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燕姿是一个名字,孙燕姿也是一种青春,孙燕姿还代表一种情歌品牌。对于很多80后、85后,甚至90后来讲,听孙燕姿的情歌长大,还是青春成长的一部分。当情歌成为记忆的一种,当情歌成为青春的一种,在这片情歌的土地里,也就会发生许多和情歌有关、和孙燕姿有关的故事。一路上燕姿的歌声总是陪伴着我们度过许多心碎的时刻,再听这些情歌你又想起了什么?

  • 《在,也不见》

    不管你在或不在

    我爱或不爱

    不想就不酸也不甜

    孙燕姿的新歌《在,也不见》,并非出自她的金牌搭档:二李或二包,而是来自洛杉矶的音乐人梁思桦,两人也是在《Radio》之后,再度携手合作。林夕的歌词,再度营造了一个在见与不见徘徊,却终于下定决心不见的纠结故事。“不管你在或不在,我爱或不爱,不想就不酸也不甜”,情歌的悟,即使达到如斯境界,也终会透着许多不甘和难舍。而相比孙燕姿早期刻骨的情歌,如今的她在处理这首歌曲时,让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她似乎真的“在,也不见”,全程几乎没有发力的声线,也让这首歌曲意境里那种疲惫和解脱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民谣那些事儿:当她再次开口的瞬间,时光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白衣T恤色彩斑斓的球鞋。然而,我开始懂了我怀念的是遇见尚好的青春。 

  • 《和平》

    爱是固执的

    我只要在兵慌马乱中找到和平

    和平对待你

    不掉泪是因为好多事还要努力

     虽然孙燕姿首张同名专辑里,最经典的是《天黑黑》这首歌曲,但《和平》同样是让燕姿歌迷念念不忘的一首作品。《和平》当然写得不是世界和平,而是希望在爱的世界里,彼此微笑面对,和平地面对一段爱的旅程。年轻的情感世界,总是充满了爱与恨的两个极端,和平的意义因为当时的个性,最后却造成了战火弥漫的结局。有些感情的失与得,至今回想起来,都是源于“和平”二字。

    @林完勇Switch: 不管是世界的和平,还是每个人个人生活的和平,都很重要。我愿意永远的相信你。

    @Miss文迪:每看到星爸爸的红色杯子,就感觉这一年又快要完了。然后,想起这首歌的这一句 “不掉泪是因为还有好多事要努力”。

  • 《开始懂了》 

    用心酸微笑去原谅了 也翻越了

    有昨天还是好的

    但明天是自己的

    开始懂了 快乐是选择

    在《开始懂了》这首歌曲里,面对悲伤的分手,孙燕姿也是以温柔面对,几近平静地吟唱,反而更会给人一种锥心之痛。这似乎也是孙燕姿情歌的一种特点,即使爱再伤、情再痛,她也不会在演唱的过程里失去控制,由此形成一种洒狗血的戏剧性,而只是选择以一种非常克制的方式,将感动留给你们,将残忍留给自己。

     @欠蕊蕊:跨年演唱会的时候再次听到孙燕姿的《开始懂了》,一下恍惚,那么多年都过去了,好多梦都醒了。现在反复听来,那时候还是太年轻,好多东西都没有懂,却逞强说懂了…

    @我只吃饭不刷碗de:听着孙燕姿的开始懂了,忽然想起来了他,在爱情当中,往往女生是被动的,然后越陷越深,这次的感情让我害怕,有半口气总是吊着!我的安全感很低,不愿意轻易去相信一个人,这种不安全感带给我的是我一次次的想放弃,看不到他对我的付出。

  • 《风筝》

    从前的我们哪儿去了

    路太远我忘了

    如果你想飞我明了

    你自由也好

     孙燕姿的情歌有很多,但却不同质化,像《风筝》这首歌曲,就用“风筝”来比喻两个爱人间的联系。而孙燕姿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在主歌部分也以一种几乎哽咽的方式,表现出爱情的一种脆弱感,那种至情至性的演绎,绝非音准和唱功可以复制并超越的。能把《风筝》唱得像《风筝》的,也只有孙燕姿了。

    @Simona-x :睡前跟狒狒聊了天,从微微难受到豁然开朗,想起很多青春时候的事虽然才时隔两年,不过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宝贵的时光了,带给我那么多感动的人儿,你们都好吗。

    @Dec-Lisa:听着《风筝》看着书里的文字,那些让你流过泪,擦身而过的人,那些让你快乐,陪伴你的人,现在他们在就好。

  • 《我不难过》

    终于你开口向我诉说她有多温柔

    虽然你还握着我的手 

    但我已不在你心中

    听孙燕姿的这首《我不难过》,确实会有种歌词里唱的那种画面感:“我不难过这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眼泪会流我也不懂”。孙燕姿的情歌,有时候总会有这种两面性,明明不难过,却是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以为洒脱和解脱,其实却一直没有挣脱。就像新歌《在,也不见》里所表现的那样,说不见和说不难过,其实不代表真的不想见和不难过。这种情感的立体性,一方面让情歌更真实,一方面也让情歌更催泪。

     @Uuu:七八年前第一次听就喜欢上了,一直哼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今天我也成了其中被舍弃的女主角。

  • 《同类》

    天 亮了又黑

    我过了好几岁

    心 暖了又灰

    世界有时候孤单的很需要另一个同类

     “我拉住时间,它却不理会,有没有别人,跟我一样很想被安慰”,由失恋的人组成“同类”,可能只会让孤独和忧伤无限放大,而在这个失恋的“同类”群里,如果有孙燕姿的歌声陪伴,则可以最大限度起到慰藉的作用。有时候,情歌就是这么一种镇痛剂,可以在你最低潮的时候,慢慢平复你的暗黑情绪。在“同类”的世界里,找到一起听孙燕姿的“同类”,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孙燕姿现象”。

     @VAN:《Stefanie》这张CD陪我走过了复读的一年。而清早和夜晚的路上,是同类,让我走完家和学校之间那段孤独的路。

  • 《完美的一天》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大的落地窗户

    阳光洒在地板上

    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完美的一天》在孙燕姿历年的主打歌里,算是一首比较另类的经典。它既不像《绿光》那样跳跃激昂,也不像《开始懂了》那样让人黯然神伤。出自国内摇滚音乐人虞洋之手的这首作品,以一种非常舒服、慵懒,却让人感觉阳光灿烂的气质,也描绘了属于孙燕姿的乌托帮。而事实上,《完美的一天》不仅是一个完美的寓言,最终也确实实现了,有情人终有完美的一天,也让孙燕姿的情歌世界,也有云开雾散的一刻。

    @ 袁袁是个大脸妹:晃晃荡荡在车窗边,刺眼的阳光洒落在疲惫的脸庞上,耳机里播放着孙燕姿的《完美的一天》,放空一下不需要思考的brain!谢谢这一天!

  • 《我怀念的》

    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   

    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  
     
    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  
     
    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  
     
    一首关于生活中有了小三的情歌,后来也有萧敬腾 、泳儿和李代沫等歌手陆续翻唱过。“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那种欲爱想放,欲放还爱的感受,最终也以“我怀念的”这样一种主题和方式,呈现了当理想的爱情遭遇现实的生活后,那些种种的不堪。曾经甜言密语,后来痛苦分离,那种被情俗所折磨的青春,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ConyMi: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后来见过的太多人都比不上你。

  • 《当冬夜渐暖》

    当冬夜渐暖 当大海也不再那么蓝

    当月色的纯白变得阴暗

    那只是代表快乐不再那么简单

    当冬夜渐暖,或者秋夜渐凉,其实有些不明白的事情,最终也依然不会明白。爱情或许是人生最困惑的一个命题,以至于就算是创作和演绎情歌,都能成为一种伟大的职业。因为这些作者和歌手,往往可以在一个具体的案例里,写出爱之千回百转,那种无穷尽的爱舍难离、悲欣交集。如孙燕姿,就是人生情感课的一个导师,用一首首情歌,温暖寒冬、慰藉人心。

     @stef :当冬夜渐暖……当青春也都烟消云散,当美丽的故事都有遗憾……只有这么喜欢了,一瞬间长大后怀念一下无忧与疯狂的青春年少。

  • 《克卜勒》

    一闪一闪亮晶晶

    多像你的身体

    藏在众多孤星之中 

    还是找得到你

    《克卜勒》无疑是孙燕姿最科学的一首情歌,来自才子Hush的创作,更是将关于“克卜勒”的天文学知识,通过这首歌曲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普及。虽然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但孙燕姿在对《克卜勒》的演绎里,依然可以看到那种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那种义无反顾的冲劲。没有那种要死要活的自怨自艾,往往能够在情歌中给人一种力量,恰恰也是孙燕姿情歌的最大特点。

    @Imshane: 发行两年半我才入手这张孙燕姿的克卜勒,首版做的很用心,碟片不准备开封了。感觉北京巡演就在昨天,温馨的万人大合唱,成为心中永恒的感动。

    @珺珺君SOLSTICE :两年了,从克卜勒开始脑残,当下还是如两年前一样不成熟稳重却多了烦恼,和人相比与歌相伴的时间更多吧。

  • 文末故事:

    终于再次听到燕姿的新歌《在,也不见》,从微博上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评论,一路看下来,却觉得这些故事中最让人动容的部分,不是来自于分离,更多的是来自于分离后的不再相见。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丁无畏  的小故事:

    曾经有一个交往四年的前任,分手后两年都杳无音信。直到今年春节,因为一篇文章的机缘和他见了面。两年里,我无数次幻想我过我们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再次相见,也许是学校旁我们经常偷偷牵手的小路,或许是LiveHouse里某个我们都爱的乐队的现场,或者是商场里的擦肩而过,但我从没想过是在春节时的烧烤店。那天周围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我突然觉得跟他之间的距离那么遥远,想必他也一样。那个我曾爱过的在杂志上事实评论上写批注的男孩,终于开始每天关注一些猫猫狗狗,那个他曾爱过的翻墙撒野的女孩,也终于化妆穿上了高跟鞋。

    于是我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再见”都是为了重逢。有时说了再见,之后也不见,才是对这二个看起来有些隆重的告别词汇最好的尊重。在彼此最美丽时相遇,在缘分散尽时分离,怀揣着对往昔的记忆与未来的幻想独自前行,在也不见,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统筹│孙腾  责编│吴冰芬  文│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