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放弃对华广播:当年“敌台”都去哪了

2014年08月15日17:25     第44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据美国Asia RadioToday网站日前报道,美国的VOA和RFA电台最终只保留对缅甸、朝鲜等对短波广播有迫切需要的国家的广播。在亚洲,这些国家名单中包括缅甸、阿富汗、一些中亚国家和朝鲜。报道名单中已没有中国。

  一份报告给出了放弃对华广播的原因:短波广播的功效在2014年不出意外地继续大幅下滑,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听众选择调频、电视和移动互联网等媒体平台获取新闻。此外,  报告还指出,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在突发危机过程中短波的使用有明显增长,这是由于听众有其他的信息渠道。短波越来越成为一个操作和维护相对昂贵的信息平台,因此委员会建议继续削减对短波听众较少区域的广播。

“收听敌台”曾是犯罪

  曾几何时,在中国有这样一桩罪,叫做“收听敌台”。在那个年代,每到夜深人静,一些人就拧开短波收音机,或于枕边、或于案头,让耳畔响起那来自大洋彼岸的蹩脚普通话以及吱啦吱啦的噪音。当然,为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此时另一只耳朵还要保持着警惕。

  “敌台”是文革时期的一个流行语,泛指中国以外的华语或者英语等广播电台,主要特指当时的“敌对”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台,如“美国之音”“BBC”

  “自由中国之声”(台湾)等。当时收听这些电台只能通过短波收听,并在夜里进行。如果缺乏耳机这样的设备,人们往往需要把音量调到最小,所以叫“偷听敌台”。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轻则收缴收音机,被停职、隔离审查、批斗、勒令检讨,给戴上“坏分子”帽子,重则被判刑。

“敌台”是冷战时期产物

  国际广播很多是冷战时期的产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了半个多世纪。美国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对华广播均始于1941年,当时是该国设在亚洲的对抗法西斯轴心的“宣传武器”,二战后一度缩小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国家就陆续在社会主义各国周边地区设置几十座广播电台、发射台和转播台,推行反共冷战战略,当时对中国广播的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对苏联。为了抓住听众心理,这些“敌台”除意识形态宣传外,也举办了吸引听众的文艺节目。于是,在思想禁锢、文艺刻板的文革岁月,冒着风险“偷听敌台”,成为一部分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满足求知欲望,甚至是娱乐渴望的特殊途径。

三大“敌台”相继停播

  随着冷战时代的终结,一些担负宣传任务的国际广播开始寻求转型,回归到相对客观、追逐新闻的媒体本质。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逐步开放的时代进步中,“敌台”已经“过时”了,电台短波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敌台”在中国的影响力每况愈下,“偷听敌台”的现象也渐渐销声匿迹。1990年代以来,“偷听敌台”一词已经从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言中消失。

  国内媒体曾总结:国外三大最具影响力华文广播为:BBC、“美国之音”“德国之声”。

  2011年3月,还差55天就满70岁的BBC中文广播在“友谊地久天长”的苏格兰民乐声中“寿终正寝”。

  “德国之声”在播出47年后,这家德国唯一的对外广播电台,于2013年1月1日停播中文短波节目。“德国之声”中文编辑部主任冯海音在官网中文公开信里宣布这一消息时,称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德国之声’必须节约经费。”公开信中说。

  这次轮到了“美国之音”。

停播原因:缺钱+过时

  “在中国收听短波广播的人数,过去几年一直微不足道;而中国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最多的国家。”美国时任广播理事会战略与预算委员会主席恩德斯·温布什,在解释裁撤中文广播电视的决定时说。

  “摆在BBC中文部面前的两种选择是:或停止短波广播,或削减网络新闻业务。”时任BBC中文部总监李文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中文部选择了抛弃前者。

  “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为我们开辟了资讯传播的新途径。”“德国之声”的公开信里也称。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看天下、瞭望东方周刊、壹读等媒体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