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几年前,这首词曾被用来描述奖品丰厚、豪吃海喝、彻夜狂欢的年会。“物欲横飞”几成年会标志。
记者近期在珠三角调研了解到,随着中央各项“节俭令”的出台,年会新风拂面,褪去物质的外衣,“升级版”年会开始初露端倪。
年会“升级”:“物质型”变“精神型”
一改往年常态,吃平常菜,住普通房,送内涵礼,年会开始了从“物质追求”向“精神引领”的“转型升级”。
吃——“山珍海味”到“平民菜式”。记者近日在珠海参加的格力电器年会可谓“最抠门”年会。米饭和汤放在食堂的大门口,米饭是大锅饭,自己动手盛;汤是青菜汤,一个大铁桶里飘着几片青菜。“一条糖醋鱼、一碟青菜、一个水煮肉片、一盘辣椒炒香干、一份莲藕”,5个菜成了一围桌十人的全部菜式。狼吞虎咽吃完后几乎没有剩余,自己动手洗好餐具方可离开,4天年会,餐餐如此。“员工们年会期间的费用标准是每天30元,包括住宿费、餐费。”格力电器总裁办主任刘静说。
广州一位大型国企的高管告诉记者:“过去的年会餐标至少是每人每顿100元,加上酒水,一桌下来至少是千元以上,如果再上一些鲍鱼之类的高档菜,两三千元一桌也正常。”
住——“五星级”到“无星级”。南方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举办的媒体年会一改往年在五星级宾馆边旅游边开会的习惯,选择了在一家偏僻的咖啡馆举行小型茶话会。近30家媒体的记者围坐在一个包间里,举办方仅提供茶水、花生、饼干、切成数片的苹果。
格力电器则直接把年会搬到了军训基地举行。记者在格力电器员工们的年会住宿地点看到,一间营房里共16个铁架子上下铺单人床,床与床之间的过道上放着洗脸盆等洗漱用具,一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
礼——“高端上档次”到“低调有内涵”。广东省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年会近日在广州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给参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准备的礼品是三期行业杂志,总价格在30元左右。一名会议筹备人员告诉记者:“礼品不在贵重,之所以选择这三期杂志,就是由于年会主旨在于搭建平台,帮助更多的协会成员加深彼此了解,找到合作契机。”
另一家企业的年会中出现的抽奖奖品则更为奇特,“2014年上班迟到一次免予记录”、“有权请总裁年会时当众唱一首儿歌”记录这些字眼的“奖券”放到了抽奖箱。抽到的“福利”变成了员工们轻松愉快的年会氛围。
多重“紧箍咒”为年会“瘦身”
过去出手大方、花费不菲的年会,如今被套上了重重“紧箍咒”。
——有钱花不了。广东某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告诉记者,以前在酒店开年会,为了把账目做得不那么显眼,会把一次年会的发票分解成多次公务接待来开,多出来的发票则随便以接待某某单位的名义进行报销。
“现在行不通了,报销制度要求,报销公务接待发票时,必须要求附上被接待单位函,必要时还要被接待人员代表签字。”这位公务员说。
——有钱不敢花。“风声紧,真是动了真的了,谁还敢‘顶风作案’?”广东省某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告诉记者,所在单位原来准备由医药公司赞助的年会已经被明令取消。
往年春节前后,正是公款举办各种名目的校友会、战友会、团拜会以及收送礼金、土特产等不正之风高发期。多地纪检监察机关明确表示,春节前后将深入各地会议场馆、单位办公场所或居住区、行政服务中心、酒店、会所、企业、超市卖场和旅游景点等处暗访,开展巡查、询问、录音、录像,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查处。
——有钱不愿花。据一位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透露,2013年格力电器能完成全年1200亿元的销售任务,企业利润将极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格力电器总裁助理张伟说:“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有钱也不能乱花。格力电器有近8万员工,一年每人节约100元不必要的支出,就可以节省800余万元的支出。”
“节俭令”利剑高悬
“年会好比单位的春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旨在鼓舞团队士气、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提高凝聚力,年会可以有,关键是要节俭。坚决反对的是那些在年会上通过抽奖活动,大发高额奖品,或者借年会名义进行公款吃喝、搞福利,将年会搞成奢华派对的变味年会。”张伟说。
记者在珠海、广州等城市调研时发现,不少单位取消了年会或者为年会“瘦身”,奢靡年会渐行渐远。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节俭令”实施以来,明星大腕捧场、宝马奔驰奖品、天价年会聚餐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北京大学教授刘剑文指出,年会“治奢”行动恐难一蹴而就,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效果很好,但应当形成长期机制,否则一旦反弹,后果将不堪设想。
奢侈浪费积弊难除,单纯靠喊话或感化来倡导节俭之风,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奢靡享乐、铺张浪费的思想根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数据显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截至2013年12月底,各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24521起,处理304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
“厉行节约、反对公款浪费,并非仅仅针对春节和年会的一时之策或权宜之计,而是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国’字头的企事业单位的长期要求。”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
要铲除铺张浪费赖以生存的土壤,更需要制度建设能紧紧跟上,建立长效机制,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以便凝聚起全社会崇俭抑奢的正能量。刘剑文说,应当加强制度建设,把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党规上升为国家法律,通过修改预算法建立透明预算、阳光财政机制,对政府、企业如何管好、用好公款要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