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说说有关死与葬的事。孔子一贯主张“厚生薄死”、“重养轻葬”(对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可能侍奉好,逝世时倒不必浪费钱财)。今天很多人,却正好反其道而行之。父母在世时,轻则疏于问候,重则拳脚相加。父母过世时,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排场,墓地尽奢华之能事,随葬品中“别墅”、“汽车”、“美女”、“手机”都奉上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孔子反对厚葬,因为他对死亡看得十分淡然,甚至说“未知生,焉知死”(怎样活法都没有搞通,怎么知道怎样去死,以及死后会怎样这些事情)。而墨子从其节俭主义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简葬。至于有没有鬼神,孔子的态度是尽量不去思考。他主张祭祀祖先,但这并不是出于鬼神信仰,而是出于“礼制”的需要,因为他把礼看得非常重。
顺带说一下佛教中关于祖先和鬼神的观念。《西藏生死书》中说到,祖先可能早已通过“转世”,成为其他的六道众生,或者得道成为更高层次的生命。你的命运只能你自己做主,即因自己的善业恶业而遭受应有的果报。是否祭祀祖先,对你来说,关系已然不大。当然,如果祖先的中阴仍然处于转世状态中,或处于较苦的六道层次之中渴望外力的救度,你的祈祷和祝福行为可能会发挥较大的作用。这是宗教的说法,仅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