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崖记

2014年8月4日 02:58 阅读 71843

青石崖是宝成铁路上的一个四等小站,位于陕西宝鸡境内,秦岭展线的最上层。

秦岭之巅青石崖站。

1952年,为了打通西北、西南交通大动脉,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与坚持下,我国放弃了原有的天(水)成(都)铁路规划,开始建设宝(鸡)成(都)铁路,秦岭成为最难翻越的一段天堑。受当时的资金与技术限制,无法修筑超长隧道与特大桥,只能靠无数筑路工人以汗水和血肉穿山越岭,硬生生地凿出一条盘山铁路。

秦岭展线示意图。

当时机车的极限爬坡指标为每运行1公里,高度差不得超过30米。拿杨家湾车站到秦岭隧道这段来说,6公里直线距离,高度差就达到了680米,每公里平均升高113米。为了满足通行条件,只能把盘山铁路设计成27公里长的马蹄形加“8”字形展线,迂回盘绕达三层,最大坡度更达到33‰,为我国正线坡度之最——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秦岭展线”(又称“观音山展线”)。

韶山四型电力机车,曾经的宝成线主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东风七型。

青石崖正好位于“8”字交汇点上。1955年,筑路工人用了300多吨炸药在悬崖上炸出一块弹丸平地,这才建成整条宝成铁路上海拔最高、坡度最大、曲线半径最小的青石崖车站。没有青石崖,天堑就不能变通途。这也是我决定探访它的原因。

宝鸡机车检修段,高温下正在作业中的清洗工人。

重金属与工业美。

抵达宝鸡,吃完酸倒天下的岐山臊子面,就赶去膜拜了机车检修段。宝鸡是陇海、宝成、宝中三大铁路的交汇处,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宝鸡机车检修段由原宝鸡电力机车段和原梅家坪机务段重新组建而来,号称“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目前能维护16个系列的国产与进口内燃、电气机车。在这里,老旧机车经过标准化检修,迎来生命中的第二春。看到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资阳造孤品SS4,实在是意外收获。这里随处可见的硬朗与阳刚之美,正是重金属机车让男人痴狂的魅力所在。

资阳机车厂制造的唯一一辆韶山四型电力机车。

SS43001A大修铭牌。

在邻近机务段,惊喜偶遇我国引进的首款交流传动电力机车DJ1,包括全世界绝无仅有的3台格拉兹原厂货。由于当初我方选定的机车轴功率偏小,加上外方对控制系统进行专利保护带来维护不便,这款在ES64F型基础上专为中国市场改进设计而成的一代名车已成明日黄花,悄无声息地躺在枕木上封存,让人百感交集。

奥地利格拉兹原厂制造的DJ1机车。

一代名车,等待报废。

从宝鸡站出发,这是西安铁路局管内一等站,也是陕西省第二大客运站。

西门子格拉兹工厂铭牌。

宝鸡站进站东咽喉区。

出了宝鸡站不远便是渭河大桥。渭河古称“渭水”,从定西的鸟鼠山发源,流经甘陕两省,至潼关汇入黄河,是黄河最大一条支流。今日渭河水量已大减,难以遥想古时粮船络绎不绝的盛况。

渭河铁路桥。

列车行至任家湾区间,地势渐升,坡度已清晰可辨。

宝鸡站至任家湾站区间,升高坡度明显。

任家湾站距离宝鸡站约7公里,现为三等站,原有“宝鸡南站”的站名也被马营镇新落成的高铁站夺了去。一出站就是上山坡道,进入杨家湾管界,更是桥隧不断,偶见29.8‰的坡度,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列车离传说中的秦岭越发近了。

任家湾站内。

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也是关中与陕南的界山。杨家湾是上秦岭的第一站。从此处直到秦岭隧道都是一路上坡,因为坡度大,通过这条线的列车都要加挂补机,由两组或两组以上大功率机车以推挽的方式共同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早年北宝成上3台蒸汽机车前拉后顶,牵引能力不过区区920吨,而如今HXD3三机牵引能力已是当年的四倍。

即将担当北宝成线新一代主力的HXD3电力机车。

开出杨家湾不久,便是秦岭展线的第一个马蹄弯208大桥。

秦岭展线第一弯208大桥。

行至神沙河铁路桥,已是观音山地界,清姜河源头上游。很多人问我,几年前范爷主演的那部同名电影是不是在这里拍的。其实《观音山》取景地在成昆线上,除了片名,与大秦岭没有半毛钱关系。

小关沟二号隧道,一路桥隧相连,延绵不绝。

神沙河铁路桥。

即便如此,观音山站仍然是整个秦岭展线上最值得伫足的地方之一。因为在这里,你可以一眼就饱览三层展线的壮美。如果是金秋时节,漫山红叶的观音山,更是犹如画境一般。我带的SONY微单显然无法捕捉这里的万千气象,只待下次来时,再用超广角镜头与航拍机记录下这工程史上的奇观。

观音山站。

因为镜头与位置限制,仅能捕捉到两层展线。

松树坡隧道。

继续前行穿过松树坡,便是本次旅行的目的地青石崖。站台上,一块由原中顾委委员汪锋题词的花岗岩石碑静静伫立。刘少奇、贺龙、聂荣臻、邓小平都曾到访此地,在翻新前,青石崖车站里还曾有过一座“少奇亭”。青石崖的小显而易见,由于地势狭窄,停车股道的两端不得不修在两侧的隧道中。49年来,无数列车在此通过,如今更只剩下会让车这一个功能,几乎没有旅客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青石崖站站牌。

青石崖站站台。

隧道边上甚至还有一条避难线,如果有列车制动失灵,司机就必须在这里冲上避难线,铁路上叫“开上山”,真到了这一步,只能用玉碎来避免更惨烈灾难发生。

小站值班室。

传说中的避难线。

青石崖上不通公路,不通网络,连手机信号都气若游丝,更不用提Wi-Fi。这里的铁路员工大多比我还年轻,很多人在这里驻守了十余年,为维系南北交通大动脉奉献了宝贵年华。

穿过秦岭大隧道后便是一派岭南风貌。

秦岭站,6063/6064次在此有办理客运乘降。

在观音山展线末端的秦岭站,有一个小小的纪念室。无数无名铁路工人参与了北宝成线的建设,仅仅在一起大塌方事故中,就曾有42人被土方掩埋。这些都是宏大叙事背后不为人牢记的注脚,但时间不会遗忘。

感谢陕西朋友陪我走完这一段,虽然臊子面好不好吃依然有待商榷,但这段旅程会让我铭记回味。

北宝成线是中国铁道最美景观线之一。

待到秋日,红林尽染。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Cahit Sitki Taranci)

The End!

始建于1952年的秦岭展线,坡度33‰,即每一公里爬坡33米。把直线6公里的路展成用27公里,用了3个车头牵引,上升了680米,对比我国第一个三层展线内昆铁路,坡度23.5‰,用了21公里,上升了300米,从一层展线彝良站到第三层展线黄土坡站,直线距离只有500米,步行爬山只需15分钟,而火车则需两个机车头 ​​​​...展开全文c
这一段回家时必经之路,之前总是因为漫长的会车而产生焦躁不安,下次一定要翻开花总的文章细细品味 °青石崖记 ​​​​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