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B5J作者:德布·魏登哈默尔,王会聪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美媒:美国地方政府官僚做派反而超过中国/e3pmt7bdh/e3pn5250c<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em data-scene="strong">美国《纽约时报》9月22日文章,原题:在美中都要与官僚习气作斗争</em>许多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抱着固有印象,要么来自过去,要么源于我们对其文化和共产主义历史的看法。关于中国,我被问及的最常见问题是,“你要行贿多少钱才能在那里做生意?”</p><p>实际上,我从未行贿或由他人代我行贿。这并非因为美国人贿赂外国官员违法。有好几次,当我渴望权宜之计、尤其是想确保获批在华开展业务时,如果能行贿我早就这样做了。</p><p>短语“官僚习气”或许来自共产主义国家。在中国,获得审批、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要耗费时间,外国人花的时间当然更长。曾自以为已适应了这种繁文缛节,但当我去年在加州收购一家公司时,被熟悉的官僚主义磨难所震惊。实际上,(美国的)官僚做派已超乎我平时在中国所见。与在华开办一家新的外国独资企业相比,在加州购买一家现有公司并办理过户,竟需更多的审批手续、文书材料和时间。</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我还发现,中国地方官员比美国地方政客对经济发展更感兴趣。在中国我常与许多希望吸引我们公司到其城市开展业务的市长、副市长会谈并进餐。相比之下,当我考虑在美国某城市投资时,只能通过朋友帮忙才能让该市经济发展部门的官员给我回个电话。遇到在商业聚会上认识的中国官员时,我们往往会像老朋友那样交谈。他们会询问我的公司状况。若我需要帮助,比如在此前未曾涉足的省份举行拍卖会,他们通常会做些介绍或提供建议。</p><p>在美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来自不同管辖范围的政府官员之间鲜有交集,我也从未见过任何一名地方议员或市长仅为与企业主互动而参加商业聚会。他们或许会发表演讲——尤其是临近选举时,但并非意在打造关系。(作者德布·魏登哈默尔,王会聪译)</p></section></article>14114973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gepeng环球时报141149730000011["9CaKrnJFAKm","9CaKrnJFAkO","9CaKrnJFzUI","9CaKrnJFzRi","9CaKrnJFzOk"]{"email":"gepeng@huanqiu.com","name":"gepeng"}