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珞珈副刊 >> 正文

青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05-29 16:12 来源: 作者: 张子潇阅读:
A A A

“你是谁?”

­“我是武大人。”­

“你在哪里?”­“珞珈山上。”

­“你在做什么?”­

“看风景。”­

“你喜欢看风景?”­

“我喜欢樱飘若雪,喜欢秋桂飘香,喜欢红枫满山,喜欢腊雪寒梅,喜欢在东湖读卢梭,喜欢在老图听巴赫,喜欢教四那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喜欢情人坡读书的漂亮女生,喜欢躺在奥场的草坪上看星空,喜欢在春日里的教五广场放风筝。我喜欢手中的线越拉越长、越拉越紧的感觉。”

“你放飞了什么?”

“孤独,压力,失望和理想。”

“和你一样的人多吗?”

“很多,能坐满整个珞珈山。”

“你是哪里人?”“我是武大人?”

“为什么说自己是武大人?”

“因为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和故事留在了这里。”­

“离开后我们都失恋了。”­

“因为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这里。”­

­

门总有一开一合的时候,关掉,你就被挡在了门外。而武大从不这样。她永远宽容地接纳,却也给你出走的自由,这,应该就是大学之“大”吧。­

有人说大学校园有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那武大不知道有了多大的福,虽然国内也有好多所大学临山,但极少有将一座山归并入校园之内的,而武汉大学却完完整整包括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等好几座山。­

珞珈山常年葱郁,又在学校之内,东湖之旁,绝对没人打扰,静静地生长得很好,我依然希望它和学校一起矗立千年万年,互相交吐各自的气息。­

在武大里,你会迷路,在武大里,你又不会迷路。路很多,又不是直直方方,清清楚楚,错落曲折而又四通八达,很多路不过百米,两条不知其向的路又赫然出现,而四周被树掩着,看不到参照,一路下去,不知方向,等到弄混了自己的头脑,要找的地方却柳暗花明,豁然眼前。但就是这些路,像一条大树的枝枝躯干,层层展开却又紧紧地相凝,把武大连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你在树林相掩中找到一座教学楼,墙面上已经爬满了常春藤或爬山虎,你第一眼觉得楼小,门小。进去转了一圈,出来就定会感慨,如当年的我一样:我被骗了,里面大的找不着北。然后就会感叹这所大学的精神,真不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武大是有这种气质的。­

武大的早期建筑,名震中外。武大的早期建筑大都是中西合璧的精品,也是中国早期建筑学的典范。早期建筑一种主要的特色是:建筑的正体上是灰色的墙体,修得非常工整和雄伟,和那些年代修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的风格很像。而在房顶上,又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宫殿的飞檐结构,铺着蓝色的琉璃瓦,钩角的屋檐上还有些动物的石刻。这是武大早期建筑采用的最普遍的风格,包括新老图书馆、樱园食堂、文法学院、老斋舍、宋卿体育馆、教四等最重要的一批建筑。­

如果你在一所现代大学就读,那么当你走进武大,走进这些建筑,你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兴趣以及感到非常羡慕。因为就现在的建筑眼光来看,武大那个时代的建筑在现代绝对是“不走寻常路”。但它们虽老却不过时,那种魅力不是现在任何一栋建筑能拥有的。在里面走,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发现感,观赏感,很多处细节让你不得不感叹这里设计者的匠心,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没有特色的钢筋楼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

我一直是认为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我踏进老图,宽大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还是武大每个学生的最后一站,它的顶上是武大整个学校的制高点,因为保护,平日不轻易开放,但对离校的毕业生,每人允许登高一次。站在顶上,看着葱郁环绕的校园,一阵阵情绪往上涌。我看见好多同学偷偷地低头抽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我到了武大的樱顶宿舍(即老斋舍)才知道的千字文。空旷幽深的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精致的木牌,上面赫然刻着:天字斋,一下把历史塞到你怀里,于是住在这里面的人被我们戏称为住在文物里,事实也的确如此。­转眼间,我却要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离开武大妈妈的身边,即将毕业的我有太多的不舍,在此记录下最美好的时刻,我爱的母校,武大。

(编辑:冯林 实习编辑:丛彩宏)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