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穹顶之下》到底有没有科学错误?

2015年3月4日 20:59 阅读 85万+
昨天写完那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以后,有小伙伴追问:那《穹》片到底有没有科学上的错误呢?
这么说吧——
1. 煤铁石油医疗等行业的问题我不懂,不过在大气科学领域,柴静已经出示的数据(请注意“已经出示”四个字)是没有硬伤的——这一点必须要首先阐明!

2. 在数据选取方面,我认为柴静带有某些偏向性——或者,至少是比较随意吧。
比如在第二章,柴静携带PM2.5采样仪24小时,然后把采样结果送去,我相信这24小时的数据她肯定不会造假的。问题在于——
(1)这24小时到底是哪一天?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一天?还是北京空气最干净的一天?还是北京空气状况最具代表性的一天?
那什么叫最具代表性呢?
比方说,我们先对北京全年的空气质量做一个整体评估,假设我们发现它大部分时候都处于轻度污染的状态,那么我们就找轻度污染的一天来做这个24小时的采样,这一天的代表性就比较强。而如果你随便找一天,或者故意找最槽糕的一天,或者故意找最干净的一天,那其实是不太有说服力的。
但是,从视频上看,我们并不知道柴静找的是哪一天,更不知道这一天到底有多大代表性。

(2)在作24小时采样时,你都处在什么环境中?你是在有空气净化器的室内呆着?还是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呆着?还是在尾气呼啦啦排放的大街上站着?
从视频来看,有几个短促的镜头,似乎表明柴静分别在办公室、超市、厨房、马路、地铁、卫生间、卧室,基本是符合普通市民活动范围的。
不过有一点,请注意厨房。中国常见的烹饪手段,比如炒煎炸,分分钟就能让室内PM2.5飙升。
我可以说得极端点,假如柴静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北欧某个空气质量巨好到无敌的小城,只要去厨房里按照中国烹饪习惯爆炒上3个菜呆上15分钟,出来以后把采样膜送去检验,里面一样也会有各种致癌物。而这显然跟这个小城整体的空气质量无关。
 
再比如,柴静在展示NASA提供的卫星图片时,说“这是2012年,北京的上空”——可是图片却是2012年1月10日的。
2012年1月份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雾霾最猖獗的时候,用这个时段的图片来代表整个2012年的状况,是否存在误导性?
在这句话之后她,接着说“2011年,12月的北京”(配图为2011年12月10日),“2010年,华北上空”(配图为2010年1月18日),“2009年,华北上空”(配图为2009年10月28日)。
请读者自行判断。

说到这里我有必要强调一下:
第一,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否认北京的空气质量很糟糕,事实上这已经无法否认除非你瞎了同时咽喉和鼻腔也都失灵了。

第二,这种偏向性的数据选取,其实也还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
因为,这部片子不是科教片,它不需要非常严谨;也不是中国空气质量年度调查报告,不需要非常全面;它的所有素材选择,毫无疑问都是为了主题服务——但是这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就像一个人写文章表扬某地社会风气好,列举了很多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的故事来烘托主题,他也不用非要加一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去年我市的犯罪率有XX%,同时在拾金不昧的人里有一位其实是老公捡了老婆的钱包……”之类的话来保障严谨。
当然了,这种一切为主题服务的片子,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感到略微甚至严重的不适感,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一种——额,类型片

3. 在数据解读方面,有一个明显的逻辑暗示,我认为是不适当的。
柴静给出一幅图,然后解释说:“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
 
什么叫“随之”上升?就是说,因为PM2.5上升了,所以人群死亡率也上升了,这就叫“随之”上升。
但是,请注意:
第一,两个都在上升的数据,是否真的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还不一定。
第二,两个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东西,是否具有逻辑因果性,这更不一定!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里再用一遍:
某学生宿舍楼长大妈长期观察男生楼某男生和女生楼某女生,发现他们俩经常都在早上7点50分出门。楼长大妈兢兢业业统计了整整一学期的样本量,基本如此(高相关性)。天呐这说明神马?
楼长大妈一分析,这有如下几种可能(逻辑因果性):
1. 因为女生要出门,所以男生才出门(矮油好甜)。。。。。。。。。。。。。。。。
2. 因为男生要出门,所以女生才出门(你想得美)
3. 因为男生和女生都要去上课,走到教学楼10分钟正好8点打铃,所以出门时间恰好一致(世界真无趣)
4. 不知道(大妈忙着呢)
然而,楼长大妈二话不说毅然决然就选择了第一种可能,四处八卦这男生狂追这女生……
——对于生活中的逻辑荒谬,大部分人还知道躲,但涉及科学问题,则总有人前仆后继地往“相关性=因果性”的大坑里跳。
举例完。

当然,有人说,那柴静也没说“PM2.5上升导致人群死亡率上升”啊!
是的,她没说。
但是,请你把“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这句话,连上后面的“前卫生部长陈竺的测算结果是,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读一遍。
你要非说她毕竟就是没这个意思,那我也没办法。

出现这样的逻辑问题,有两种可能:
第一,柴静的确不懂得【相关性≠逻辑因果性】的道理,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是个非常常见的逻辑误区。
网络上盛传的各种诸如“因为近年来沙尘暴少了,同时雾霾多了,所以是三北防护林挡住了大风来吹散雾霾”,“因为某人吃了某药,并且某人死了,所以是某药把某人药死的”之类的,无不尽出于此。柴静不需要在所有问题上比所有人高明。

第二,她懂,但她打了个擦边球,一方面保证自己并没有明确表达,另一方面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暗示。我希望不是这种。

最后我要说的是,
1. 《穹顶之下》这部片子,在大气科学方面的数据、结论和引述,不存在硬伤。在数据的选取上存在偏向,在数据的解读上存在逻辑问题。
但是,对于柴静这样一个外行来说,能把片子做到这个程度,我认为已经非常难得了,即使存在上述问题,也完全当得起“瑕不掩瑜”四个字。

2. 我个人对这部片子的态度,是“有保留地支持”。
一方面,我赞同她总体上符合科学事实的论述,略有瑕疵也在我的承受范围内。
同时,我佩服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影响——毕竟雾霾问题的确很严重,而且的确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的确需要尽量多的民众都来重视、有所行动。在这一点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比她取得更大影响效果!
另一方面,我不太赞同的是,她在延伸观点部分,过于强调环保的正当性,而忽略了经济成本的复杂性,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文章中说过,不再赘述。
——不过这属于价值判断,见仁见智,无需强求。我虽然表示不太赞同,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她所代表的这种立场在中国彻底消失的话,那会更加可怕。

至于,说到某些“风格”问题——各位,类型片一定有其特定受众,是不是我自己其实并不重要。

最后的最后,我想跟某些人说,你们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环保,而是把自己的阅读水准扩充到10个字以上,这样就不会一看见《《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酱紫的标题,就跳出来蒙眼抡王八拳大骂我为什么不支持你们的神了。
——当然我知道以你们目前依然停留在10个字以内的阅读水准,你们应该是看不到这一段的。

想看什么?带你去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