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筱石
刘筱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策展人与艺术家是共同成长的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2014-04-09 23:09:47)
标签:

策展人

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文化

策展人与艺术家是共同成长的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摘自艺术中国网)

 

艺术中国本期采访嘉宾是策展人、艺术评论者,上舍空间艺术总监刘筱石,策展人这一职业近年来在当代艺术圈炙手可热。作为80后一代年轻的职业策展人,刘筱石对于当代艺术有着较为敏锐的把握并对策展的观念上有着全新的认识。在本期采访中他就策展题材选择、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关系以及展览传播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

http://s11/mw690/002QFWc1zy6HYJFfh9g7a&690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TITLE="策展人与艺术家是共同成长的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

http://s6/mw690/002QFWc1zy6HYJJMyvH65&690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TITLE="策展人与艺术家是共同成长的  ——艺术中国对话刘筱石" />

艺术中国(以下简称艺):关于策展的选择性问题,有没有什么共性?

刘筱石(以下简称刘):关于《中心视角》这个展览来说,在策展人选择上共性不是我强调的,像于洋、盛葳、杜曦云、夏彦国我们之前都比较熟悉,我也比较清楚他们的研究方向与策展风格,所以就这个展览来说还是在强化每个策展人的不同策展思路。像曦云的策展单元是《内耗》,他一直对关注社会现实的艺术家有深度了解,所以内耗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的观点。彦国的单元是《无聊》,名称就像之前他策划的《摆摊》一样生活化,这是他的一种转化方式。当然我们又同在一个社会语境下,所以很多人反映整个展厅效果很协调,但共性不是重点。

艺:你觉得一个策展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你更关注一些怎样的主题?

刘:我觉得这个标准是不固定的,展览分很多种,我喜欢做联展,联展更容易呈现我对艺术生态的观察、观点或我对于策展实践的尝试。在联展中,作品的选择比较重要,现在很多展览主题与作品呈现是脱节的,也就是作品诠释不了主题或主题跟作品关系不大,这是没有解决好基本问题,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再谈突破、推进与尝试。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词,就是刺激,看完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本身给到了我什么,有没有对我产生刺激,显然很多没有做到。

      主题其实没有特意要做哪一类,但我一直很关注80一代艺术家,当然用代群区分艺术家并不严谨,但每一个大的代群会呈现某些相似性,就像80一代艺术家作品中的去政治化倾向是明显的,但我们距离这一代太近,所指涉的文本、现象都是不完全的,所以有待于继续观察和深入研究。基于对这一代艺术家的了解,现在还是想做一些系列性的展览来讨论一些问题。

艺:你策展的出发点是什么?是说通过看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启发以后产生的策展的主题观念还是从生活上思考一些事情上切入?

刘:都有,但我觉得策展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理论素养是基础,其次跟艺术家的交流也至关重要,了解他们的创作思路与作品背后的图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某种程度上策展人与艺术家是共同成长的。但近几年随着策展实践的拓展,需要策展人除了有强的专业素养外,也要有好的协调能力,甚至公关能力。

艺:不过就艺术家相对来说在理论上可能较为薄弱,在实践上相对强,策展人的理论功底强,两者的关注领域有所不同,你是怎么从不同的领域受到启发然后转述成自己的理念的呢?

刘: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并且好的策展人与优秀艺术家之间的思想供给绝不是单方面的。策展人容易捕捉到艺术家作品中无意识的闪光点,将这个闪光点提出分析,这对于艺术家下阶段的创作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理论一般是滞后于实践的,所以艺术家的实践给策展人提供了理论上的支点,对于多个支点的汇总梳理与研究将是下一步展览的前提。

      我之前做过一个展览叫《废掉的力量》,当时就是在跟艺术家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最初思路,那个展览其实是想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尝试性的作品进行研究、呈现,这个尝试可能不属于艺术家整个作品脉络中的某一个系列或具体阶段,但它代表了多种可能,后来从这个角度出发形成了一个展览,关于这个主题可能还会以展览形式继续探讨。

艺:策展人对艺术家的一些启发是什么呢?

刘:我觉得多数艺术家的创作是由发散到收拢、深入的过程,所以对于一些无意识闪光点的忽略是必然的,批评家的多方面分析是重要的。就像你上个问题说的批评家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所以也更容易产生一个上下文的关系,将艺术创作置于一个上下文的语境中进行分析是重要的,其实批评家之于艺术家的重要性不在于对你的作品进行了本意的复述,而在于本意之外的提示。

比如说一个艺术家的个展,现在流行开研讨会,很有可能一个研讨会下来,无效的信息会比较多,但是艺术家从这个研讨会中得到几个对他有效的信息是应该的。因为多数艺术家深入在自己创作中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一条线上向下推进的,这容易忽略其他可能性,但批评家是从多维的角度在对他的作品进行解读,而有的解读确实是艺术家无意识去挖掘的,一个研讨会下来,我觉得一些敏感的艺术家如果抓到了这些,就会对他的创作具有启发性。

艺:你觉得艺术家和策展人这两者的关系是对等的还是互相依附的关系?

       刘:我觉得是对等,相互促进,分工不同而已。其实有时觉得社会分工的过度细化有利有弊,一方面使各领域可以深入研究,但同时也切断了某些相通学科的脐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贯通一气,我一直觉得就文化领域来说,其实应该更兼容,像文学、艺术、哲学等。

       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是策展人或批评家给它赋予了这种意义,很多作品不经过策展人或批评家的呈现,他的作品的力量可能会削弱,我认为当代艺术作品是不是呈现一种话语和它本身共同促进的结果,没有策展人与批评家的话,它是否还会产生这种意义?

刘:我觉得这个不是作品跟艺术家的问题,而是观者的问题,如今的当代艺术实际上对观者设置了基础门槛,但这个门槛是否重要、是否需要跨过去解读,我觉得未必是肯定的。艺术从来都不是必需品,当代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更是拉大了这种生疏感,所以很多艺术家忽略了将自己置于整个社会中。

       就作品与策展人来说,还是作品本身比较重要。

艺:作为策展人来讲,你觉得就展览的传播范围仅是定位于专业圈子里还是有更大的公众受众群体,希望能达到怎样的传播效果?

刘:当然是希望更多的人对展览有兴趣。其实我觉得就一个展览来说,前期的准备到呈现只是一个阶段,后续的声音反馈很重要,并且我个人希望听到各种声音,不管是对这个展览持褒的还是贬的态度,我觉得这都无所谓,需要的是回应,就像晚上独自在一望无际的海上漂流,大喊一声后毫无响应,挺无力的...当然跟如今展览频率太高、质量参差不齐也有关。

对于大众来说就跟不期望有回应了,多数人对于像鲁本斯这种较容易接受的展览都只是到现场证明我来了,不要太多期望对作品感兴趣。

      再有随着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都养成了信息依赖的习惯,像微信我们只是关注一个结果,今天我去哪了、他吃什么了、你去哪旅游了,其实我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在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