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每日提供高质量新闻资讯

头图

冯小刚最近不开心,正是这种「愤怒」造就了《私人订制》

《私人订制》

如何评价《私人订制》?

关雅荻,filmmaker...trail runner...

最近《私人订制》上映了,冯导有点不开心,发了一连串的微博,矛头指向“影评人”,这事本身其实挺无语的。。。

我在万达CBD9号厅看的首映晚上10点的第一场,满场。

说下面的话之前,必须表明态度,冯小刚一直是我最喜欢、最偏爱的内地导演,他才华横溢,但并不是天才,他知道观众需要什么,但又总是想找到与自我表达最平衡之处。

《私人订制》我非常不喜欢,比如之前《夜宴》我也不喜欢,但一样不影响我继续支持冯小刚导演。

下面说这电影吧。

开场10分钟,觉得正常,冯小刚最擅长的,《甲方乙方》继续来嘛~

范伟这段出来,我就觉得开始有点故意咯吱你发笑了,反正我是笑了好几回,图个乐嘛~

但范伟这一段的结尾,开始总结陈词,比如当官也不容易云云,我就开始坐立不安了。

这是批判里面含着回马枪吗?

给我感觉对人扇了一耳光,马上再说,抱歉抱歉,下次不敢了……

要人命的是每段故事结尾,总会出现一段类似表述的”总结陈词“,我直接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

第二段就更加神奇了,别的隐喻不知道,但李成儒扮演的就是冯小刚自己无疑了,一个俗得如鱼得水的人,当真放弃了一切去追求雅之后,无论结局如何,基本是回不来了,就是想俗也再也俗不了了。

所以,所有把《私人订制》看做是《甲方乙方》的放大或回归,都是一厢情愿。

冯小刚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到《甲方乙方》那个创作阶段了。

我想他自己知道。

所以,第二段如果不站在冯小刚个人心路历程角度去看,基本会感觉到莫名其妙。
这是距离观众最远的一段故事,我看到不少观众已经睡着了,比如我身边那位。

最后一部分,是最让我崩溃的,给我感觉是导演对自己也放弃了,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前两段,无论怎样还是有些偶尔的笑声,到最后一段,现场观众都开始变得平静,估计也是对这电影不报任何期待了,这种观众在两小时内心路历程得多微妙呀。

最后环保道歉片,是一段很好的公益广告,但再次跳出了观众的接受范围。

然后电影就结束了,观众们默默的离场,300人左右,我一路走到地下车库,居然都没有听到任何人在讨论这个电影,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只是在默默的离场。

要知道,散场的时候,一部电影好或坏,大多观众都会讨论。

但这次,我竖起了耳朵,给我的感觉是死一般沉寂。

不知道多少人真正读懂了周黎明关于《私人订制》的影评,其中的观点我大抵是同意的,简单说他认为冯小刚独有的讽刺喜剧风格,这是他自己的独有表达方式。

但我只想指出一点,无论这部电影有多么高深的讽刺和寓意,它是一部“难看”的电影,它是一部观影体验很糟糕的喜剧,或者是它是一部包裹着过时笑料台词的”怒“剧。

(好像是magasa微博上第一次提到”怒剧“这个概念,他应该是指让观众发怒,但这次在我看来却是导演”怒“了之后的创作的结果)

同样的是王朔参与编剧,为何《私人订制》和《非诚勿扰》系列差别这么大?

本质在人物、人物关系和情感。

《私人订制》里有真正的人物塑造吗?几个主人公性格你看完片子了解清楚了吗?

有真正的人物关系变化发展吗?四个主人公之间关系有任何交代吗?

最重要的是全片情感缺失,骨子里这是一部如此冷漠的电影,我会读解成这是导演对这个不公现实的愤怒和恨意,因为骨子里或许他还是有些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

所以,当《私人订制》里如果连爱情故事都不具备,观众没有情感嵌入的共鸣点,那这电影剩下的就是对荒唐现实冷漠讽刺桥段的粗暴拼贴,偶尔有咯吱你发笑的台词,但已经失去了任何观影快感。
现在,你应该会明白《私人订制》根本就不是一部”正常“的电影。

电影是对现实的一种映照,更是对导演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在我看来,《私人订制》是冯小刚对主流大众对《一九四二》接受无能感到愤怒后的一种回应,一种反击。
冯小刚的某种”愤怒“,造就了《私人订制》现在的这番模样,这只是我个人的揣测。

至于资本市场角度如何读解是完全另外一个故事了,这里不谈。

更多《私人订制》的评论内容,请参见:
《每周影评》221EP01《私人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