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4月9日 在今日下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的一个分论坛上,经济学家张维迎和陈志武对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进行了抨击。张维迎称当时政府的想法认为只要政府花钱就可要保持经济不衰落,这个某种意义上达到一定目的,但是带来问题要比解决的问题严重多;而陈志武则表示,尽管四万亿计划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还未知,但是当前中国需要通过货币、财政政策扭转四万亿计划带来的结构性破坏。
张维迎:政府干预误导了企业家
张维迎指出,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完全是误导的,本质上经济是由政府驱动还是企业家驱动?凯恩斯主义本身认为经济由政府驱动,政府通过控制投资、消费、汇率、货币、然后使得经济怎么运转,最重要的经济的驱动是靠企业家精神,包括需求。而实际上,凯恩斯主义这一思想对中国过去几年的伤害非常大,政府干预误导了企业家,真正的经济需求应该由企业家创造而非政府。
张维迎表示,如果用货币政策创造需求,如果用政府其他手段创造需求,我觉得都是灾难。如果真正让企业家创造需求,他是创造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货币形式的需求,这个经济就有持续发展。
“当然企业家判断可能出错,但是事实上证明政府判断出错可能更大,如果企业家整体犯错了就遇到金融危机,就一定是政府政策误导他了。”
他指出,政府干预抑制企业家精神,带来更多问题。“2009年金融危机后,我们政府实行的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政府花钱就可要保持经济不衰落,这个某种意义上达到一定目的,但是带来问题要比解决的问题严重多。”
“我2009年就警告过当时政府不应该刺激,该破产的企业就应该破产。只有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家精神才能焕发出来。政府需求管理经常会抑制企业家精神,误导企业家作出错误决策。政府经常为了一些目标,采取了一些不好的政策,如果我们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不降下来,过两年就会有灾难性速度的下跌。”
陈志武:扭转4万亿影响 能否软着陆还不知道
陈志武也表示,尽管当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计划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还未知,但是当前中国更多的是在在想办法把当初4万亿造成长期的结构性破坏,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尽量给他扭转一些。而至于到底最后是不是能够软着陆,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
陈志武表示,4万亿方案让中国经济在08年最后几个月很快振作起来,09年进入大增长时代,一年GDP增长百分之十几,2010年差不多也是这样。在北京很多学者也慢慢以北京模式唱赞歌,呼声很响,也有一些人写了一些书等等。但是2014年的时候,实际上从2013年就开始进行一些反思,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当初由政府主导的大刀阔斧的4万亿这个做法对中国社会长期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太早。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在想办法把当初4万亿造成长期的结构性破坏,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尽量给他扭转一些,到底最后是不是能够软着陆,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这是中国的模式给我们看到的结果。”
他表示,中国、美国和欧盟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对策不一样,其中,中国完全由政府主导,美国更多的由市场主导,欧洲介于两者之间的。
“美国它的痛是非常快的,但是很短暂的痛,但是接下来整个经济尤其企业阶层的复苏,从09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停顿过。而欧洲因为政府干预,特别劳工市场干预,比中国、美国多很多,所以到现在欧盟经济体还没有完全从危机冲击中走出来。”
陈志武说,“三种不同的体系,每个人有不同的判断。到底我们更喜欢哪一种,喜欢欧盟式还是美国式、中国式的经济体制模式,你们大致可以猜到我的倾向是什么,我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