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校车舆情风波分析

2014年10月16日 21:05 阅读 293

一、舆情概况

校车还是”校车“?

8月28日,新华网以一篇题为【浙江温岭52辆崭新校车为何“撂荒”农村近一年】为题,对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芷胜庄村中停放着的52辆崭新校车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中提到的安徽驻台州商会的成员张伟称,这是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购置的,原本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并不求盈利。但却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这个热情的计划被浇了“冰桶”。这批崭新的校车被“撂荒”在村里近一年了,甚至成了当地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报道中还称,在购车前,商会的负责人找到温岭教育局表明了这个想法,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都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当校车买来的时候,当地温岭教育局却称校车运行证件无法申请。其这个安徽驻台州商会说法截然相反的是当地温岭市教育部门向新华社记者表示,早在去年8月份,这批车辆购买之前,教育局就已经明确告知对方:校车公司不可行。报道一出,引发网络舆论发酵。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网络知名媒体都进行了此事的相关转载和报道。在微博、新闻客户端、论坛等媒体传播平台引发网民热议。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个月之后,此事的网络舆情匪夷所思的出现反转。教育部官网在15日通报了该事件调查结果:“据查,媒体所报52辆“校车”并非教育部门购置的校车,而是安徽驻台州商会在没有取得教育部门同意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伪造温岭市教育局批文,在温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预登记和注册“温岭市惠民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后购置的。同时,该公司经营范围为汽车租赁服务,并不具备校车经营服务的资格。”

二、舆情传播规律分析:

此次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与当初余姚“嫌母丑不孝子”舆情反转如出一辙。从消息的舆论引爆,到网络舆论的引燃,到现在的舆情反转,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现今的网络舆情传播中,也有相当大的典型意义。

1、网络新闻眼球效应等于一切。网络舆论中,信息的海量化传播特点不得不迫使网络媒体从业者必须将眼球效应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没有点击量就意味着没有传播量,没有传播量就没有影响力。所以在网络舆论中,取一个具有眼球效应的标题成了绝大多数媒体从业人员的必修课。这也就是后续的网络新闻转载中,【浙江温岭:52辆新校车撂荒农村 沦为“公厕”】、【52辆校车缘何变成“公厕”】这样带有诱导性标题会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2、不加求证、拿来主义成为媒体间互动传播助推的最常见手段。网络新闻由于其本身的一点即可到面的特点,大大缩短了一个新闻点从单纯的信息源转变为新闻信息的时间节点。而媒体间的对于新闻的互动几乎成了复制黏贴。一个新闻信息点一旦点燃,媒体间争相传播,标题一个比一个劲爆,内容一个比一个来的煞有其事。不求客观、真实,只求点击量、眼球率。这样的媒体舆论环境下,要想事件得到舆论的公正评判可谓难上加难。

3、校车事件成了网民线下负面情绪的疏泄口。现在网络舆论的话语体系中非理性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仇官仇富仇政府已成为网络民意最常见的吐槽点。校车事件中,随着报道的深入,各种网络媒体开设的评论导向都有意无意地指向当地教育部门的懒政,或其中是否存在腐败猫腻。将政府的不作为直接导致的此次事件中令人扼腕的社会资源浪费这一舆论潜在命题坐实。以此为契机,迎合网络负面情绪宣泄,在事件的真相并没有真正调查清楚之前,进行舆论推定。从而将网民的吐槽、假想,甚至是坊间听到的、梦里梦到的情节推定为事件真相。

三、舆情点评

本被网络新闻舆论坐实的部门懒政、官员腐败等假想并没有变成现实。教育部官网的一个重磅炸弹令舆情彻底反转。事件的真相竟然是安徽驻台州商会在没有取得教育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伪造温岭市教育局批文所致。人们不禁要问,既然事件的原因竟然是这样,当初新闻媒体何以言辞凿凿坐实教育部门懒政、腐败的论断。新媒体时代,拥有无上监督权的媒体从业者是否存在相关过错。一个伪造教育局批文的罪犯在媒体报道中如何成为无私奉献的千古好人?最近随着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享受网络信息狂欢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下自己的新闻道德。新闻以真实为生命,以务实为准则,从去年余姚水灾白岩松的鞋子没进水,脑子进水的背背门,到前不久湘潭卫生院孕妇羊水栓塞。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警醒着我们的网络媒体新闻从业者,网络多复杂,多一份求真,就多一份责任。新闻离开了真实,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所以当前不少媒体,新京报,京华时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等,当然还有一个重庆青年报,都是这种无良媒体的典型°浙江温岭校车舆情风波分析 ​​​​
新闻要报道至少当真应该深入调查~不可只听偏面之辞,也切忌主观臆断~ °浙江温岭校车舆情风波分析 ​​​​

互联网科技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