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10年前开始,我到中国各地的大学讲演,所到城市10多个,讲演次数20次以上。所到之处都有主办单位之一的西日本旅客铁道公司职员的努力工作,还有很多中国大学生热情的目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洛阳,另一个沈阳。
洛阳是我28年前新婚时代去过的地方,那里有个大佛,是我们叩拜的对象。去过洛阳后,我太太去了德国,而我到了日本,开始了我们看世界的人生旅程。当我把这段经历说给洛阳的学生们听的时候,迎来了全场的掌声,这个瞬间我强烈地感到了“地气”的存在,也感到我所说的经历,包括我所说的日本,是会被我的祖国接受的。
另一个是沈阳,当时正值世界花卉博览会召开的期间,沈阳一下子集中那么多的鲜花,令人惊奇。在主办人的安排下,我的讲演会是在日本驻沈阳领事馆的大厅举行的,当我坐的车进领事馆的时候,正好看见在门口排起长队的中国学生,每人都拿着自己的证件接受警卫的严格检查,正是这些排着长队的学生们的热情让我知道了中国其实非常想了解日本,尤其是年轻人。
于是,我从此开始萌发了在中国创刊一本专门介绍日本文化书刊的想法,让中国人听中国人所了解的日本。非常巧的是,大约在2008年,北京有一位来自湖南省的青年人叫苏静,他热情地找到我说他打算创刊《知日》,标题就是了解日本,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他是主编,我是主笔,一起走下来,已经把这本杂志办成了中国的人气品牌。
现在完全可以印证我自己是通过这10多年的文化活动,不仅了解了日本,也许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了解了中国。日本与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的越境时代,其意义今后还会变大。 谢谢各位。
〈本稿是2014年2月28日西日本旅客铁道公司驻上海办事处成立10周年庆典上的发言摘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