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革时老农为换粮票给重病儿子买饼干 不惜下跪磕头


来源:人民网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死盯着他手中的粮票,哀求说:“能不能用钱换你二斤粮票?”原来老农的儿子生重病,什么也吃不下,只想嚼几块对他们来说稀罕已极的饼干。

核心提示: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死盯着他手中的粮票,哀求说:“能不能用钱换你二斤粮票?”原来老农的儿子生重病,什么也吃不下,只想嚼几块对他们来说稀罕已极的饼干,但无粮票不能买。作者心中一酸,把粮票往老农手中一塞转身就向外走去。但还未走到门口,听到“扑通”一声,猛回头只见老农跪在地上向他叩头,手举粮票,高声喊道:“谢谢解放军!”。

文革宣传画,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雷颐,原题为:《票证,计划经济失败的有力物证》

各种票证曾经长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那段长长的时间充满数也数不清的票证。现在回忆,居然想不起什么东西是不“凭票”供应的。

一旦对“历史”作深入研究或换一个角度,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史书中有时看似无关痛痒的一句话或一个抽象的概念后面,往往事关千百万人的悲欢离合、一生一世。1953年末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史书中只是短短一句,至多是分析这一政策对国家工业化的作用,而这一政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则从未提及。

“统购统销”切断城乡的有机联系

从1953年秋起,中共中央陆续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后来国家又对棉花和棉布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1953年实行此政策当然有短缺经济本身的原因,但当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计划经济。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生产与消费都必须纳入计划。严格的计划经济对生产到消费都要实行计划,因此对居民的日常消费也只有实行“票证化”才能计划管理。

这样,国家实行了对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农民只能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摊派数量将余粮出售给国家;城市居民的口粮、食油及穿衣用布都按人口定量凭票供应。中国社会形成僵硬的城乡二元结构,全部中国公民被分为吃商品粮与吃农业粮两个等级,吃农业粮者若想“农转非”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几乎难于上青天。由此,城市人口与农业人口的区别不仅仅是居住地和职业的不同,而是一种难以更改的、世袭的身份不同。直到今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还未被打破。因此,这一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广和时间之长,甚至是超过了包括“文革”在内的任何一次政治运动。“统购统销”实行后,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几乎全部被国家掌握,切断了城乡间的有机联系。农民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产品,城市居民也不能自由购买自己所需物品。这种社会结构极其“稳定”,但却毫无生气与活力。“统购统销”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结果是切断了还有一定数量的资产阶级与农村、农民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全在国家的掌握之中。这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易如反掌。1954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指出国家要对部分商品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

有关票证的“黑色幽默”

由粮食的“统购统销”开始,各种票证越来越多,这其实是经济越来越困难的表现。在经济发展较好的1964到1965年,商品略为充足,票证就开始减少,而在“文革”十年间,票证的种类达到顶点。从鸡鸭鱼肉到烟、酒、糖、瓜子、花生、粉丝……从自行车、缝纫机、座钟、大立柜到线袜、尼龙袜、卫生纸、打火石、火柴、肥皂、灯泡、线团……许多东西只有在年节才有供应,不仅限量,而且限时,过期作废。即便是票证规定的东西,也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才能保证供应,其他许多地方连票证规定的东西都不能保证供应。生活是纷繁复杂的,这种简单的“一刀切”必然造成生活的荒诞,几年前《北京晚报》曾举办过一次“票证的故事”征文,不少作者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了一个个真实、具体、生动,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生活本身的荒诞,有时竟超过了“黑色幽默”作家们的想象。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文革 老农 粮票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