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49,485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地方救市路径或再演2008年版本:放权限购信贷

2014年04月11日 23:52  华夏时报  我有话说(49,485人参与) 收藏本文     

  地方政府“救市”路径浮出

  限购、信贷、税收调控进一步放权

  本报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

  近日,有关限购松绑的消息不断传来,“救市”的声音再度响起。

  据记者了解,在库存量较大的城市,目前有不少房企呼吁政府“救市”,而“救市”建议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放松二套房贷,加强对房企信贷上的支持;地方出台购房税费减免政策;实行限购的城市能够松绑限购,从需求层面给予支持。

  而开发商的诉求正好与决策层给出的下一步调控路线相呼应。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明确表态,将在楼市调控中扩大地方政府的调控权限,包括制定和实施住房限购政策、住房信贷政策、公积金贷款政策、土地投放和房地产税负。这让地方政府出手“救市”成为可能。

  “实际上,从我们市里的情况来看,在信贷、税收方面能够进行政策调整,这是比放松限购更为有效的办法”,东部某二线城市一位住建厅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放松限购只是改变预期,信贷、税收的调整却能直接为购房者降低购房成本。”

  放权地方政府

  “我们已经在部署监测楼市各项调控政策的效果,一季度的调研报告和情况说明正在汇总中。”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向记者表示,在对调研进行汇总后,市里将集中讨论关于楼市调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按照他的说法,尽管中央层面尚未直接表态地方可以调整楼市相关政策,但目前高层关于楼市调控的“口风”没那么紧了。“目前市里在限购、公积金贷款以及契税优惠方面都在进行相应的政策储备,一旦其他城市有所松动,我们的政策也能跟得上。”

  从今年3月份开始,几个楼市成交大幅下降的城市已经对“限购”政策作出了“松动”尝试。温州市限购松绑方案已经上报浙江省政府,长沙、杭州、常州等地也在酝酿对楼市调控政策做出调整。

  “除了严控土地供应量,我们预计在需求方面也有可供备选的方案,如放宽公积金贷款限制、降低政府性规费收缴标准并分期缴费、购房入户等政策。”常州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3年年底开始,“放权地方政府、对不同城市实行分类指导”的思路就已经在住建部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下来。

  “尽可能放权给地方政府的思路已经确定,问题就在于放什么权、如何放权”,住建部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这两个问题上,从部里来说仍然是有不同的声音,现在只能视情况而定,根据各地上报的政策调整方案我们再酌情研究。”

  据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透露,目前其所在部门已经开展了对公积金贷款情况进行调查,预计先出台调整公积金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

  实际上,已经有城市在这类政策上先动起来。近日,有媒体报道,营口市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政策称,在4月1日-30日期间个人购买商品房,经各区财政部门房交会现场认证,给予购房者契税全额返还政策。同时,在这一时段购房,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时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

  “如果地方政府可以在信贷、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的话,调整的效果不亚于放松限购。从以往楼市调控的经验来看,在限购不能明确松绑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都是通过在信贷、税收方面的调整获得喘息机会的。”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对记者表示。

  2008年“救市”将重演?

  实际上,对于楼市调控来说,地方政府一直将“适度放松信贷和税收”的做法作为“曲线救市”的首选动作。

  2011年底,在银行信贷压力持续不减的情况下,各地就曾经出现利用住房公积金做“微调”文章的举动。当时,宁波、南京、重庆等地就分别出现了购房贷款“商转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调整政策。

  “这类政策比直接松绑限购要温和许多,”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在楼市限购博弈时期,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来避免刚性需求被抑制,同时也并非明显“与中央政策对着干”。

  “现在地方出政策主要还是随大流,只要是对地方有利的,其他城市先出了而且上面也不反对,其他城市基本也会跟着出。”上述东部二线城市的住建厅官员告诉记者,除公积金贷款之外,其他的减免税费政策也是各地调整政策的重点。

  而地方政府的这类举动不难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救市之举”。

  2008年7月份,全国楼市普遍处于低谷,“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的呼声此起彼伏。之后不久,西安、芜湖、苏州、成都等地开始陆续出台相关的救市举措。调整内容除了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及放宽贷款年限外,部分城市还出台了减免税费或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对比之下,如果今年楼市调控中给地方政府放权,令地方政府在信贷、税收方面有调整的权限,政策的走向有可能类似2008年的老版本,而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而言,这无异于政府出手“救市”。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有2,010条评论,共49,485人参与

发布
最热评论刷新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大家这下可看清了吧?谁和谁是一伙儿的。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无耻的地方政府,县城的房子卖不动了,城建立马就出来拆农民的房子。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国家应该查查现在中国建造的房子够多少人住了哈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不能救,否则前功尽弃。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不能救,只能降,救的话比他们还要黑
船悬[新浪网友]
坚决反对政府救市,将有损政府公信力。政府有钱多救济一下穷人。房价还没跌,救市声就起,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官员心里根本没群众,只有丢给他们狗食的开发商。群众路线白开展了,可悲。
任志强[新浪网友]
各级人大有自主权吗?
suzg24[新浪网友]
一看就知道是官商勾结的结果,房价稍有松动,开发商就坐不住了,不顾广大老百姓的死活,继续勾结政府抬高房价,继续剥削老百姓。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再救市就让这个国家毁了,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KTV的包房内,坐着一个满面通红的中年男人和一个有点愣愣的年轻小伙子二愣,他们是一对叔侄。首先年轻人开始说话了。 二愣:叔,最近咱们建的房子好像没什么人买呀!你得想个法子呀 中年男人瞟了自己的愣侄子一眼,拿起桌子上的一瓶价值上万的红酒给自己满上一大杯一口渴了个底朝天,把大脑袋晃了晃,就开始了对二愣的说教。 “愣子,这事你别管,你只要给我把房子建起来就行。” 愣子还是不懂,接着问道: “叔,我建成了那么多房子,好像没有怎么卖呀!” “你小子懂什么,我开发房子不是用来卖的,也没几个傻子买得起的!卖那只是个面子工程!” 这时二愣的嘴一下子成了O字形,一时云里雾里了。 “你不卖那钱从哪来呀?” 叔说:“找银行贷款呀!” 侄说:“那不用还吗?” 叔说:“比如我从银行贷款5亿,最多花2亿去投资开发房子,3亿就成了自己的了,房子还用卖吗?” “房子建成后,就开始猛炒,把房子炒成价值10亿,有人买没人买不管它,然后就是往外送房。” 二愣这下不光嘴是圆的,连眼都成圆的了。叔好像有点醉了,点了支雪茄,悠闲的吸了一口,又说道:“房子卖不出去就送给那些人们的公仆住嘛!” 愣子感觉到叔叔真的是太伟大了!眼中满是敬畏。 叔说:“我把最好的房子送几套给那些公仆,还有和叔一样的人也会把很多房子送给那些公仆。 到那时那些公仆手上也有不少房子,他们也不想让房价掉下来,就会为我们服务了。” 二愣说:“那钱不用还银行吗?” 叔敲了敲二愣的脑袋,把头摇了摇,满是自信的说:“还什么钱呀!我用现在的房子做抵押,市值10亿呢!然后再去贷款开发另一幢,到时你就跟着叔发财就好了。” 二愣说:“要是最后银行没钱了怎么办?” 叔:“不急,那时国家会印钱的。” 二愣:“要是国家不印呢?” 叔满脸不悦,有点生气的说:“不印钱贷款就不还了!咱就宣布倒闭,把房子全算给国家,反正叔的钱全转到国外去了。” 愣子这下好像明白了很多很多..... 原来房子不是盖来住的。
最新评论刷新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哈哈撒豆[新浪网友]
有病不治难道等自愈?就像很多农村老人的想法
逍遥的皛[新浪网友]
您说呢挖鼻屎 
手机用户3480030641[新浪网友]
放松二套房贷房价会进一步升高,房子不是用来炒作的,是用来居住的,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房住。
南_海豹[新浪网友]
王没有弄进去坐几年就上上签了
清华园火车站[新浪网友]
华夏的背景,,怎么可能被查封。。《华夏时报》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出版的一份综合经济日报
把痛藏芯低sdq[新浪网友]
好无聊哦
韶华转瞬55[新浪网友]
开始改变政策了麻
这种信息的发布很幼稚
夏末难安[新浪网友]
放松二套房贷,加强对信贷支持!!!!
  • 新闻河南辉县破获法轮功“双修”淫乱案
  • 体育欧冠四强抽签-皇马遇拜仁 切尔西战马竞
  • 娱乐经纪人否认朱茵怀二胎:不回应失实报道
  • 财经地方政府楼市救市路径再演2008年版本
  • 科技智能路由器大爆炸:谁能杀出血路
  • 博客亲历:泰国海关针对中国游客要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霸校花收美国10校录取 自称女汉子(图)
  • 连平:人民币难以出现趋势性贬值
  • 宋超:下周2100将出现争夺
  • 谢百三:惊闻沪港股市打个洞 小心啊
  • 张化桥:西班牙的问题很大
  • 张欣:短炒与仓位控制 动态观望
  • 杨剑波:关于816事件的若干答疑
  • 江濡山:李克强面对经济危情心态很好
  • 鲁政委:需调整高估的人民币汇率
  • 荷叶:为何深交所不搞深港通
  • 叶檀:京津冀城市群不能靠食利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