就都试了一遍,所以整个2013年下半年,我们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方向,最后发现没有一个方向是我们团队能Hold住的,团队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比如农产品众筹,我们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国内外这个领域,觉得这个太适合众筹了,因为在中国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让大家众筹包一块放心菜地,或者众筹提前几个月订购安全有机的食品,需求是有的,有这个需求的大多是那些对生活质量有比较高有一定年龄和经济基础的一群人。我们团队自己从来不做饭,既不了解农产品,也不了解这个群体,这事儿完全搞不定。

总之垂直领域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你认为再肥的市场,你不懂,能力资源都不是你擅长的,跟你也没关系。

今年过完年之后,回到北京,我们就想第一完全照搬国外不行,第二哪个领域空间大就垂直做哪个领域这个方法也行不通。那一定是我们定位的方法论出问题了,后来我说,干脆这么想,什么领域是我们做不了我们就不做,用排除法。结果这么去分析我们发现,没有一个领域是我们做的了的。不管音乐,影视,动漫,出版,科技,影视,游戏,设计,艺术等等,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样,都是没资源,没渠道,关键是还不懂!

然后我们整个团队都崩溃了。

但好在我们团队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这也是我特别自豪的一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发不出来工资也好,方向不明确也好,我们核心团队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放弃。

最后,我搭档说,我们还是得回归初心,当初为什么创业,我们团队基本都25岁以下,找我们最了解,相对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群体来做吧。把这个圈子鼓吹的一些所谓热点,什么改变未来的20大科技创新也好商业模式也好,先放一边儿,踏踏实实做好一个人群再说。

一下子我们脑洞大开啊,我们团队20多岁,我们了解20岁上下这个群体啊,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我们熟啊。

所以,追梦网应该有这样一个可能性和机会,众筹让每个人出50、100、200块,一起写本书,一起去开个客栈,一起去旅行,或者其他很好玩儿的东西,这本就是连接用户去参与去体验去获得一个事情的渠道,这本就是在帮助年轻人去发现去参与他们喜欢的东西。

于是,我们就定位为:帮助年轻人或者说90后通过众筹,去发现去体验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90后已经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消费人群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当下的中国,可能还没有一款像淘宝和豆瓣那样之于80后的产品,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入口。

这个定位定下来后,我们近半年的状况和数据是非常好的,几乎每个月都是百分之百的增长。我们也顺利拿到了A轮投资。

所以我的经验是,年轻创业者不是要去做最肥的市场,而是要去做你比别人更懂的用户群,也就是前面说的,你能让一群人产生共鸣产生情感认同的一个方向。


五: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死在路上

我高三的时候写过一个人生50年规划,分享几个比较大的点:

第一,我希望在我30岁之前,可以实现公司上市,这样的话我可以初步实现财富自由。
第二,我希望在公司上市之后,可以跟我的爱人去国外读书。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顺便把结婚、生孩子的事儿都办了。可以在没有压力、很自由的状态下,做这些人生很重要的事情。
第三,在上面两个事情之后,做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500强企业,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家。
第四,在实现了上面第三点后,我有足够的财富、人生阅历、影响力和政商支持,可以办一个大学。把我的包括资金在内的积累投入进去,像香港科大一样,通过10多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全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因为我认为教育是对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有着根本推动作用的一个事情。

但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在我完成我的事业、教育的梦想之后,跟着我的爱人去环游世界,真正地环游世界,抛下所有的功名家国的枷锁,两个人上路,走完这生命极自有的一程。最后两个人同时死在路上,或我先死她继续上路,或她先死我继续上路,都没有关系,就是让我们生命的尽头,依然在探索这个不凡的世界的路上。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年轻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要敢于做梦。我是从大三开始变“坏”的,从之前连女生的手都不敢牵,到后来休学、创业,做了很多“离经叛道”事情,创业过程中也开始越来越“流氓”。可能唯一没有变化的一点,就是我特别相信我自己,我觉得自己长得很帅,气质不凡,注定要改变世界。换句话说就是天命不凡,哈哈。

最想说的是,我不在乎成功,我只想要有一生不凡的经历。这个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

以下为“腾讯产品家沙龙”与杜梦杰的对话:

腾讯产品家:你怎么看90后这个群体?

杜梦杰:我自己其实并不喜欢“90后”这个词,90后特别反感被标签化。我发现,60后、70后、85前的这帮人,特别喜欢在朋友圈、微博分享带有“90后”这个词的文章,生怕别人怀疑他跟不上潮流。我觉得他们是特别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因为怕落后于时代,怕别人笑话自己,所以人云亦云。这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说明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腾讯产品家:你对你的员工是真爱么?

杜梦杰:举两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在网上发现一个90后工程师,我们的技术负责人说,这个人比我还要厉害,最好能把他招过来。但他在上海,我们公司在北京,在上海又没有分部。于是我去跟他聊,聊到最后他说OK我愿意加入,但是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爸妈舍不得我。

我们就说,那你能不能让我们跟你爸妈聊一聊。后来约了一个时间,我跟我合伙人飞到上海,去跟他爸妈见面。但是特别不巧,他爸临时出差,我们相当于吃了一个闭门羹。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只好就那样回来了。后来又约一次,这次终于在了,我们就请他爸妈吃饭喝酒,好好聊,终于把他爸妈说动,让他过来了。所以只要我们认为你合适,我们能做的都愿意去做。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特别屌丝的人,但我的小伙伴们说,你太屌丝了,完全不像一个CEO,完全不像青年代表,你能不能稍微打扮一下自己,买点儿好的、有质量的东西。我后来真听他们的话,去买了他们推荐的东西。

总之我的小伙伴们特别爱我,我也特别爱他们,所以我愿意为他们做出改变。哪怕是这件事情我本来觉得不是很重要,但既然他们在乎嘛。结果是他们对这件事情特别惊喜,他们觉得这个老板可以这样子,他们自己的工作也会更加欢乐,更加用心。

腾讯产品家:公司的文化是怎样的?怎样和90后的同事相处?

杜梦杰:经常看我朋友圈就知道,我其实特别逗逼,所以整个公司就属于那种可以没大没小,肆意调侃扯淡的,事儿做好就行。

另外,我们公司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不鼓励加班占用大家的时间,如果有集体活动,都安排在工作日。比如《后悔无期》上映第一天,大家都很想第一时间看,于是我们就上午集体跑去电影院看;再比如我们工作日组织大家去团建,打真人CS等等。

我特别支持大家从情怀出发的举动。只要绝大多数人觉得OK想去做,我就支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