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个爱的故事,然后才是关于宠物项目的故事。
想起不久前,我们圈子里微信群里有朋友做专题分享,说要通过房产投资“把老公从朝九晚五的牢笼里解救出来”,那时深受感动,想着我以后应该为我的另一半做些什么呢?仅仅是物质或者浪漫是不够的,如果可以,我希望能送她一份礼物,比如帮她实现她的某个理想,或者说协助她完成一个她能长期受益的东西,比如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公司。
当然这很难。当时也只是想想。
直到我遇到木哥。木哥其实是女生,“木哥”是她的花名罢了。我遇到她时她还没有大学毕业,大四,在一家信托公司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九晚十二。那时候木哥天天在市民中心和深圳大学两地奔波。而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生活压力同时压向她。
工作繁忙(嗯,比我自己创业还忙……经常半夜或者周末休息时公司一个电话打过来,粗暴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力很大,但她觉得能够得到提升和成长……心理压力方面被我一直吐槽:没见过有这样的公司和这样的老板的,一直施压和威胁随时可能解聘,没有沟通和交流,也没有正面的激励;生活压力方面,临近毕业,开始招租房。租太远很不方便很辛苦,租近点房租太贵,而实习工资就那么一点点(木哥的原话是,比她做家教还少)……
当然很难想象这样达观、坚强、积极向上、神经大条的女孩子在家里是掌上明珠般的独生子女……而且还多才多艺(有一天木哥回老家,无法去参加学校党支部的会议,已经毕业多年的我穿上学生服,去学校帮她签名、凑人数、交材料。材料是木哥写好电子版,然后我手抄的——靠,这可恶的形式化的DANG! 其实就是一篇自传型的材料,看到了木哥四年来各种学习、工作上的成绩,比如棒球、垒球队队长、经理;比如钢琴、小提琴的主力或队员;比如大运会中队长,比如各种家教……看得我很汗颜。)
那时她工作上又烦躁又委屈,平时一有时间就要到处找房子求租,各种不顺,有时接近崩溃边缘——可是,她还是装得大大咧咧,很乐观的样子。其实这样更让人难受。
有时她晚上过来我们公司加班,因为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办公楼里实在是太害怕;有时工作任务太重,竟然要通宵……而学校里怕敲键盘打扰到室友,也只好到我们公司加班……
这时我就觉得特别爱莫能助。内心中强烈希望她能换一份工作(那时她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后来她终于找到合适的房子租下,木哥的爸妈远道而来,帮忙各种精心布置(其实他们更希望木哥跟他们一起回家发展,不会那么辛苦)。而工作上,用心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比如说,突然有一天,公司对她说:不好意思,我们不需要你了。
既难过又觉得是解脱。
趁机好好放松几天。然后我对木哥提出一个建议,因为我知道木哥也很喜欢小宠物——我觉得宠物领域大有可为,无论是全职还是专职做。可以先从媒体资讯类切入,然后搭入电商内容,最后还可能延展到线下。我建议,不如趁这个调整期,由她牵头负责内容搭建和运营,做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时尚宠物媒体与电商平台”。
很久以前,一位前辈曾经提过:宠物这个行业很奇怪,抗周期,经济越不好,宠物行业越向上。当时印象深刻。后来通过一系列资料和案例验证过,确实如此。
资源不足,当然一开始无法从线下切入。而从线上切入的话,江湖很乱。一定要找准切入点。目前唯一可以轻成本高效率去切入的,可能是微信公众平台。当然,目前也算是迟到状态了。但是,“种一棵大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做论坛?技术、运营、成本,再加上行业老大已经筑建够宽广的护城河。
做APP?技术、运营、成本、团队,另外,有没有钱可以烧?做出来的东西多少人又有动力去下载?
做微博?微博上的宠物类粉丝动辄几百万真真假假的粉丝,现在已经过了那个年代了。怎么追都追不上,何必呢。
写博客?国内没有这样的气候。
贴吧?参差不齐。而且用户质量偏低。
想来想去,比较适合的切入点还是微信公众平台,先搭建,然后再延展。一个方面微信上的东西更容易扩撒,另一方面,让别人关注一个微信,或者下载一个APP,哪一个你觉得容易些?第三方面,APP虽然把用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也是相对封闭的平台,但如果将论坛、电商等板块数据全部与微信公众平台打通呢?是不是还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那么来说说微博和微信上的宠物账号们。微博上,关于宠物的各种账号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乱象:1、图片东拼西凑;2、内容东拉西扯;3、偷懒兼职,只发定时;4、互推各种毫不相干的账号和广告;5、没有任何互动!皮皮时光机毫无诚意。
微信上,目前要么是一些微博账号的同步,要么是一些宠物店、宠物医院开个门面却缺乏运营,要么是投机取巧型的,更多的是简单开了一个微信订阅号之后,就群发就群发。没有任何延展,浪费了这么一个好平台。
那么,作为“迟到者”,如何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上超越对手,离终点更近一点呢?移动端将颠覆用户的信息获取、互动和购物习惯。现在从移动端切入是大势所趋:以前大家依赖BBS、贴吧、博客、微博,后来都逐步转移到移动端。
综合以上分析,如果注册一家公司,以公司名义去注册一个公众号,一下子就可以甩开一批账号(目前基本是个人名义为主);公司注册之后,开通自定义菜单,又可以甩开一批账号;然后搭载入“微论坛”,沉淀用户并产生一系列UGC内容,可以甩开又一批的账号,最后搭建微信支付等电商技术和平台的接入,又可以甩开一批账号。
迟到者,一定要重策略。前提是,内容为王。一定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内容,以及恰到好处的运营。而内容方面,木哥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注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时需要起名字,取什么名字会好点呢?开始长达数天的头脑风暴,并把候选的拿给身边的朋友提提意见。想了几十个,没有一个特别满意的。后来有一天路过花卉世界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说:不如叫“爱陪它”吧。i pet的谐音。爱陪它,“爱”在这里,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英文的延展也挺好的。一锤定音。
注册完之后,更重要的是内容和推广了。
内容方面,最看不惯东抄西凑,或者简单直接的各种萌图。萌图很好,但应该有更深入的内容。另外应该是有趣、好玩、有用,而且比较系统。
木哥认为,国外宠物行业最新动态、国内各种垂直论坛、贴吧的精华,都应该是“爱陪它”的内容来源之一。再深入一点,就是发挥宠物达人的最新、最全、最接地气的干货,可以考虑和他们在内容、活动方面进行合作。内容方面会侧重时尚类。
至于推广,一开始是先从身边亲友出发,慢慢积累。
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聊天,得知她们也喜欢宠物,家里养着两只金毛。我让她们关注“爱陪它”,并告诉了木哥。木哥本来已经把当天的内容已经编辑整理好了一半,但她决定更改思路,重新开始,做一个完整的关于金毛的内容,说要给刚关注的朋友们“惊喜”。当然工作量骤然增大,但她乐此不疲。
自从开了公众账号和微博后,木哥对朋友圈的“猫猫”或“狗狗”这样的字眼或者图片非常敏感。每次都恨不得第一时间把对方变成粉丝。还有一天,我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说他养了一只贵宾,立刻互动几句并推荐了“爱陪它”。后来跟木哥提起,木哥问:你知道你朋友的两只贵宾是大型还是迷你型的?或者是玩具型的?
“因为从图片上来看的话,长相还是差异蛮大的,要让他看到那些图片有共鸣和亲切的感觉”……
我原本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被问得一愣一愣的,但内心满是佩服——木哥真细心,真用心。
有时我阅读“爱陪它”公众平台的内容,总觉得有一种不一样,但独特在哪里,一直说不出来。有天我问木哥为什么。她得意地笑,说:“其实我编辑内容时就像是在做电台节目啊。有时内容不一定是原创,但就像电台节目一样有铺垫、有旁白、有总结,读起来一气呵成,又很亲切”——噢,原来如此,恍然大悟。
上一个月,木哥冒着烈日暴晒作为义工参加了福田爱护动物协会组织的“第三届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全身被汗水淋湿,还抱着一个狗狗在傻乐。当天她和几个做类似项目的潜在竞争对手在聊,回来路上恨恨地说:说不定若干年后,他们会发现竟然是当年和他们闲聊的那个无知小女孩竟然是劲敌并且远远超越了他们!
………………
我其实很愧疚的,因为我有自己的项目要做,所以没有时间精力帮木哥哪怕在运营推广方面帮上什么小忙。前几天,我说:木哥你放心,我帮你拉一些粉丝,而且数量不会太少!夸出了海口就一定要实现啊,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1、欢迎爱宠达人们关注微信公众号“爱陪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2、朋友们如果方便,不妨帮忙把这个账号分享给你身边热爱宠物的朋友们;
3、对公众平台运营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妨关注学习;
4、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这个项目,帮木哥分担、分享。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