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别让收藏玩死你》

2014年10月21日 17:17 新浪博客

全民收藏所带来的收藏热既有淘到宝所带来的愉悦,而更多的则是赝品、制假、假鉴等所带来的伤痛。文物学者李飞针对近些年来发生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文博重大事件,再通过遍访求证的基础上,编写出时下流行收藏界的《别让收藏玩死你》一书,精彩堪比《盗墓笔记》,是中国第一部全方位揭露收藏“隐江湖”的牛书。近日,记者采访了《别让收藏玩死你》的作者李飞,聆听他讲述了关于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1、李先生,今年7月份,40万字的纪实文学《别让收藏玩死你》出版面世,谁造假?谁贩假?谁玩真?谁玩假?谁盗墓?谁销赃?真凭实据,真名实姓,谁是“国宝帮”?谁是伪专家?揭秘收藏江湖的惊天黑幕!此书出版后,犹如在中国收藏界扔进一颗原子弹!可以说这是一本良心之作,将唤醒中国众多陷入泥沼的收藏爱好者,也将是中国千万收藏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我一直在思考,这真实的文物收藏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卖,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忽悠的专家、玩火的炒家、利欲熏心的造假者和麻木不仁的文博机构,构成了文物收藏界的种种乱象。到底如何鉴定文物真伪?话语权的争夺其实也是利益博弈。

中国当下正值盛世,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风靡全国,但是这股风潮,与中国古人玩收藏有截然不同的意义。随着宋代金石学肇兴,世人热衷赏古、鉴古、藏古、玩古,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古人对器物的考证和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宣和博古图》、《考古图》、《博古图》、《西清古鉴》等著录,皆是文物鉴定的珍贵文献。古人博古以鉴赏和自娱,今人则多以投资和用于雅贿。

我写这本书,实在也是忍无可忍。打个比方,一个警察如果知道了犯罪分子的种种罪行而不予提醒告知公众,我觉得那也是犯罪。我太了解文物收藏界的黑幕,见多了太多收藏爱好者倾家荡产,陷入收藏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我下定决心用了三年时间写了《别让收藏玩死你》。这本书能出版很不容易,首先写这本书下了很大决心,因为一旦出版了,犹如泼出去的水,站在风口浪尖。可能会破坏众多利益集团的利益链,也就是说断人财路。刚出版的那个月,压力大到整夜失眠。不知道书出版后会有怎么样的结果。但我坚信,哪怕是一个再黑暗的坏境,也总会有正义与善良的人们存在,也总会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

 

2、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痛恨道德沦丧下的文物收藏界现状?

 

有时候我非常愤怒,但很无奈。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从一粒胶囊里看社会百态,简直是时代!腐败在温床上滋生,成了顽疾。金钱几乎可以收买一切,没有道德底线可言。男人拼装备,女人拼身体,因为笑贫不笑娼呀!窗户纸捅破后,原来真相好恐怖。怎么办呢?不愿随波逐流,不敢拍案而起,唯有洁身自好。目前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可以用乱象丛生无法无天两个词来形容。而支撑这个繁荣并且在未来必将更加繁荣的市场的,正是已高度成熟的制假(制造赝品)、造势(宣传炒作)、拍假(拍卖赝品)、假鉴(出具虚假鉴定书)、护假(为赝品辩护)完整产业利益链条。

我虔敬先人的创造,追寻祖辈的精魂,欣赏昔时的生活气质,酷爱古代的闲情。我想,我应该活在古代,活在我喜欢的春秋、六朝与大唐盛世、宋朝风月,琴棋书画诗酒茶般的挥洒才情。那时候的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乃大丈夫!但是如今的江湖是颠倒黑白。千古文人侠客梦,每个男人都有他的英雄梦想,写这本书,没有动笔以前还好,一开笔以后,思绪就像滔滔黄河水不绝。桌上的资料堆得像小山似的,原来在文博收藏界有那么多作恶多端的人,有那么多凄惨苍凉的故事……每天晚上都义愤填膺,一口气就写了40多万字。

 

3、你20年如一日自甘寂寞独守书斋,是怎么样一种心境,让你对学术如此痴迷?

 

时代是个局,我做局外人。我自有我梦,暗香浮动。在我眼里,名利不是时代的奢侈品,幸福才是;成功不是个人魅力的源泉,真我才是。我知道太多的人在奋力挤进主流圈争做名利场的弄潮儿,但我不屑。人们可以笑我清高,有次我在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放话:别和我说谁做得大,告诉我谁过得好!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于功名利禄求而不得,于具细杂务疲于奔命,于七情六欲心结百转,于蝇头小利勾心斗角,而我,清醒地活着,出世而不遗,入世而不迷,不张不屈,不卑不亢。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飞鸿轩是我的世外桃源。东壁藏珍遗书秘笈,西清古鉴列说绘图。莫笑雕虫巧匠之器,须知刻鹄君子所营。嗜书读画居邻云鹤,煮酒品茗翰墨陶情。二十年,足以让一个男人真正成熟起来。这二十年,我只坚持做了两件事:做创意,玩古董。人要活得洒脱、达观、淡泊、专注,实乃不易!如今已至不惑之年,对世事无常,世态炎凉,已有深入骨髓的感受。清代学者金圣叹曾言: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对于得失,我已看透,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句: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促使我时刻警示自己。唯有精耕作,方能成大道。

 

4、请问你怎么看待现在在场面上频频亮相的鉴定专家?在你眼里当下的文博界哪些才是真正的专家?

 

现在,一些“鉴定专家”为了达到金钱和声誉上的个人目的,“实际上已经成为收藏界的搅屎棍。”他们之中,一些人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少必要的诚信道德。比如,客户请他们鉴定,他们故意低估鉴定物,转手又将客户的鉴定物“骗取”到手;还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鉴定家,只是略懂些皮毛,上了几天培训班,混了一张证书,便也开始自称“鉴定家”。一些中介人或文化掮客,以个人会所或挂靠的民间协会的名义,聚集邀请某些空头专家、文博人士,名为民鉴宝,实合伙逐利。某次在杭州的鉴宝活动中,来了几位京城专家,鉴定过程中漏洞百出,笑话连篇,硬将人家几代传家的东西说成是新仿;在另一次某地的鉴定会上,说是免费鉴定不要钱,但这种免费鉴定中,会有托在一旁暗示求鉴者,肯付1000元,就可给你开真品证书。不开证书,专家不是说这东西是假的新仿的,就是对大开门的东西也含糊其辞半天,不给求鉴者吃定心丸。

也有一些老专家,由于长期埋首书斋,只接触馆藏大开门文物,对今日收藏市场的高仿程度不熟悉,故往往将赝品认定;有些专家,本身理论功底也不扎实,更少市场锤炼,由此对于一些没见过的东西,皆指认臆造品赝品,一棍子打死;有些专家,有本事,但私心作怪,利益熏心,要求鉴者出资开证书,才肯将真品写真;有些专家,水平甚高,但学人良知早无,只要求鉴者肯出钱,他胆敢将李鬼说成李逵;有些专家,为钱财与拍卖公司、组织者勾结,指鹿为马,误导藏家送拍,以牟取高昂的图录费、保管费等;还有些专家,硬生生将求鉴者的精品说成假货,然后当求鉴者捧着藏品失望离开时,他们使托暗中跟随,以低价让人处理垃圾”……不一而足。这些专家,良知丢弃是一方面,很多就是藉着古玩界不打假的传统沿袭,游走于基层浑水摸鱼,为虎作伥,且他们往往还借助一些媒体或机构打旗号,做幌子,招摇惑众,肆无忌惮。

我曾经深入接触过一位北京的鉴定专家,开始时被其迷惑,以崇敬之心虔诚对之,但在交往的近两年时间中,发现其实为文博机构中一名行政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专家,并以鉴定为名,指使其家人向收藏爱好者推销赝品,牟取暴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伪专家,败坏了文物鉴定专家的名声,损害了知识界、文博界的形象。特别是,这其中有一些还是久负盛名的老专家,无论是知情或不知情,有意或无意,他们参与类似鉴宝会等各式商业活动,无论怎样总给人一种为了利益而晚节不保之感。

近些日子,每次听古琴《高山流水》,我都会想到两位文博界的泰斗,张永昌先生与耿宝昌先生,两位鉴赏大家长达60余年真挚友情。这人世间太惨淡,幸好有美玉那一抹沁色勾人魂魄;还有那冰肌玉骨的青花,尘埃污染地放在案头岁月清供。张先生去世有些年头,耿先生依然健在,今已95高寿。我敬佩的王世襄、罗哲文、徐邦达、薛贵笙等先生皆为文博界的翘楚大家,但均已先后离世。过不了多久,文博界真正的专家将极其稀有,并将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我将竭尽全力继承先生们的遗志,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文物鉴赏家。

 

5、在你的书里常常能读到一些悲悯之心,请问你是佛教徒吗?感觉佛教对你的影响颇大?

 

现代人都活在压力之下,有时会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焚一炉香,沏一壶茶,放下世事纷扰,以清净之心,细细赏读佛教经典,是当下为数不少人的修行。我也如此。生活最初被我们无限想象,之后各种梦想相继支离破碎,只有在我们看清世态懂得取舍后,内心才会更加完整。读了佛经以后,我的内心会愈坚定,情绪会愈平和。

每天清晨,我都会默念《心经》。《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中的经典,讲求空性、般若智慧,以寥寥260余字提出佛教的精髓,自古以来不仅导引世人开悟解脱,而且具有消灾祈福的感应力量。很喜欢开示这个词。单从字面上看,就显得质朴、意味深长。学佛,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了佛教的精神。

还有,欣赏丰子恺的画,会懂得生活的真谛。有情世界,是丰子恺眼里的世界,是他画里的世界,更是他希望现实如是的世界。他用随意的线条,勾勒出世间真相。并希望见到真相的人们,可以引发对天地万物的一念善心。他画小孩子,画小动物,画寻常百姓,画家常事,这就是美妙的生活。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6、继《别让收藏玩死你》以后,你将有新的作品问世吗?

 

《菜根谭》开篇曰: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外人看来,我过的是散淡随意的生活,喝茶、参禅、修行、旅行、读书、写作、绘画、鉴古。其实,工作与生活还是不同。我骨子里性格是随心所欲,随性生活。但做事,就必须认真专注、严谨负责。

过去的二十年里,常常伏案创作到天明,有时会累得想放弃。但清晨曙光初现时还是告诉自己要努力,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咬紧牙关要坚持到底。我想每个梦想成真的人,都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沉默时光。那段时光,是无尽的付出,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回想时连自己都会被感动。写《别让收藏玩死你》的那段日子,非常艰苦,回想起来,真是苦中作乐。

  又至晚秋时节。子夜的书斋,写字的人对淡酒一瓯,绿茶一盏,形影相吊,苦苦煎熬,为着什么?人事不堪,末日狂欢,今世文章阉余干枯,求真求美,还需到锦灰堆、旧文典中去寻找。新作已开笔,《别让收藏玩死你》书中没有交代完的章节,都将在新书中给读者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文物学者、收藏家、作家、视觉艺术家、广告人。已出版著作十八部,潜心于古代艺术品鉴赏与国学研究。性格散淡,随遇而安。浮华阅尽,云淡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