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老知青再下乡:农民按红手印重走合作化

2014-01-07 21:36:17  来源: 农民日报   作者:刘伟林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老知青贾爱春和徐桔桔(右)在田间视察合作社的大棚。 新华社 图

3

    原标题:重返黑土地圆梦山河村 ——2013年“感动黑河”徐桔桔、贾爱春的事迹

  在黑龙江畔的一个边境小城,40多年前上海、北京、河南、四川等地的7700余名知青将青春写在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今天徐桔桔、贾爱春两位年过六旬的知青姐妹重新回到这片黑土地,带领农民开始了新的创业。

  我们的魂丢在了山河村,要去找回来

   4月初,黑龙江省逊克县齐克镇山河村的田野、河流依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村子远处的一棵大榆树静静地见证着山河村几十年来的变化。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二次下乡创业的徐桔桔和贾爱春。

   1970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徐桔桔和贾爱春分别从上海和河南来到山河村。她们怀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与老乡们一道上山拉柴、下地种田、养鸡、养猪、打鱼、种菜,还给乡亲们带来了文化知识,带来了欢歌笑语,带来了大白兔奶糖、“的确良”。她们在劳动中成长,徐桔桔当上了村妇女主任,入了党。

   1979年,徐桔桔和贾爱春返城。她们人走了,心却始终恋着山河村,同老乡们的通信始终不断。徐桔桔年年给村里的贫困户寄钱。村里的乡亲们每年采到山货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寄给远方的知青。

   贾爱春说,她们的魂丢在了山河,要把这魂找回来。2009年9月,贾爱春重访山河村。此时的山河村已并入了另一个村,成了“屯”,村民连活动室都没有。她马上联络其他知青捐款为村民建一处活动室。在建活动室的过程中,老乡郭齐生向贾爱春提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要求:“我们致富缺个带头人,能不能找一个知青来当村官,带大家过好日子?”这个问题勾起了贾爱春重返山河村创业的念头,也让她想起了昔日的好朋友徐桔桔。

   土地就是我们的命,现在我们把命给你们了!你们没有私心,我们放心

   徐桔桔返城后在上海电影技术厂财务科工作,后来成为上影集团的财务部副主任,退休后被一家韩国公司聘用,月薪过万元。贾爱春把请徐桔桔回山河村当村官的想法一说,徐桔桔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放弃丰厚的收入不难,但徐桔桔年逾九旬的父母住在敬老院,小孙女出生也不过百天,重新下乡简直是笑话。然而从那天开始,贾爱春和徐桔桔每天通一两个小时的电话,说的都是山河村,徐桔桔慢慢地动心了。回到上海的徐桔桔和所有知青们一样,深深地惦念老乡们的生活。在她的印象中,虽然老乡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每一次回到山河村,只是感觉吃的好了,盖了新房,但农民致富的步伐并不快。

   为搞清楚乡亲们的真实想法,贾爱春制作了100多张调查问卷,无记名调查大家是否支持知青到村里当支书。没想到的是,100多户村民都在问卷上选择了“支持”。乡亲们的支持与期盼让徐桔桔燃起了再次下乡的激情。

   对老知青重返乡村的举动,逊克县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2010年9月28日,山河村重新恢复村建制,2011年11月5日,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11月6日,徐桔桔带着组织关系回到了久违的山河村,第二天,县委组织部任命她担任山河村党支部书记。

   徐桔桔这次返乡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备而来的。来之前,她多方请教专家,研究山河村的突破方向。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的构想已经形成。她认识到: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解决家庭分散经营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个体化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走专业化分工的道路,注重科技投入,才能得到高出产、高收益。2012年1月4日,村里注册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贾爱春担任理事长,一对知青姐妹带领村民开始了新的创业。

   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不容易,山河村地广人稀,全村378口人拥有420多公顷土地,老方法种惯了地的农民对合作社心里没有底。同时,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山河村有40多公顷是属于集体所有的机动田。当年村里为了还外债,用极低的价钱把这些田承包给一些村民,一包就是20年。现在要搞合作社,如果这些田不能收回,将影响土地连片,无法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这些田如何收归集体,成了摆在她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她们开会找老乡商量,搞民意调查。调查表收回来时,竟然有98%的村民不仅写上了同意,还在调查表上按上了红手印。不少村民还主动帮忙做工作,说服自己的亲戚、子女、朋友率先交田。一位村民感慨地说:“土地就是我们的命,现在我们把命给你们了!你们没有私心,我们放心。”合作社整合了410公顷土地,连片种植土地达到了360多公顷,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迈出了坚实地一步。

 

  现代化大农业点亮希望之光

   合作社刚刚成立就面临了一次巨大考验。去年,山河村遇到60年未遇的大旱,放在以往,农民将蒙受巨大损失,合作社不仅帮助大家渡过了难关,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山河村地处黑龙江北部高寒地区,北纬49.5度,无霜期在115~120天之间,多少年来农民只能种大豆和小麦,联产承包以来,农民基本淘汰了效益差的小麦,只种大豆。用农药克服重迎茬问题,大豆产量低、效益差,靠广种薄收挣钱。

   徐桔桔和贾爱春首先想到的是调整种植结构,她们从农垦引进先进的德美亚1号和合力两个抗低温早熟玉米品种,让山河村的土地第一次种上了高产的玉米。合作社种植种了173公顷玉米。她们与邻近的团结农机合作社合作用大机械对玉米地进行深松整地,机械化播种、收割,在大旱之年取得大丰收,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1.7万斤,并紧抓市场行情,在收割时就以每斤0.7元的好价钱全部卖出,每公顷土地纯收益达6100元,入社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现代化大农业的魅力让山河村的农民看到了新希望,创业热情高涨。合作社成立后,大面积机械化的耕种,使80%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年过半百的农民裴希洪是第一个入社的,入社后在村里的支持下,利用废弃的小麦晾晒场建起养猪场,去年养了600头猪,春节开始陆续出栏,第一批100头每头能挣300多元,近期猪价下滑也有200多元的收益,今年存栏1000头,出栏2000头,还能给合作社提供有机肥。

   山河村的蔬菜种植出名,以前因销路有限种的不多,加工企业因没有规模也不来山河村收蔬菜。采访时赶上合作社负责生产的刘永河向徐桔桔和贾爱春汇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他们已经同农垦格球山农场谈好,为农场种植专供出口的青刀豆,效益十分可观。

   谈到今年的农业生产,徐桔桔告诉记者,今年继续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效益,除玉米、大豆、蔬菜外,还将利用水源充沛的有利条件开发寒地水稻,这又是一个高产高效粮食品种。她们在种地上既积极探索又十分谨慎。

   知青村官让农村的管理发生了根本变化,山河村已经形成了以“两委”班子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分工合理,合作共进的新型管理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团结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田玉奎告诉记者,在徐桔桔的帮助下,合作社管理全部实现了电脑化。

   目前,徐桔桔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上又有了新探索,去年年底,在山河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基础上,他们又联合其他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逊克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协会以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宗旨,联合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从事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经营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徐桔桔和贾爱春重返山河村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当年的激情岁月圆梦,谱写出了人生新的篇章,也必将建设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老知青二次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记2013年“感动黑河”年度群体徐桔桔、贾爱春的事迹

 

  逊克县奇克镇山河村由于地少人多,是全镇相对贫穷的村屯,全村145户,378口人,集体、个人交叉欠款10多万元,截止2011年底集体除了有23100元的欠款,没有任何公共积累。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算不完的帐,还不完的钱,公益事业一无所有,村民看不见希望”。在村民们的强烈要求下,在县领导和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知青徐桔桔、北京知青贾爱春带着组织的信任和村民的重托,回到了曾她们付出青春的黑土地——山河村。2011年11月7日,徐桔桔被镇党委任命为山河村党支部书记,贾爱春挑起了合作社的重任,经过她们的不懈努力,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山河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桔桔和贾爱春凭借着在大城市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从经济建设入手,认真规划全村建设,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徐桔桔和贾爱春关心群众生活,帮扶生活困难群众3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6件,落实帮扶资金4900元,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如今走进山河村,干净的主干道水泥路足足有六七米宽,道两边的云杉郁郁葱葱。道路两侧一排排安装着崭新塑钢窗的房屋显得格外亮堂,每户人家由蓝白相间的铁栅栏隔开,整齐而美观。过去山河村缺少村民活动场所,贾爱春就自筹资金建成一座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作为村民活动室,取名为“知青会馆”。

  按照规定,国家新农村建设资金逐年按计划下发到村一级的行政单位,由于当时的山河村是个屯,因此,新农村建设项目计划没有山河村的份。要在本就十分困难的逊克县财政中拿到这笔钱,是非常难的。为了落实山河村的项目建设资金,贾爱春先后多次找建设局长和财政局局长协商,遇到局长们开会或有事时,只得在会场外或办公室门口等,有时一等就是一天。最多一天贾爱春在两小时内往返建设局和财政局之间来回6次,贾爱春的执着最终打动了局长们,他们说:两位知青对第二故乡的反哺都做到这个程度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在徐桔桔和贾爱春的不懈努力和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山河村落实了新农村建设资金,实施村内道路治理和村容环境美化亮化工程。2012年山河村硬化村内路面2000平方米,新建铁栅栏1000延长米,完成全村97户民宅木窗换新型塑钢窗工程,改造农村泥草房2户120平方米。目前全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7 %,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有线电视和宽带入户率98%,新农合参保率达99 %,村民生活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局面。这是徐桔桔和贾爱春到山河村后办了一些实事。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徐桔桔和贾爱春在回山河村前就开始多方请教专家,确定了山河村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的构想。回农村就是要办农民种植合作社,宗旨是:组织起来,共同富裕。为了组建合作社,2011年内,徐桔桔在上海和逊克县之间跑了5个来回,贾爱春更是在上海、北京、黑河之间跑了12趟。经过她们不懈努力的工作,2012年1月4日,注册成立了逊克县边疆是种植合作社,贾爱春任法人代表及理事长,这一对知青姐妹带领山河村民开始了新的创业。

  合作社成立之初,最大的难题是村里的机动田。山河村有农田420多公顷,其中40多公顷是属于集体所有的机动田。当年村里为了还外债,用极低的价钱把这些田包给了一些村民种植,一包就是20年。现在要搞合作社,如果这些田不能收回,将影响土地连片,无法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这些田如何收归集体,成了摆在徐桔桔和贾爱春面前的最大难题。经过徐桔桔、贾爱春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感动了老乡们,不少村民主动帮忙做工作,说服自己的亲戚、子女、朋友率先交田。村民感慨的说,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就是县长来收也不给,因为知青没有私心,把命交给他们我们放心。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全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共整合了405公顷土地,全部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连片作业,山河合作社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迈出了坚实地一步。

  山河村地处黑龙江北部高寒地区,北纬49.5度,无霜期在115~120天之间,多少年来农民只能种大豆和小麦,联产承包以来,农民基本淘汰了效益差的小麦,只种大豆。用农药克服重迎茬问题,大豆产量低、效益差,靠广种薄收挣钱。

  徐桔桔和贾爱春根据县委县政调整种植结构的要求,从农垦引进先进的德美亚1号以及利合16二个玉米品种,合作社当年就实现种植玉米173公顷。采用大机械对玉米地进行深松整地,机械化播种、实现了一次播种保全苗。质量效益也大为提高,2012年在遇到了60年未遇的大旱的情况下,依托大面积机械化耕作的优势,合作社不仅帮助大家渡过了旱灾,而且在大灾之年还实现了增产增收。年终结算每公顷玉米纯收益达6100元,效益较土地流转前增加2000元,使合作社的成员们尝到了甜头。

  山河村的蔬菜特别是大白菜在逊克县是出名的,打造绿色品牌需要大量有机肥。在徐桔桔、贾爱春的大量支持和帮助下2012年秋由5家村民投资8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喜红养猪场。猪场占地总面积5400平方米,已建成猪舍1100平方米,料库300平方米水泥台1000平方米,。现有母猪47头,育肥猪180头,小猪仔300头,年出栏数1000头。2013年还要扩建新猪舍1000平方米,年出栏数2000头,力争达到千万头养猪场的规模。养猪场的建立满足了蔬菜有机肥的需求,为大力发展生产无污染的绿色蔬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合作社成立后,大面积机械化的耕种,使80%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大家不但可以出门打工,更可以兴办其他产业,村民们致富的途径更多了,创业热情更高了。据2012年终统计,全村当年外出打工的收益比2011年增加了33%。

  2012年,在山河种植专业合作和团结农机合作社的肠道下,联合其他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逊克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协会以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宗旨,联合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从事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经营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徐桔桔和贾爱春重返山河村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当年的激情岁月圆梦,这真是名符其实的“重新收拾旧山河”。当年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现已近乎成了老太太,头上的青丝变成白发,但她们胸膛里依然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谱写出了人生新的篇章,也必将建设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