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新京报新媒体,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几千条棉被摞起来,轻易地把红十字会顶上了头条。

  “威马逊”过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群众受灾。据新华社20日报道,灾区普遍达到35摄氏度,而红十字会总会已调拨广州备灾中心的2000床棉被运往灾区。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表示,灾区急需供水,安置点里需要凉席、毛巾被,但棉被肯定是用不上的。

  “夏天送棉被”马上被众多网友吐槽,人们开始调侃里面可能存在的任何猫腻。虽然红十字总会解释,棉被是根据广东省红十字会的需求给的,但质疑并未停止。

  灾民需要棉被吗?

  “南方三伏天送棉被真的有需要么?”

  20日晚,广东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证实,“调拨棉被主要是考虑到不少灾民家房子全部倒塌,以后用得上棉被。”

  很多网友和媒体马上开始了对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

  《南方都市报》批评红会救灾不专业,有关部门应当用足够的专业能力判断灾区在应急救灾、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不同阶段的需要,优先将紧急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同样质疑专业精神的还有《新快报》,“这场捐助可谓‘热火朝天’,做捐助的事,能不能有点做实事的样子,能不能专业一点点?”

  红会伏天送棉被是“暖心”还是“寒心”?荆楚网称这是一场“无厘头”捐赠的闹剧,红会的行为体现了不作为、乱作为的衙门作风。

  红网则质问“红会认个错很难吗?”

  但从21日的报道来看,红会给出了越来越多的理由:灾区早晚温差大;临时安置点棉被可当褥子;棉被是个传统救灾物资,并且是应当地需求而调拨。甚至还出现了反转剧情:海南有灾民因为没盖被子发烧了。

  《钱江晚报》也认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台风过后的三伏天里,你说棉被在灾区一无是处可能武断了些。

  但该报同时认为,三伏赈棉被,硬伤不只是智商。应区别个别现象还是普通需求。有灾区工作人员上报过来的目录,便大笔一挥2000条,这赈灾救援工作,便纯粹是个批条子的活儿,跟智商、跟专业,搭不上太大的边了。

  网友“逢红必反”?

  也有理解红会的。

  21日凌晨@人民日报发声:质疑者有之,声讨者有之,却少有人求证:对部分灾区来说,棉被对御寒防潮是不是确实必要?逢红必反,有它的理由,但如此标签化认知,会不会也遮蔽了事实?就事论事,实事求是,互联网时代,这不能成为稀缺品!

  光明网的评论力挺了一把红十字会,“再热的天,也得扯点被子搭肚子,是多少人从小听起的母亲的教诲?说白了,还是因为太多人缺少防灾意识,或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红十字会。一场正常救灾行动炒作成吸引眼球的‘负面新闻’,最终受到伤害的除了灾民还有谁呢?”

  棉被不停地在口水战中翻腾,《新京报》索性开了一个PK台。

  一方认为,发棉被只是救灾“惯常动作”,此次救灾运送过去的物资是大批、大量的,而不仅仅就这两千条棉被。两千条棉被只是救灾物资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东西而已,无需责备相关部门的不专业。

  另一方认为,这种争执的根源更多来自救灾的人道主义原则和救灾组织好大喜功,不考虑实际操作而产生的冲突。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政府也因为救灾引发媒体的批评,为此他们专门进行系统的调查,改进救灾程序。而这点,我们显然做得不够。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对《新京报》记者说,因为郭美美事件,社会对红会关注度更高。民政部给三个省区都发了棉被,网友没说什么,但红会给广东省发放,质疑就来了。

  大灾面前,中国红十字会再次感受到了“委屈”。

  不如看看《齐鲁晚报》在去年雅安地震红会遭受舆论指责时的评论:

  红会的处境,与开着玛莎拉蒂炫富的郭美美有关,与一顿吃掉万元豪餐的红会工作人员有关,与频频见诸媒体的“见死不救”事件有关,但这些都是表象。账目收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到位让其公信力下降,以致积极参与救灾也要遭受冷遇、质疑、责难。

  红会赢得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的监督、口水战也许将会是一剂良药。

  新京报新媒体记者 戴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