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对话维吾尔族,一位维吾尔族学者的归属感

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04月13日 01:25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订阅我们!

搜索微信号:dili360 或 中国国家地理

(此文选摘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4年04月卷首语,撰文/单之蔷)

图片


在乌鲁木齐,我们找到了一位维吾尔族的地理学专家——海鹰,他是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教授。我们想与他一起考察天山,因为那时天山刚刚成功申请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而他正好是申遗专家小组的成员。没想到当我们和海教授一起在天山南北奔走时,经常聊起的却是民族问题。我们都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新疆的南疆维吾尔族居住区出现了民族问题和分裂势力所为的暴力恐 怖事件?

从南疆的地理环境看,这是不应该的。南疆的维吾尔族居住区基本上是围绕着塔里木盆地的一个个绿洲,盆地中央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盆地北面是绵延两千多公里的天山,天山是由一系列雪峰组成的高大山脉,从南疆若想走出盆地,向北穿越天山,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条古道,即使在今天,这些道路都有如天险;盆地南面是更加庞大高耸、一列以雪岭冰峰为主的山脉——昆仑山脉,即使翻越了这列大山,面对的也是渺无人烟的西藏羌塘高原;盆地西面则是平均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要想通过这片高原走向外面的世界,虽然有几个山口可以翻越,但其艰难程度绝非常人能为;然而整个盆地东面却无高山阻挡——虽然仍然有沙漠戈壁,但是一个个绿洲像踏脚石一样,把整个盆地的文明引向东方,再通过河西走廊的一个个绿洲与中原文明 联系起来。盆地周边绿洲的维吾尔族文明只有朝向东方,才有发展的广阔天地。这就是地理环境揭示的南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绿洲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从文化的角度看,南疆的每个绿洲都是由一条从高山上流淌下来的河流造成的,彼此相隔较远。在古代,这一个个绿洲间联系微弱,很难统一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实体,与东方的王朝或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相抗衡。因此这里既没有产生过像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一样的人物,也没有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因此南疆既没有适合民族分裂的地理环境,也没有搞分裂的文化资源。但恰恰 是这里出现了与民族分裂有关的问题,一件件暴恐事件搅动着中国的安宁。这是为什么?从地理的角度看,南疆不是能不能分裂,而是任何人都无法分裂。说白了,就是让其分裂,也分裂不成 。对新疆出现的民族问题做出过度的维稳反应,是不懂地理和历史的不自信表现。维稳时不问过程,只要结果,甚至过程违法,缺乏程序正义,更把普通民众推向对立面,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复杂和升级。海教授的一些经历就能说明这一点。

海教授有一个汉族妻子,但他却是出生在南疆的一个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人,他的想法可能更客观一些吧。和海教授聊起这些时,我时刻能够感受到他虽然是一个维吾尔族人,但更愿意在“中国人”这个大的群体中找到归属感。说白了,他认同维吾尔族这个族群,但他更认可中国人、中华民族这个群体。但是我通过他的一些经历看到,一些事情让他的归属感受到了挫折。

下面是我与海教授的一些对话,由于篇幅和其他原因,大部分还是删掉了。

维吾尔族名字“海鹰”的来历

单之蔷(以下简称“单”):海老师怎么叫“海鹰”呢?

海鹰:“海鹰”是我老师起的,我小时候叫“乌买尔哈里”,这是《古兰经》里一个圣人的名字。

单:名字前有没有“姓“呢?

海鹰:没有,我的名字后面加上父亲的名字,就到头了,就是两代人合起来,比如我的全名叫“乌买尔哈里・拜克礼”,“拜克礼”是我父亲的名字。我父亲的全名就是在他的名字后加上我爷爷的名字。信了伊斯兰教以后,都是根据《古兰经》来起名字。

单:那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您改成“海鹰”了?

海鹰:因为我小学上的汉校(汉族学校)嘛,报名时,老师问我叫啥名字,我说叫“乌买尔哈里”。“什么?”他没反应过来,都不知道怎么写,最后就写了“海买儿”,这个名字在汉语里没 有任何意义,但是在维吾尔语里,“海买儿”是和的面团。所以大家老取笑我,我就跑去找老师,老师听完原因也笑了,“这有什么,我给你改一下,把‘买儿’去掉,给你加一个字,叫海鹰吧。”就这样,除了在家里叫维吾尔族名字外,我在外面都叫“海鹰”。

“七·五事件”后的一次检查

单:您是怎么看待民族矛盾的?

海鹰:之前厦门BRT(快速公交)放火的事件,如果肇事者是维吾尔族,它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只是一个社会现象。我觉得我们的地方政府只要发生一点事,就马上把它放大,这样不好。我们普通的维吾尔民众为这种事情受了多少委曲?我去巴基斯坦考察中巴公路时刚好是“七·五事件”之后,回来时在红其拉甫口岸被查,不让回。以为我是塔利班还是啥的,就是不让回,交通 部的人陪着我,说这是我们请的专家,也不行,然后就开始查。哎哟,把我所有能翻的东西全翻了。我的钱包里装了两个硬币,走的时候忘了取出来,结果检查的人拿着硬币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以为是个什么东西。还让我整个把鞋子脱光,袜子脱光,包括裤头儿的边儿都摸了一遍。还把我拍的野外照片全部一张一张放在电脑上看完了,我有好几个G的东西呀,全看完。所有的弄完 以后,再把我弄到一个房间里去强迫照X光透视,唉……透视完了,我说没事儿了吧?没事了。护照都还给我,出来了。他们希望我理解,我说我咋理解?我真受不了,在那儿折腾了我6个小时,一分不差,半夜才出关。我心里可难受可难受了。

两代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婚姻

海鹰:我不敢去北京,怕没地方住。真的,我几次去北京都是因为有工作项目上的事,去之前我都让中科院的人把酒店订好,我直接住进去就可以。如果不是这样,我自己到酒店一出示新疆身份证,人家就说没有房间,几次都这样,很难受。

单:新疆身份证一出示就说没房间?

海鹰:原来都说好了,有没有房间?有啊,多少多少价位的,身份证一亮,脸色马上就变了,对不起,没有房间。

单:现在一些地方的机场也有专门的新疆通道。

海鹰:是啊,我女儿在广州,春节我去那边,也是排队排了半天,结果到检查时说,你到新疆通道去。

单:您女儿在广州?

海鹰:对啊。我说新疆老这样闹事,你也干不成事,还是自己考虑吧。她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后就到广州工作,后来家也安在那里了。

单:那她的先生是?

海鹰:汉族。

单:不是说维吾尔族人家一般不找汉族女婿吗?

海鹰:我这个人比较开通,我爱人也是汉族。

单:那您父母都是维吾尔族吧?

海鹰:纯纯的维吾尔族,父母都是纯纯的。

单:您当时找汉族夫人的时候,家族有说法吗?

海鹰:起初压力也很大,不光我们家,她们家也压力大,也是阻拦,不愿意,闹。但最后就妥协了呗,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嘛。

单:后来您跟老丈人关系挺好的吧?

海鹰:非常好,他们当时对我不了解,后来了解了,好得不得了。所以我说,把一种现象放大成社会问题,肯定就是问题,如果不放大,慢慢慢慢,好多东西就淡化了。

单:出什么事就怎么处理,不分维吾尔族还是汉族。

海鹰:现在是本来没有仇恨的人开始有仇恨了。以前即使文革期间,彼此间的关系都好得很。很奇怪,那时候关系太好,真的。

单:那时分阶级,不分维吾尔族、汉族。

第二代民族政策

单:有人说我们的民族政策出了问题。

海鹰:没错,我归根结底想说的话就是,民族政策出了问题,真的。

单:现在有学者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

海鹰:没有。

单: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设想是:不强调民族身份,不给人贴标签。现在第一代民族政策在身份证和户口本上都设“民族”一栏,什么族贴上这个标签以后,一辈子就很难摘下来。实际上“民族”是个文化概念,不是血统概念。总是强调什么族,没法融合,因为标签摘不下来,对不对?

海鹰:不但不能融合,还会产生敌对。你是什么族,他是什么族,最后就很难相容了。

单: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意思就是今后不要强调56个民族,而是强调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就是中国人。就像美国人一样,美国有那么多族,但民族身份都是自愿,愿意填就填,但是文化要保留,如果是维吾尔族就保留维吾尔族文化。但民族不能过分强调,要真正的公平、公正。我们都是中国人,弄成一个“中国族”,有一个大族以后,下面再有56个分族、分文化之类。当然,目前这还只是学者的想法。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国家地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