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能否不再弱势?

2014年09月11日10:50  新闻专栏  作者:刘海明  
学生课本里的古诗词学生课本里的古诗词

  恩格斯有句名言: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不论一个人是否承认,我们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有时间维度的区别。当代环境的景象显著毋庸置疑。近代和古代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所占比重未必大,只是别忘了,有时候很不起眼的东西,对一个人后天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作用。本土的文学经典,是一个人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这些基因,我们的民族身份就只剩下可怜的生物学基因。人是精神的动物,单纯的生物学基因靠遗传即可传承,文学经典方面的“基因”则需要后天去学习。家庭、学校在传承文学经典方面责任重大。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散文,更多靠老师的讲述来传承。遗憾的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呈下降趋势。

  9月9日上午,习近平在在北师大和师生座谈时表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新京报》9月10日报道)

  在教师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国家领导人的表态,相信会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所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典诗词的篇目在学生教材里所占的比重也会有所提升。问题在于,这是否就标志着经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不再弱势呢?这,才是一个最令人忧心的问题。

  古代经典诗词经历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其弱势地位不过是近半个世纪不受重视造成的。经典诗词要摆脱弱势的尴尬地位,需要反思它们是如何被边缘化的,然后才谈得上试图改变这种现状。

  经典诗词的弱势地位,与教育理念的隐形自卑有很大关系。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成为统治社会的主导力量,人文艺术降格成自然科学的婢女。这种状况,在我们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自然科学的社会贡献可以用数据来证明,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自然科学成了显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经典诗词被视作点缀品而不是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这样,教材中的经典诗词、散文,给自然科学让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典诗词的弱势地位,其实是文化贬值的写照。当自然科学提供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知识和技术的社会价值直观,导致了重知识轻文化的新趋势。现在的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东西可以如数家珍,但文化方面的软知识,真的不太乐观。举个例子,不久前的中元节,有大学毕业生问候他尊敬的人,发来“中元节快乐”的短信。文化贬值,构成文化的经典诗词、散文等作品,想必也不会值钱。文化贬值时代,文学经典想实至名归,谈何容易?

  经典诗词的弱势地位,与时下文化产业化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不无关系。在金钱崇拜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被绑架到了印钞机前,要求它必须脱去思想的面纱,去充当大众的快餐。如此文化产业化,降低了文化的品位,让文化变成了一纸标签,只要能带来利润糊弄一下人早已不算什么了。既然文化可以批量生产,经典诗词这些唯一性的作品自然难以被社会重视。强调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何必再看重经典诗词?

  领导人为经典诗词代言很好,只是这种代言也最容易成为阵风,来得快去得疾。果真如此,经典诗词的弱势地位会有真正的改观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 去中国化 古诗词 北师大 教师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