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能否修建“湘江古文化公园”?

2014年8月8日 09:23 新浪博客

 

 


 

来源:衡阳晚报 编辑:山人

本网讯(记者 王靖)

 

石鼓书院、古塔、青草桥、国藩祖训湘军水师造船厂旧址、雁峰寺、东洲岛船山书院这些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全部分布在湘江衡阳城区段,范围在几公里之内,但一直以来,这些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没有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市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洪载辉建议,衡阳能否借打造来雁新城和滨江新区的机遇,以“湘江古文化”为切入点,将这些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座“中国湘江古文化公园”,打造衡阳城区旅游的新名片,与南岳旅游遥相呼应。

  衡阳有“三道水口锁大江”的风水奇观

  在洪载辉看来,“三江六岸,中有一岛”的衡阳,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水宝地,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路过衡阳,倍赞此地风水格局极佳。乾隆年间所编修的《衡州府志形势》中对衡阳的风水也有详细记载,认为南岳,回雁峰,湘江,东洲岛,以及蒸水、耒水和石鼓山,将衡阳构成一弯偃月,其景色之秀丽,确为一处绝佳的山水形胜之地。

  2013年,衡阳还曾入选中国城市旅游网“中国六大风水城市”,凭借“三道水口锁大江”的风水奇观排名第四。

  在传统的风水景观体系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水口”。它是指城市前方河流出入之处,通常特指去水之地。在风水景观中,水口被认为是关系到一个城市人才的多寡和财富积累多少的重要关口,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关锁”和“镇守”,因此,人们会在水口的位置会修建一些宝塔或其他建筑物来锁住它,这一情形在衡阳城的风水景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衡阳城为锁住风水,先后形成了三道“水口”:

  第一道“水口”,位于城市北部蒸水汇入湘江的石鼓山地带,石鼓山自西而东伸延于江中,东南北三面临水,形若半岛。石鼓山是一个登高远眺的好地方,为锁风水,加强镇守作用,特别在半岛上建有观景亭等建筑,以及类似文昌阁的书院建筑。相传诸葛亮在前往零陵等地督察军务时曾在此居住。唐元和年间,衡阳人李宽在山上筑庐读书。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钦赐匾额“石鼓书院”,使石鼓书院与睢阳、岳麓、白鹿洞齐名,并很快发展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朱熹、张轼、王船山等著名学者均来此讲学,石鼓书院一时名声鹊起。许多人解释为这里之所以文运昌盛、人才辈出,与镇守水口的做法密不可分,而“石鼓江山锦绣华”,也成为“衡阳八景”之一。

  第二道“水口”,位于城市北部蒸水汇入湘江的西岸的合江套三汲矶上,为强化“出水口”的镇水功能,巩固衡阳城的风水,明代有人在此修建了一座宝塔,名叫“来雁塔”,此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坐北朝南,七级八楞,通高36米。塔名为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衡阳籍人士彭玉麟所书。该塔毗邻石鼓书院,与回雁峰对峙,除镇水功能外,还寓意雁有来回,也是当时的导航塔。

  此塔属中国名塔、雁城三塔、衡州名胜之一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衡阳市一处醒目的古建筑景观。

  在蒸水入口处,还有建于宋淳熙年间的青草桥以及青草桥北岸曾国藩祖训湘军水师的造船厂旧址。

  第三道“水口”,位于城市北部耒水汇入湘江的河流交汇处的北岸。清光绪年间,安徽巡抚衡阳人王之春在此(今茶山坳镇藕塘村拜亭山上)主持兴建“珠晖塔”。该塔的兴建,进一步强化了衡阳城的风水格局,塔高35米,八角七层砖石结构,正门有王之春手书“珠晖塔”三字,并撰楹联三幅,门正联“高峙船山远绵学脉,流回耒水广助文澜”。塔内有石级旋梯,拱门还嵌有前清进士黄自元手书大理石刻碑文。

  建珠晖塔与来雁塔隔江相望,互为犄角,镇锁风水不致流失,使衡阳地气灵脉,永保不逊。珠晖塔是衡阳城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处风水景观,它与回雁峰、石鼓山、来雁塔一道,成为衡阳古城风水景观的节点和标志。

  以“湘江古文化”串起城区旅游资源

  除了三道水口锁大江外,回雁峰在衡阳城的风水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回雁峰是南岳的首峰,因此南岳宗教界人士对回雁峰高度重视,认为它关系到全体衡阳人的利弊兴衰,于是在回雁峰上修建了重在保护衡​阳城风水的寺庙雁峰寺,而雁峰寺遂成名寺,日日香火旺盛。

  风水中常说的“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霞为神采”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依山水生态而兴建聚落的人居环境,也即所谓的“山水城市”。

  有感于此,洪载辉认为,衡阳应围绕“山水州城”这一旅游文化理念,重点打造好“三道水口锁大江”系列传统文化项目,构筑“东洲岛,回雁峰公园,来雁塔,石鼓书院,珠晖塔,青草桥,造船厂,湘南学联,蒸水与耒水入口,湘江两岸”等传统自然景观群,在湘江西岸恢复“湘军水师府”,建设几处游轮码头,配套几艘游轮,分别在石鼓广场、雁峰公园配套二处旅游停车场,将衡阳的雁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中国独特的“中国湘江古文化公园”。

  洪载辉认为,届时,来衡阳的游客,通过游览“湘江古文化公园”,能全面了解衡阳这块风水宝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www.hyqss.cn/2014/august/CB63EEED.html

衡阳全搜索网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