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价5亿!? 壳股是如何练成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回复:7喜欢:38

香港股市近日走势,较TVB的剧情还要闷,尤其是死气沉沉大价股,更让人看着「眼火爆」。反而不时传出「卖壳」的细价股,如初出道的新人表现拼命,纵是「霎眼娇」,都让人眼前一亮。

要当个香港上市公司主席,说易不易,话难不难。市传现时主板壳价约4-5亿港元,创业板壳价也要约3亿港元。

非洲国家津巴布韦2008年发行新钞票,新钞面值是5亿津巴布韦元,当时约值10美元。但这里讲的是港元啦

所谓「壳」,其实就是上市公司地位。有时投资者为免经过上市的繁复审查、储足三年的核实财表,就索性花点钱,收购现有上市公司控股权。其后再把业务转换,就可过过上市公司主席的瘾。

要称得上「壳股」,首要市值要低。难道人家市值逾万亿的腾讯,会5亿卖给你?就算5亿让你买到了,难道你会放弃微信金蛋?那就不是卖壳、是并购了(嘿嘿,5亿收购腾讯,谁要掺一份? :P) 所以上市公司市值低过壳价,卖家才有意退位让贤。


唉疯壳一个,比壳股容易认得多了~

至于成为「壳股」的其他因素,我们今日来个笨笨速成班。

大股东无心恋战
很多上市多年的小民企,一直都被资本市场当「透明人」般,若业务已无前景可言,大股东或老板无心恋战,就可能会考虑卖盘卖壳,拿两、三个亿环游世界(省点用也可以过一两年的,是否关心老员工因而失业,就是良心问题了)。近月,本港不少老牌工业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传卖壳,炒个不亦乐乎。

身家清白
在超市买了个烂灯,最多丢掉不吃。花几个亿,才发现买来的上市公司,拥有一堆负债累累、法律诉讼缠身的业务,当这个主席也是不是太爽吧?虽则收购前可作尽职调查,但若壳股易手多次,要追查也不是容易的。

新上市公司通常一年后,就可转售股权,身家清白的大家閨秀自然较吸引。

股权是否集中
道理如上,买壳一方收购大股东股权后,不会希望还有其他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四姑奶、五姨丈等等等等,走出来呼天抢地,一哭二闹三上吊分身家。

而且货源愈集中,市面流通愈少,易主后炒作空间更大,未来再配股集资买玩具也更得心应手。

业务
很多时买方借壳上市的同时,也会集资收购若干资产,加快完成变身过程。要是「壳股」原来的业务,跟即将要收购的业务一样,就更理想。因为按港交所规定,若新股东要收购的资产规模太大,或者跟原有业务不一样,就要如新股般申请上市,走一样的程序,那对买家的吸引力就减。

有时港媒爱以「过山车」形容股价大起大跌,但小嘉说,壳股就如「跳楼机」。抽升时风光明媚,尽收眼帘,但急挫时也无重迷失(想想Gravity的剧情),全凭操控制杆的庄家话事。壳股本来就纯属概念,切忌倾家荡产。小嘉心脏太小,负荷不来。



微信公众号:centralive

全部讨论

2014-10-04 10:38

老千股要预防,然后才是壳价

2014-09-26 11:20

文章有趣生动,好玩

2014-09-26 11:16

好多人关心壳股的事,看来你们都是“隐形”土豪啊。那我什么都不多说了(来做朋友吧)

2014-09-25 13:30

推荐 @滚雪球笔记 看看这篇文章,你不是问港股壳值多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