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素“洗地”

上周五晚上发了一条短微博:“一哮喘宝宝,曾吸入激素10个月,控制好,小剂量维持。偏偏家里人听信了中医偏方,从此抗拒激素吸入。停吸入激素服中药一年中,孩子哮喘频繁发作,几次严重发作需要急诊静脉点滴激素缓解症状。我一直懊恼的是,我把哮喘的GINA方案背书数次给知识分子妈妈听,都没能克服她对吸入激素的恐惧。”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质疑、质问扑面而来。有的网友说:激素很大的副作用,绝对不能用;还有的网友去百度各种各样激素的“罪行”气势汹汹地罗列给我,似乎认定我是助纣为虐。
好吧,我想我得为激素“洗刷”一下冤屈。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激素,了解一下激素有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副作用?激素的定义是: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希腊文原意为“激活”,激素在我们身体内充当细胞间通讯的信使,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其实激素的范畴非常广泛,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胰岛素、垂体激素、甲状腺素、前列腺素等均属于激素。
临床中使用最多的激素便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又称糖皮质激素,大家平时谈“激素”色变,指的就是糖皮质激素。比如临床中常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和静脉制剂包括: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各种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内舒拿)、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吸入激素: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有气雾剂,也有吸入的混悬液;外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糠酸莫米松(艾洛松)、地奈德乳膏等等。
相信这些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人可能正在使用,有些可以救我们的命,有些可以很好的缓解我们不适的症状。比如严重的哮喘、喉炎、过敏性休克等,及时使用激素可以很好缓解减轻气道局部的水肿情况,把我们的缩窄的气道马上打开,救命良药绝不言过其词;对于很多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激素都是当之无愧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哮喘的缓解期治疗,吸入激素仍是首选;而外用激素都可以很好的缓解特异性皮炎的症状,包括宝宝湿疹。
说了半天看明白了吧,激素的作用很多,临床上用途非常广泛。那,激素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呢?答案是有的。尤其是不得已的情况下全身长期使用激素(全身用药指口服、静脉用药)的时候,这些作用就显现得非常突出了。“满月脸”、“水牛背”、多毛、骨质疏松、胃肠道损伤、水钠潴留、肥胖等是激素的常见副作用,一般来说,全身长时间使用用激素出现副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副作用表现得更明显。一般来说,局部合理运用外用激素副作用相对来说要小得多。
当然,临床上也的确存在一些滥用激素的现象,所以大家才会谈激素色变。在某些基层医院,激素还常常作为儿童退热的速效药物。
激素,有用,也有副作用。合理运用、避免滥用才是我们需要做的,而不是一味地去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