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揭秘中国股市天量交易资金从哪里来
■阎 岳
中国股市成交量迭创新高。在11月28日两市成交量成功超越美股历史上的成交量峰值后,12月1日仍维持在6908亿元的高位。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问,中国股市天量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中国股市天量资金的形成与融资余额的高涨分不开。
在10月29日之前,上交所融资余额已经高达4400亿元。从10月30日开始,上交所融资余额从4434亿元开始一路飙升至11月28日的5290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的走势与上交所基本一致,但融资余额低于上交所。截至11月28日,深交所融资余额为2899亿元,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高达8189亿元,而同期两市融券余额仅64亿元。8189亿元的融资余额,与年初的3474亿元相比已经翻番有余,且增加的融资融券余额已达到过去四年增长的总和。
融资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行为。可以用来放大资金的利用率与做空机制,但同时也会放大风险。两融余额,尤其是融资余额的不断增长,说明市场正在加杠杆,这对股指的拉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融资余额的不断增长,关于监管层或对融资融券余额进行总量控制的说法,也开始在坊间出现。但分析人士认为,从融资融券业务开始试点时,监管层就非常审慎,因此总体来讲,目前两融的风险是可控的。除非股指出现大幅下跌,大量融资客户需要被平仓。
从现在的情况看,交易所并没有控制融资余额的想法,反倒是出台了搞活融资融券的积极政策。比如,上交所近日下发通知,投资者可于12月1日起,利用融资融券信用证券账户申购沪市新股。业内人士认为,放行信用账户“打新”将拓宽投资者申购新股的渠道,同时也便于投资者在不减少信用担保品的同时,参与新股申购。
其次,社保投资新规刺激国内其他资金进入股市。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中国境内市场投资运营,也可以在境外市场投资运营。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科学配置经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征求意见稿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社保可在境内外市场投资运营引发了其扩大入市规模的猜想。
第三,A股市场赚钱效应的显现催热了沪股通。
沪港通自11月17日通车以来,已有两周时间,“南冷北热”仍是常态。相比于港股通,国际资本对A股更显得青睐有加。沪股通为A股注入了400多亿元的新鲜血液。A股市场近期所迸发出来的赚钱效应,将刺激QFII、RQFII等境外资本加速流入国内资本市场。
中国股市能不能维持这么高的成交量,需要密切关注融资融券余额的变化,这一点相较于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来说,更具有直观的说服力。
责任编辑:刘万明 SF054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