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河南日报联合做报道 将新闻教学实践结合

2014年06月24日16:32  中国新闻出版报 收藏本文
《河南日报》《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版面 《河南日报》《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版面

  □对话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陈昌凤 本报记者 袁舒婕 实习生 宫雪

  本期聚焦

  新闻教育改革

  编者按 又到毕业季,当我们习惯性地将镜头对准新闻高校及行将毕业的学子,清华大学与深圳大学的两个不寻常的“动作”进入我们的视线——前者与《河南日报》联合策划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让学生深度参与采写,将新闻课堂开在媒体一线;后者将毕业设计——而非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后一次作业,把学生“扔”到社会里对社会新闻选题进行实地调查采写,让实战完成对其新闻业务的锤炼。两个动作都在业界掀起了强烈反响,而这仅仅是两大新闻院校着力新闻教育改革的“冰山一角”。

  自现代新闻学教育诞生以来,培养职业记者就是其重点发力的目标。然而,此前新闻教育之痛痛在经过专业培养的人才却往往“不实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教学滞后于实践。尽管各大高校不乏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由于体制、教育学术化导向及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中国新闻教育有时会处于“偏理论轻实践”“虽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的尴尬之中。

  如何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让新闻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符合行业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本期《传媒周刊》聚焦两大高校的探索与思考,以期为中国新闻教育及其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清华大学与《河南日报》联合烹制新闻大餐

  5月20日~6月1日,《河南日报》以12个整版的规模,连续刊发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该报联合策划的大型系列报道《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该组报道由《河南日报》资深记者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2名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联合采写,其中包括对成思危、任玉岭、葛剑雄、樊锦诗等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采访。

  学校与媒体联合策划、学生与资深记者“结对子”采访——这已经不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河南日报》的首次合作了。2007年,双方合作的处女作《在京创业的河南人》系列报道就曾摘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主流媒体和当地党政部门合作推进新闻实践,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用建设性方法报道、思考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度比较高,在就业时就有一种担当和建设性的态度。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有两点,顶点课程和浸入式教学。顶点课程即学生整合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产出具体成果;浸入式教学则是让学生按照新闻从业的标准流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固定工作量,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下,无论是成就感还是压力,都与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接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针对本科生的新闻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完全覆盖。”谈到与业界联合策划、联合采写大型报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表示,对清华大学新闻专业的师生来说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计划、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这个2002年才成立的年轻学院,不断摸索着以实践教学为鲜明特色的新闻教育改革之路,不断探寻新闻教育应如何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需要,塑造良才。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希望通过与两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的对话,探究当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出路。

  聊实践:

  重在培养学生的建设性立场

  《中国新闻出版报》:此次清华大学与《河南日报》共同合作的《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报道准备了多久?参与的学生有何收获?

  尹鸿:丝绸之路这一选题具有专业性,所以我们提前一个月给学生们介绍它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下新政,并对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培训。这12名学生在系列报道中担任了采访、现场翻译、撰写初稿等重要任务。

  陈昌凤:我们其实一直在做这种尝试,只是这次将实践搬上了印刷版面。在这个过程中,王君超等老师花了很多功夫指导学生,大家一起开策划会,学生实践了新闻技能,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国情。这种实践的效果比单纯的课堂学习要好很多,能够有的放矢,在情景中与现实联系,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追求。参与的学生都表示,与记者一起做策划和采访很有收获。

  《中国新闻出版报》:学院与业界合作对学生就业和职业认知方面有何意义?

  尹鸿:去年学院与国资委、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三方合作组织“清华学子进央企”活动,将“大篷车”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企业一线;与搜狐合作推出由学生参与采访报道的多媒体作品《2013新闻背后——年度风云记者》。而每一年,学院都会举办暑期工作坊,选择一个地区让学生“蹲点”一个月、做全媒体报道,如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东北农垦兵团等。

  这些实践第一个功能是面向主流。我们大部分都是和主流媒体或者当地的党政机关合作,“面向主流”就是了解主流社会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的建设性立场。

  第二个功能是国情教育。通过我们暑期工作坊等形式走基层,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国情,增加他们的职业责任心,并培养其国情意识。同时,这些实践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越出去走就越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

  谈问题:

  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中国新闻出版报》: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尹鸿:主要问题是书本上的新闻理念与实际的新闻工作之间会有所冲突。比如学生出去之后会发现与其理想中的工作有所偏差,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磨合。怎么去正确对待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平衡点,既不能是一个绝对理想主义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实际,新闻报道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社会前进。

  《中国新闻出版报》:媒体需要新闻专业“通才”还是非新闻专业的“专才”?

  陈昌凤:很多媒体想找专业性的人才,这些人尽管上手不快,但是后劲很足,我们也在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至少有一个二学位,如经济学、法学,使之变成专业型的传播者。像财经新闻这一领域,学院也会开设课程,督促学生去跨学科学习。

  我认为,大学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某个专业的知识,学习能力是从事新闻行业最根本的东西,要让学生们了解国情、掌握传播技能以及与社会打交道的方式。

  话改革:

  浸入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中国新闻出版报》:有专家评价学界与业界的合作是“大学新闻教育的走转改”,您觉得未来这种模式将如何发展?

  尹鸿:现在我们既“请进来”也“走出去”。“请进来”就是请业界专业人士来讲课;“走出去”的合作每年会有主题性的策划,比如我们与中宣部合作,学院的老师出去挂职,从事一些中层管理工作,同时业界的人也会到我们这里挂职。

  此外,与《河南日报》类似,业界的一些主题性、重大报道活动,我们也会参与。

  《中国新闻出版报》: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改革还有哪些尝试?

  尹鸿:几年前我们针对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就已经开始用实践作品来代替学术论文。2012年3月,《文汇报》3次刊发的乡民口述实录,均摘自题为《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的调查报告,这是我院教授李彬指导的2008级硕士研究生曾维康的20万字的实践作品;今年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用新闻作品(纪录片、深度报道等)来替代学术性论文,还在网上开放了答辩直播,点击率接近1万。

  此外,我们设立了一个名为“清新传媒”的学生全媒体实践平台,包括报纸、电视、APP、微信等,它不是一个学生自娱自乐的东西,而是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介,清新传媒的所有实践活动都依托于对应的工作坊,目前开设有清新时报工作坊、清新视界工作坊、清新网工作坊等。工作坊内,学生进行的是真实的实践活动,做报纸、做节目、做网页,最后都会呈现在相应的媒体中,与公众见面。有的新闻被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转发,也引起了一些社会反响。

  陈昌凤:我们在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培养计划,2009年更新过一次,侧重低年级的“宽”与高年级的“专”。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进入专业课组,在某一方向更深入地去钻研,课程虽只比其他学生多2门~3门,但是实践会得到强化,也就是国外的“顶点课程”,即学生整合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产出具体成果,支持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帮助学生从课堂教学过渡到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我们在进行第二次更新,下学期会增强数据新闻的培训,包括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等。

  通过清新传媒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实践为导引的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坊的方式打造浸入式实践平台。学生按照标准流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固定工作量,报纸必须按时出版,栏目必须按时上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下,体验完全真实的实践过程,无论是成就感还是压力,都与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接近。

  《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教育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尹鸿:当前的新闻教育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理念上的冲突,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对新闻的那份热情和理想的同时,使之符合新闻行业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最大的挑战。我们请业界的人来上课的原因,就是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是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但这一点不是大问题。学生们的适应能力非常好,像清新传媒这个平台的很多尝试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有时候老师在吸收新技术新理念的能力上未必走在学生前面,一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老师应进行一些引导,为他们带来一些视野上的改变。

  陈昌凤:清华大学在新闻教育方面是精英式的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有跨课程式融合,一位老师只是课程的一个环节,整个教育体系由很多老师一起来完成,学生们可以得到老师们的共同指导。具体到新闻实务,也是从理念、规划到最后操作、落实,每个环节都有老师指导,学生的新闻作品除了上线和上版面之外,还通过优酷、土豆、爱奇艺等推出,直接对接媒体并且反响热烈。比如在去年毕业季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小琴带领学生做的视频《毕业 我们重新出发》,在56网刚上线没多久就获得了3万的点击率。

  1+1>2的尝试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 陈贞权

  今年5月,《河南日报》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策划、采写的大型系列报道《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隆重推出,社会反响强烈。在这次学界与业界紧密的交流合作中,我们看到“90后”清华学子的敏锐观察力和思考问题的新颖视角,以及对新媒体熟练的掌控能力,令人钦佩。但在新闻实践中,也存在着对方针政策、国情省情了解不够深入、领会不够透彻的问题,学生在参与新闻实战时,对主旨把握能力不足,在新闻的深度开掘上有待于提高。

  新闻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科学,至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现实条件下,新闻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有很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经济诉求,抛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单纯讲新闻要素、新闻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新闻学界须经常参与业界的实践,教学才能不至于太脱离实际,片面追求理论。

  许多人认为,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应该像医学等应用学科一样,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供他们进行实践;教师也应该像医学院一样,既是教师又是医生,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必须拥有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修养的新闻教师。在国际新闻教育界,通常要求教师具备中长期的媒体从业经验,例如全美五大最佳新闻传播院校的教授,大多拥有10年以上媒体从业经历。而我国很多新闻传播院校的教师,都是新闻专业的硕士、博士,缺乏媒体的从业经历,无法把自己的实战经验同新闻理论结合,进行融合授课。

  此次《河南日报》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派出的都是资深记者,至少有着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还有4名同志拥有新闻系列正高职称,他们亲自带着学生采访,从破题到撰写、修改,都手把手地亲自传授经验,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生实践不仅体现在采写技能的训练上,更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新闻写作。在此次采访活动中,清华学子们通过研究材料、实地采访,了解了河南——这个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化大省的省情;深入探究了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拥有的优势、面临的机遇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既是一次成功的新闻实践活动,也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样,与新闻学界合作,也使得新闻业界避免脱离理论、脱离新闻理想太远,太过于世俗化、功利化,有助于增强业界的激情抱负和新闻理论修养。

  此次合作给予我们很大启发:学界可以利用在选题策划、判断新闻价值、资料分析、人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多参加新闻单位的重点报道。一方面可以避免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有助于积累生动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双导师制”的教学实践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

  总之,业界、学界联手对重大报道活动进行策划与实施、探索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路径是非常值得期待和推广的,所取得的效果是双赢的,甚至是1+1>2的尝试。

(编辑:SN009)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邓小平唯一孙子主动下基层兼任镇书记
  • 体育内马尔两球巴西4-1出线战智利 西班牙3-0
  • 娱乐李小冉晒牵手照承认结婚 否认怀孕:误会
  • 财经奥神幕后老板富豪李苏去世一年仍未下葬
  • 科技策划 | 脸萌爆红背后:被称月抛产品
  • 博客马未都:女知青神评论被哄堂耻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南替考谜团:考生称苦读不如找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